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自己的生意吗?
2022/5/7 21:55:00 逻辑学
观点 / 刘润 主笔 / 蕉皮 责编 / 莹莹
经常有很多读者问我: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自己负责着一块业务,如何才能真正操盘好一摊生意?我说:最重要的,是要搞懂自己的生意。不仅知道每颗螺丝钉的作用,更要知道整部机器怎么发动运转。不止单纯完成一个动作和任务,更要知道具体目标和业务逻辑。如果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业务,那就别干了。但是,怎样才算搞懂自己的生意?怎么操盘好自己的生意?我先和你讲个故事。
—1 —
全球副总裁,被当场开除
我还在微软工作的时候,唐骏给我讲过一件事情。他说自己每次去西雅图总部述职,都是视死如归。每次述职前,团队都会在当地预订好一家酒吧。如果述职会扛下来了,就和高管们一起去喝酒庆祝。否则,喝酒散伙。啊?这么夸张吗?因为微软当时的CEO是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给他汇报,可能随时丢掉工作。在大会议室里,鲍尔默喜欢往里一坐,然后一言不发。他旁边围着的,是一群微软全球副总裁。黑压压的人,等着一个一个上去汇报。微软的汇报风格,是在一页PPT里面,放16页PPT的内容。一张PPT,先分为四,再分为四,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文字、图表、数据。密密麻麻。再用巨大的投影机,把PPT投影到一面更巨大的墙上。然后,一页,两页,三页。往下翻,往下翻,再往下翻。鲍尔默,就一直听着。一言不发。那个场景,不是汇报,是上刑。突然,鲍尔默打断:停。停。停。鲍尔默指着墙上的数字说,按照我们的业务逻辑,你的这个数字,往回翻第三页,和这里好像不一致。数字应该是一样的。请你重新计算,然后解释一下。一算,果然不一致。
怎么解释?怎么解释?那名全球副总裁没法解释,数字算出来就是不一样,就是错了。在场所有人一身冷汗,如坐针毡。没有人敢发出声音。然后,鲍尔默喊来坐在旁边的微软全球HR,把那名全球副总裁,当场,立刻,开掉。因为你根本不懂你的生意。根本不懂。Know your business。那我们自己的业务呢,怎么办?
—2—找到关键指标
什么是“关键指标”?就是能影响业务结果的指标。只要这个指标实现了,大概率能产生好的结果。能把业务目标“翻译”成关键指标,才算搞懂自己的生意。比如自营电商,它的关键指标是什么?物流速度?产品质量?还是客服水平?这些都很重要。但都不是最关键的。自营电商的关键指标,常常是现金周期。你把货款付给上游,过了半个月,老王把货买走。又过了一个月,老王才来付款。这一个半月,就是现金周期。也就是说,现金周期就是资金被占用的时间。现金周期,为什么重要?我给你举个例子:京东。假如京东在上游采购了一批货物,京东一般是在拿到货的60天后才付款。但是这批货物,多长时间就能卖掉呢?一般是22天。看明白了吗?也就是说,京东在22天后,就从下游的消费者手中把钱收回来了,然后再等38天,才把货款付给上游。在这38天里,京东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有一大笔钱可以先用。因此,京东做得越大,就越有钱。秘密就是上游账期大于下游账期,现金周期为负。
— —
再说一个行业,零售。你认为零售行业的关键指标,应该是什么?产品价格?售货员服务水平?人流量大小?这些都很重要。但都不是最关键的。零售行业的关键指标,常常是库存周期。你进一批货之后,多久能卖出去。一家夫妻店,进了100块钱的货,卖了150块,赚了50%。利润不错。但是花了一年才把这批货卖出去。一家大超市,也进了100块钱的货,卖了110块,只赚10%。利润很薄。但是花了一个月就卖出去了。那么请问,他们谁赚的钱更多呢?显然,是大超市。因为大超市库存周期更短,周转速度更快,一年能卖12次,一共能赚120块钱。而那家夫妻老婆店,看起来利润很高,但实际上一年只能赚50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我卖的比你便宜,还能赚得比你更多。
— —
现在,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的业务,关键指标是什么?你能不能如数家珍,脱口而出?你真的懂自己的生意吗?
—3 —
做20%最重要的事情
找到关键指标,然后呢?然后,拆解“关键指标”,找到“关键变量”。接着扑上去,做20%最重要的事情。我很喜欢盒马鲜生创业时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经营者思维,体现了怎么去思考和操盘一摊生意。开一家店,关键指标是“坪效”。只有当“坪效>租金”时,商业模式才成立。否则只能关门。但是,坪效由什么构成?坪效=总收入÷单店总面积。提高坪效,要么提高总收入,要么缩小单店面积。
显然,应该提高总收入。
但是,总收入,又由什么构成?总收入=线下总收入+线上总收入。那么,线下总收入,和线上总收入,哪个更重要?
显然,是线上总收入。因为过去的线下门店之所以倒闭,就是因为线下收入无法覆盖门店租金。如果线下门店可以借助互联网,服务更多人群,将会产生一块完全不受单店总面积制约的“线上总收入”,对坪效可能产生质的突破。所以,坪效=(线下总收入+线上总收入)÷单店总面积。而线上总收入,是重中之重。就是那20%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当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想清楚了这个基本逻辑,拿着想法去找阿里巴巴CEO张勇(逍遥子)沟通时,张勇非常兴奋。他们还一起进一步细化了这个思路,确定了4个原则:1、线上收入,应该占大头。2、线上每天的订单,应该大于5000单。这样才有规模效应。3、3公里半径内,实现30分钟送货。4、线上线下不是割裂的,应该是一盘棋。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经营者思维。应该怎么去思考一摊生意。但是,关键指标找到了,关键变量拆解了,就够了吗?还不够。要执行。怎么执行?扑上去。扑人,扑时间,扑资源,做最重要的事情。要提高线上总收入,有三件事情很重要:吃、转、送。什么意思?吃,就是在超市里也能吃海鲜。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客户体验,建立信任。转,就是只能用盒马鲜生的App买单。这一步的目的,是把用户都转化到线上。送,就是半径3公里,30分钟内要送到货。这一步的目的,是扣上商业模式的闭环。只有快到30分钟的程度,用户才不会觉得在App上买东西不方便。这就是盒马鲜生创业时的思考。一步一步找到关键指标,拆解关键变量,找到20%最重要的事。当自己的生意,能思考到这种程度,才有机会操盘好。
最后的话
所以,如何才能操盘好一摊生意?真的搞懂自己的业务。真的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情。你可以问问自己,真的搞懂了吗?如果不知道,建议反思。你也可以问问团队,真的明白了吗?如果不知道,建议反省。你可能会触目惊心,一身冷汗。不懂自己的业务,就是蒙着眼睛做生意。瞎的。黑的。危险的。别凭运气做生意。凭本事。Know your business。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