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灵感总是出现在深夜|大象公会
2018/5/31 21:36:31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是不是总觉得不到半夜根本想不出创意?这种感觉可能没错。

     你坐在电脑前,仔细打量着屏幕上的空白文档,你已经看了它一个小时,在卢浮宫看蒙娜丽莎你都没看过这么久。你写下一个标题,删除,再写,再删,十五分钟后,标题中每个字和你之间的故事都超过了你历任前男(女)友。于是你满意地叹了口气,接着玩了三个小时手游,这时,终于夜深人静,你知道那一刻快来了,于是幸福地等待,一分钟后,你的脑子里放起了各种型号的烟花,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舞……

     如果你从事的是创意类工作,例如设计、策划、广告文案,或者和我一样是个媒体民工,这样的时刻想必已经历过多次。我们的灵感就像尿床,一般只在深夜出现。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夜猫子更聪明?

     最简单的解释是,到了深夜我们才能从白天的琐事中解脱,心无旁骛地寻找创意。但如果你长期从事创意类工作就会发现,就算白天无所事事,多数工作也只能在晚上完成。

    

     还有一种说法更新奇,之所以很多聪明的点子都是在深夜想出来,因为习惯熬夜的人本来就更聪明。

     有数项研究似乎能支撑这一判断。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招募近 1000 名学生志愿者做测试,其中 25% 习惯早睡早起,夜猫子占了 32%,结果显示,后者在归纳推理测试中的平均分比前者高,而归纳推理能力被认为是综合智力的体现,尤其与创新思维相关。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测试了 1254 名 18 岁到 30 岁的大学生,发现夜猫子在思考时右脑比重偏大,偏向直觉和综合,而早睡早起的人思考时左脑比重偏大,偏向逻辑和分析。通常来讲,创造性跟右脑有更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那些最具创意的头脑,就有很多是夜猫子。席勒、福楼拜、普鲁斯特、托马斯·伍尔夫几乎一辈子都在深夜工作,巴尔扎克的工作时间是凌晨 1 点到早上 8 点,卡夫卡常常一写就写到清晨 6 点,乔治·桑喜欢在午夜从情人的被窝里钻出来写小说。这些都是你跟外国友人进行文学交流时经常会提到的菜名。

    

     ▍熬夜写作的马塞尔·普鲁斯特

     音乐家爱熬夜的也不少,钢琴大师格伦·古尔德说过:「天色越好我越不安,所以白天没法干活,晚上我能熬就尽量熬。」鲍勃·迪伦和猫王绝大多数的歌曲都是深夜写出来的。

     相比其他创意类职业,音乐家或许对灵感的依赖更为强烈,美国音乐工业从业者中,夜猫子的比例就高得惊人。歌手蔡健雅近日与万丽酒店合作的一支 MV 中,就讲述了很多关于夜晚与音乐灵感的故事。

     夜猫子为什么更聪明?学者金泽哲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种猜想:远古人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夜晚是一种进化上的新环境,聪明人更善于在这种环境下活动。但他自己也发现,在关于智商和作息时间的研究中,如果控制各种因素,智商对昼夜节律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目前所有的研究都无法说清楚,智商与作息这微小的相关性,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何况,夜猫子是不是更聪明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Mason Curry 的《创作者的日常生活》记录了 150 多位大作家大艺术家的生活作息,有网站详细统计了其中有明确作息规律的 26 位,结果显示,他们之中的夜猫子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反倒是按生物钟作息的占了多数。

    

     ▍蓝色为睡眠时间,绿色为日常工作时间,红色为从事创意类工作时间,黄色为休息|图片来源:podio.com

     其中就有文艺青年最爱的村上春树,每天晚上 9 点睡觉,早上 4 点起床,标准的国企好干部。

     疲劳放飞思想

     其实,在熬夜中获得灵感和创意,不是因为我们是天选之人,而恰恰是因为我们累了。

     一直以来,脑科学研究者很头疼的一个问题是,人类从事创意活动时使用的到底是大脑的哪个部位,因为创意不像逻辑推理或空间想象,本身的定义就很模糊宽泛。直到 2012 年,美国卫生部的几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给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测试 Hip-hop 歌手在即兴说唱(freestyle)时的大脑活动。

