不开玩笑,臭豆腐真的上米其林了|大象问答
2018/3/9 22:45:06日飞 大象公会

    

     答 / 日飞

     夜市臭豆腐当然算不上美食。你在香港提前两周订位才能拼桌挨一顿宰的米其林餐厅,跟在台北饶河街夜市站着用一次性竹签吃的臭豆腐,谁都知道不是一回事。

    

     ?台湾博客上对某米其林臭豆腐的评论

     夜市更不像旅游攻略说的那样,是台湾传统小吃和生活方式的发扬地。我不知道米其林推荐的那几家情况如何,他们大概确实是广受欢迎的老店(摊),但它们所在的夜市早就不是市民阶级下班后觅食购物的生活空间了。

     有台湾作家南方朔的散文为证:

     尽管夜市的乡愁很美,但那毕竟是记忆中的世界。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知道它毕竟是古代的小型消费模式,应随着社会的演变而被转型掉;夜市的嘈杂脏乱在记忆里可能觉得温暖,但如果重来,它就成了难以忍受的梦魇……观光产业及文化产业也突然之间成了主要的发展方向,于是夜市的地位突然被美化及神化,俨然成了台湾都市最大的特色。

     话酸理不酸,就像这些夜市在地图上的名字一样:士林观光夜市、饶河街观光夜市、宁夏街观光夜市……和内地游客早已熟悉且嫌弃的城隍庙王府井观前街一样,是为外地游客打造的观光景点。

    

     ?电影《麻将》结尾,地点是台北辽宁街夜市

     所以,你跑到夜市去体验老台北人的生活,跟到南锣鼓巷寻访骆驼祥子、到夫子庙感受桨声灯影、到华西村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当地旅游部门的规划路线,而且都有臭豆腐吃。

     你甚至能听到相似的吆喝声:「湖南卫视报道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过!」给内地游客以宾至如归之感。

     不过,外地人云集的旅游街能登上米其林,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之所以给人以不可思议的感觉,多半是因为,米其林「只与食物有关」的绝对客观形象,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

     但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自从 2009 年米其林发布香港指南后,大中华区乃至东亚地区的各大旅游城市(以及有志此道的城市)就跃跃欲试,想请米其林来为当地旅游事业加持——注意,是旅游业,而不是餐饮业,把米其林发展成了合作对象。

     去年米其林登陆台北,就是当地观光局努力多年的结果。大概是大功告成后有点兴奋过度,观光局的官员当时甚至私下告诉媒体,他们请米其林来是花了钱的,只是还有残存的理性,没把具体金额说出来。

    

     ?台北夜市臭豆腐获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美食侦探·盛名的物有所值」奖项|guide.michelin.com/tw/taipei/stinky-tofu-boss/restaurant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台北一家的操作,米其林走进广州时,也是公开和市旅游局及商务委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下个季度他们的广州指南就要发布了,是不是也像台北一样聚集旅游市场,可以拭目以待。

     鉴于米其林的评定标准和流程完全不透明(这也是它部分魅力所在),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在台北的选择是否受到任何“美食以外”因素的影响。

     但是,我们或许也不必再把米其林看作是「冰冷客观」「只与食物有关」之类的美食评判者,然后为他们选中夜市臭豆腐而大惑不解。加了「(中国)」的米其林,可能已经不再受西方那一套的束缚,和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相处甚欢。

     尤为打破米其林传统的是,在台北,连试吃人员都撕去了神秘兮兮的面纱,直接向店家亮明身份,并提出服务外来游客的经营建议。与传说中米其林试吃员匿名就餐绝不泄露身份的形象大相径庭,倒更像是下基层暗访的旅游局官员。

    

     ?名列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我家小厨房」如是说

     所以,与其说台北米其林不可思议,不如换一种理解,像看待穷游锦囊、携程攻略一样看待它。至于是否要按照它们的指引,在全市各大外地人流动地区尽游客的本分,那就要看你来这一趟是想玩什么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美食没有特别的追求,也不想为了一顿饭在三星餐厅门口干等俩小时,那么在一天的台北自由行大暴走后,去夜市随便找点东西吃也是个办法。不过回家路上要多买几瓶矿泉水,因为真的挺咸的,我一个东北人都觉得咸。

     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心在美食上见大世面,也还是想以米其林为入门指南,那你有可能要走得再远一点。海峡对岸只是资本主义,还不算是真正的远方。

     「大象问答」是大象公会的新栏目,欢迎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向我们的主笔提问。真的什么都可以问。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