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真的不难学
2020/8/27 22:01:11 大象公会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孩子的数学很厉害,而同属华人文化圈的新加坡,数学教育也是非常了得。

     新加坡数学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这里面甚至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教育大国。其中,英国将新加坡数学作为小学教材使用,法国有上百家学校使用新加坡数学,美国也将其纳为了推广性教材。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名校清华附小的国际班、国际学校,都将新加坡数学作为数学教材。

     就连亚马逊创始人、曾经的世界首富贝索斯都让自家孩子从小学习新加坡数学。

    

     为什么新加坡数学会有这么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加坡数学的表现实在是太亮眼了——在全球公认的学生能力测试中,新加坡数学屡屡夺魁。IEA(国际教育成就评测协会)进行的最新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中,新加坡的中小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科目的测试中取得了最佳成绩。这样的成绩,他们已连续获得多次。

    

     能够在这样含金量高、全球公认的测试中久居榜首,新加坡数学一定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01

     新加坡数学核心

     新加坡数学的核心法宝是大名鼎鼎的「CPA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有很长的渊源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erome Bruner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经过观察发现,小孩子的学习,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形象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具体来说,具象化指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上至教具、下至大苹果,都属于具象。对孩子而言,数字的概念十分抽象,因此让孩子感受数字之初往往要借助具象的事物来解释,类似「一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就是具象化的应用。

     新加坡数学的学前阶段中,广泛地运用花朵、球等实物的图片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样会让孩子们觉得数学与他们所能接触到的真实世界距离很近。

     但是,如果长时间停留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数学不会有质的提升,甚至还会产生误解,以为数字和实物是一回事。

     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开窍」 ,在具象化的学习之后,要促使他们进入下一个阶段,而这个阶段也就是新加坡数学的精髓——形象化,孩子们会通过「建模」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实现从具象到抽象之间的过渡。

     为什么说「P-形象化」是新加坡数学的精髓呢?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能不能够学好数学的分水岭,很多数学「不开窍」的孩子就是因为这步过渡没有做好,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越来越跟不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P-形象化」这个过程,也就是CPA教学法中的第二步,在新加坡数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放大和加强,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建模(Model Drawing ),把数学问题「可视化」。

     举例来说,下面这道加减法的运算题里就运用了建模法,把数字色子和字母色子的个数用两个长度不同的长方形来建模,这两个长方形就是解题用到的模型。

    

     这两个长方形就是解题用到的模型——

    

     再比如这道讲解乘法的应用题,用9个面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来代表9碗价值3块钱的面条——

    

     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可以把一碗面条和一个相对实物来说更抽象、但相对数字来说更具象的正方形对应起来,当孩子接受了这一点,再让他们把正方形和数字3对应起来,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这样的例子在新加坡的数学教材里随处可见,这其实是传递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用图形来表现抽象的数字和问题,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数学概念和算式。

     在这个阶段成功过渡,孩子就可以顺利进入真正的抽象数学的学习,而在这一步打好的坚实基础,更是可以让孩子们培养出强烈的「数感」,为接下来学习更加抽象的代数方程、立体几何等等做好准备。

    

     《新加坡数学》全套9册

     适合年龄:3-12岁

     给孩子一个学习数学的思维跳板

     大象优选价仅需 73.5 元起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

     02

     补齐中国数学教育的短板

     我们都知道,中国孩子的法宝是「九九乘法表」,背下来这个表,基础乘法也就搞定了。可以说,九九乘法表让中国孩子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而新加坡数学呢,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也重视孩子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是中国式数学学习方法的很好补充。

     解题过程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写过程,即使孩子答错了也不知道究竟错在哪儿,答对了老师也不确定孩子是否真的理解了。不养成写过程的习惯,其实不利于孩子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往往会在一个地方遇到瓶颈、无法突破。

     那么新加坡数学是怎么做的呢?

     同样是教乘法,新加坡数学里就加入了多种变化。比如用2、5、10进行乘除,孩子已经了解了10*2=20后,给出一道11*2=?的题目,孩子就需要结合10*2=20,然后给出这样的计算过程:11*2=20+2=22。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孩子需要认识到11*2和10*2的差别在于,前者比多了一个2。那么8*2呢?则是少了两个2,也就是8*2=10*2-4=16。

     虽然看起来远远不如九九乘法表省时高效,但是数学不仅是在进行运算,更要理解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融会贯通。

     03

     「拉分」的应用题如何更好破解

     在数学教育的理念上,新加坡数学和中国数学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区别——

     中国数学教育存在着重书面考试、轻实践活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倾向,这些造成了中国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优秀成绩,但探索研究能力却落后于其他国家,妨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而新加坡教学方法很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让孩子结合生活来学习,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相比于中国数学,新加坡数学的应用题和生活的联系特别紧密。举例来说,不少都做过这样一道典型的「中国版应用题」——一个水管进水,一个水管放水,问:多久可以把水池装满水?这道题目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出现,还让人觉得非常荒唐。

    

     应用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实际问题,新加坡数学的题目会更贴近生活,符合逻辑。比如,饮水机里有9升水,福特先生从饮水机接水,将他1升的杯子接满,修斯先生也从这接水,将他2升的杯子接满。问:饮水机还剩多少水?

     除此,应用题的分值往往比较高,一步做错就会导致大量失分。它不像选择题,不会做还可以蒙一下,应用题却是不会就是不会。对于一部分孩子而言,连读题、理解题意都是很难的。而应用题正是新加坡数学的优势之一。

     04

     螺旋上升难度进阶,让家长获得「解放」

     这一套《新加坡数学》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团独家引进,对接国内「数学教育大纲」目标。

     采用新加坡独有的「CPA教学法」,针对不同年龄孩子设计适宜的数学知识点、题型和解题方法,循序渐进,涵盖除了常规的计算和应用,还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分类归纳、统计等多重数学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系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与市面上火爆的英文版相比,中文版降低了阅读门槛。入手英文版的普通家长最强烈的心声就是——被新加坡数学的理念所打动,然而没时间陪孩子读,孩子自己又读不懂,甚至很多家长自己都读不懂。

     中文版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能够轻松理解题意,跟随大纲解题答题,还能自己给自己打分,无形中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家长也乐得被解放。

    

     它还有一个特点是:难度螺旋式上升。这样既兼顾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由易到难;同时又借助部分相对容易题型的穿插,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寓教于乐,激励自主学习,何乐而不为?

     《新加坡数学》全套9册,覆盖3-12岁各年龄段主要数学知识点,帮助孩子建立系统性数学思维。掌握先进的数学思维,相当于拥有了学习数学的跳板。

     《新加坡数学》全套9册

     适合年龄:3-12岁

     给孩子一个学习数学的思维跳板

     大象优选价仅需 73.5 元起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

     扫描下方海报中二维码,关注大象公会服务号,每周四更新,为你优选好物、不定时福利派送,带给你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正在热卖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