     研究结果非常有趣:歌手即兴说唱时,大脑中负责日常调节其他部位活动、做出决策的背外侧前额叶变得不活跃,而负责情绪反应和联想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变得极度兴奋。失去了背外侧前额叶的把关,我们的注意力变得不集中,平时很多被抑制的大脑活动开始运转,创意也就在其中产生。

    

     ▍创意活动时人类的脑成像|来源:科学美国人

     这种特殊的大脑活动,与人在睡梦中的大脑状态很相似。我们的梦境往往七彩斑斓但毫无逻辑,正是因为背外侧前额叶对大脑失去了控制。诗人在梦中偶得佳句,保罗麦卡特尼在梦中写出了 Yesterday 的旋律,或许并非传说,而是有神经生物学的确凿依据。

     另一种与之相似的状态,就是深夜陷入疲劳之时——我们在夜晚文思泉涌,不是因为我们适合昼夜颠倒的作息,恰恰是因为生物钟仍然在起作用。

     人精力充沛的时候,负责注意、计划的大脑前额叶一直在从外部环境中收集整理新的信息,并形成工作记忆,而夜深人静感到疲累之时,前额叶开始失去对大脑的控制,你不再关注外部环境传递的新信息,无论是视觉、听觉还是嗅觉,反而能让大脑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精力充沛时那些心中偶一闪念的想法和点子,由于会被前额叶判定为「不重要」,白天被大脑忽视,此时则不受限制地喷涌而出,于是,灵感产生了。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夜猫子,也就是晚上神采奕奕、一到白天就哈欠连天的人,反倒不会在深夜获得更多的灵感,因为灵感需要的是疲倦。

     人在从事创意工作时的大脑活动,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和诗人喝了酒之后灵感泉涌,酒精同样能迅速抑制前额叶活动,让被前额叶抑制的其他部位开始活动,但也不能喝太多,因为酒精持续摄入后,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受影响。

    

     ▍著名酒鬼、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

     有趣的是,甚至有研究发现,如果你始终无法获得灵感,放纵自己对工作的厌倦,也许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把灯调暗

     夜晚与灵感的另一个隐秘联系是灯光。

     心理学家 Anna Steidel 与 Lioba Werth 做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创造力与不同灯光的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想要灵感泉涌,先把灯调暗。

     这一结论显然与我们的常识和习惯相悖:老板为了监督员工、防止有人偷偷开小差,会偏爱更明亮的灯光,也有研究表明,暴露于灯光中能激发人的灵感——在动画中,灵感乍现也常常用的灯泡表现。但在这些研究中,灯光亮度大小没有被考虑进来。

    

     而 Steidel 和 Werth 发现,人类甚至仅仅靠冥想不同种类的光就能影响人的创造力。实验中,被试用五分钟来详细描述一个明亮或黑暗的地点,再在纸上画出一个外星人。那些之前冥想黑暗的人画出来的外星人更具想象力,比如,眼睛能发射 X 射线,腿与脑相连。之后,Steidel 与 Werth 安排了具有不同照明条件的环境,紧接着要求被试解决四个经典的创造力问题,结果显示,处于暗光中的人解决了更多的问题。

     暗光为什么刺激了人的创造力?Steidel 与 Werth 揣测它产生的视觉信号能开启人脑的探索模式,黑暗往往意味着无拘无束,能让我们的思维不受限制。

     品牌推广

     当白天疲惫的个体逐渐回归最真实的自我,当一切杂念被逐渐清空,只剩下灵感在恣意游荡,万丽酒店凭借独一无二的设计,给每一位灵感迸发的人最好的归宿。

     文章中关于「夜 ? 灵感 ? 万丽」的品牌宣传片由万丽酒店邀请歌手蔡健雅(Tanya)打造,主要讲述了夜晚与灵感的故事。

     万丽酒店是万豪国际集团旗下特色酒店品牌,在打破乏味的传统商旅同时,用别具风尚的体验帮助每一位旅客放飞想象力,开启创意之旅。

     无论窗外阑珊的夜色,还是房间里的温暖灯光,总能让蜷伏在黑暗中的灵感击中神经,再凝结成为生命中下一个最珍贵的时刻。

    

     ▼ 点击阅读原文,踏上你的灵感旅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