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图,解释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2/5/6 22:20:00 逻辑学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包括思维、感觉和行动)的底层逻辑,那么,我们的行为从本质来说,就是不受控制的。

     这就像醉酒的人走路,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腿,东倒西歪。

     那么,我们的行为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样呢?

     下面这幅图是我们的大脑结构:

    

     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是:价值驱动并统领目标,然后驱动行为(含思维、感觉和行动)。

     01

     人是面向目标的动物

     我们所有的行为,包括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动,都是受到我们想要实现的东西的驱动的,而这些想要实现的东西,就是目标。

     你可以仔细想想:

     · 当你工作中遇到阻碍,脑子里冒出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阻碍的想法时,你是不是受到“想要把工作做好”这个目标驱动的?

     · 当你午餐时间拿出手机,点开屏幕里的外卖APP时,你是不是受到“想要填饱肚子”这个目标驱动的?

     · 当你和另一半发生争执时,你是不是受到“想要获得美好的爱情”这个目标驱动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问,“我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是很自然就产生的啊,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受到目标的驱动呢?

     那是因为驱动我们行为的目标,有些是有意识的,也就是我们能够清晰感知到的,但更多的则是无意识的或者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很想买杯奶茶作为下午茶。

     你看,买奶茶是我能清晰意识到的,所以它是我有意识的目标。

     然而当我站起来准备去买奶茶时,我发现长时间伏案写作让我的背部和颈椎有点酸痛,所以出去放松一下则是我无意识的目标。

     受到买奶茶和放松目标的驱动,于是我拿上手机、起身走向了门口,把门打开,走出去后,随手关上了门。

     这时我随手关门的动作,是为了防盗,而防盗、避免财产损失就是我的潜意识目标,因为我根本没有意识到。

     接着,我下楼走向对面的奶茶店。在过马路时,我左右查看来往的车辆,这时,以免被车辆撞倒就是我的潜意识目标。

     到达奶茶店后,我从各种饮品中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奶茶口味。这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就是我的潜意识目标。

     你看,在我想买奶茶,到买好奶茶的过程中,所有行为背后,都是由某种目标驱动的。

     这些驱动我们产生一个个思维或感受、做出一个个行为的目标,有的像是海面上的波浪,清晰可见,但更多的则像水下汹涌的暗流,很难被我们看到,却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走向。

     02

     人都是追求价值和意义

     的动物

     既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受目标驱动,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行为不是受目标驱动的吗?

     比如:

     你的目标是今年要读100本书,但是在你工作忙碌完一整天回家后,想的却是:“今天好累啊,我不想看书了”。

     虽然你的内心会斗争说,“不行啊,还是要看,我今年定的目标是要读100本书的”。

     但接着你又会想,“算了吧,累的时候看书,看了也记不住,没啥意义,明天再看吧。读不了100本书就读不了呗,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于是,整个晚上你都不会去看书了。

     你看,为什么目标没有驱动行为呢?

     因为驱动我们行为的目标分为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不带价值的低阶目标,第二个层级是带价值的高阶目标。

     高阶目标涵盖低阶目标,为其赋予价值。

    

     价值说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存在的终极理由。

     比如,你问两个正在工作的建筑工人他们在做什么时,A工人的回答是:“我在砌墙”,B工人的回答是:“我在创造一件艺术品”。

     两个人其实都在砌墙,A工人的回答就只是他的行为或者是低阶目标,而B工人回答的则是自己为什么砌墙的终极理由,也就是他行为的价值所在。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行为背后到底要实现什么价值时,他就无法给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个终极的理由,于是内心总会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没有意义。

     比如,我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意义”、“我觉得进行时间管理没有意义”、“我觉得学习没有意义”。

     而如果这时,你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些行为,你便会感到枯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无价值感和无意义感,最后就很容易选择放弃。

     所以只有低阶目标,缺乏高阶目标时,低阶目标是很难被实现的。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像是水上的浮萍,只能随波逐流。在不同的地方乱窜,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或者在同一个地方乱窜,即使读书,也都是乱读一气,什么书流行就读什么,缺乏判断力与选择标准。

     低阶目标不仅不存在价值和意义,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纠结、内耗。

     比如:

     我有位一对一教练辅导的客户,他是一名企业家,他想要的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业领袖”。

     为了实现这个高阶目标,他决定在“增加行业影响力”、“增加内部影响力”、“提升企业利润”这三方面做出努力,为此,他还制定了对应的行动计划。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他却逐渐失去了热情,变得异常痛苦。

     为什么呢?

     因为他过于关注如何提升企业利润,而把当初的高阶目标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业领袖”抛之脑后。

     在没有了高阶目标的驱动下,只要企业利润一下滑,他就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选择经验企业就是个错误。

    

     所以,你看,原本价值应该居于核心地位,但由于对价值的忽视,他把所有关注力都放在了低阶目标,甚至是具体行为上,这使得低阶目标/行为成为了他工作和运营企业的核心,最后导致他迷失,从而活在痛苦纠结中。

     事实上,不论一个人是否拥有明确的高阶目标,只要他过度关注低阶目标/行为,都一样会导致迷失。

     对长期主义者而言,就更需要价值这一高阶目标。

     当你在做一件事时,受到的不是价值和意义的驱使,那么你肯定是难以坚持的,所以最终你还是会成为短期主义者。

     比如,巴菲特的资产99.8%都是在他50岁以后赚到的,他的投资理念人尽皆知,但没有人能成为第二个巴菲特。

     因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驱动,人性的贪婪会让你面对高涨的股票大肆买入,面对下跌的股票时紧握不放,最后成为被套牢的一棵韭菜。

     03

     找到你的价值

     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也就是你行为背后的终极理由。

     那么,该如何找呢?

     第一步、从你的具体行为中,找出背后的低阶目标。

     1)回忆你曾做成功的事,或者让你处于最佳状态的事。

     在那些事情中,你都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包括思维、感受、行动)?

     在这些行为背后,你的低阶目标是什么?

     比如,当我回顾自己在写公众号文章、写书、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这些行动都是在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所以我的这些行动背后的目标是想要彻底的、系统性的解决问题。

     2)回忆你曾做失败的事情,或者让你感到不自在的事。

     在那些事情中,你都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包括思维、感受、行动)?

     在这些行为背后,你的低阶目标是什么?

     比如,我发现每次与好友或家人分别的时候,我都会特别难受。这背后的目标是我想和大家待的更久一些。

     在完成这一步时,你可以向自己提问的形式,找出行为背后的低阶目标是什么,比如,你可以问自己:“我的XX行为背后,是想实现什么?”

     第二步、通过总结你的低阶目标,挖出背后的价值。

     你写的低阶目标都反应了你什么样的价值?

     你可以问自己,“我想要实现的这个低阶目标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你可以找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

     比如,我想要“彻底的、系统性的解决问题”这一低阶目标,背后的价值是我想活出蓬勃的人生。

     第三步、时刻关注和维护你的价值。

     当你找到自己的价值后,你可以将自己的价值作为微信签名、设为手机屏保,或者与你身边不同的好友分享。

     因为只有经常看见、时常提起,才不会忽视自己的价值。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