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实事求是的韭菜
2022/5/16 22:32:22 逻辑学

从书架上翻出一本旧书,《计划经济学》,主编和出版社就不说了。1985年版的,当时印数是15万册,上网搜了搜,后来共发行80余万册。
其中第一章叫《计划经济及其优越性》,开篇引用列宁的话:“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脚注显示引自《列宁全集》第10卷,第407页。
这本书从章节目录上看,拿今天的标准来说,很有点儿像本科生凑论文。比如第二篇《生产建设计划》从第8章到第12章分别是:农业生产计划、工业生产计划、能源计划、运输邮电计划、固定资产再生产计划。再下面的小节是:计划的地位和特点、发展速度和经济效果、生产结构和比例关系、编制方法、实现,等等。
前几章有圆珠笔仔细划过的痕迹,也不知道是谁划的,到后面就没有了。估计是读不下去。但至少可以看出,确实曾经有人试图狠下一番功夫学好这些,最终还是没学好,放弃了。不知道划线做笔记的人会不会感觉自己太笨了,或者不够努力,以至于没学会。
这本书初版于1982年,距今恰好40年整。当年如果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怀着朝气蓬勃的干劲儿想从这本书里学到知识,到今天,也该退休了。学这些有没有用呢?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对有些人有用,对有些人没用。对哪些人有用呢?——比如当时财经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到底能不能从中学到指导具体工作的本领,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凭证,证明自己是“专业人士”。很多时候,你懂不懂都不要紧,别人不懂就行了;别人不懂,又有一样东西能证明你有可能懂,那就更行了。
这本书里讲到的具体内容对不对,或者说,究竟能不能在操作层面起效果,都不重要。比如书中讲到“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给出以下几点:一、投资规模;二、投资方向;三、技术政策;四、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下面又展开讲一通。
我相信一个学了这些理论的人,并不会因为“掌握”了它——哪怕把整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得到在实际工作上的技巧。在我看,学这些“知识”,可能还不如学汽车修理来得实用。——但是,这不意味着它没用。相反,它可能相当有用,假如你是在40年前,从事相关工作,想当教授、专家,或者领导的话。
但假如,你只是个好学上进的青年,觉得这是“显学”,觉得专家和领导都在鼓吹这些,于是也来下功夫,想通过自修这种教材来获取知识,理解社会的经济是怎样运转的。那恐怕你就上大当、掉大坑了。学的这些恐怕不仅没有益处,还占用了你的时间和精力,关键是,还会影响你的思维,让你渐渐排斥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理解社会经济运转的真正逻辑。别人,尤其是成功人士、拥有你羡慕的身份的人所鼓吹的东西,你去学习、钻研,就容易成为他们吗?——就容易成为他们的韭菜。
很少被注意到的一点是:韭菜和镰刀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甚至在相当多的领域,有相当长的模糊地带,正是模糊地带的存在、韭菜与镰刀之间身份转换的可能,才让很多人心甘情愿“从韭菜做起”,“从基础工作干起”。
不要说40年前,说18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课本上学到的东西,系里开的不少专业课,在很多地方也类似“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一、投资规模;二、投资方向……”这种东西。
它是虚假的知识。你说它不是知识吧,它讲得也对。你说它是知识吧,它讲了等于没讲。所以那会儿,同学都把回答专业课的论述题或者写论文叫“吹水”。
现在回想,觉得遗憾得很。年轻的时候、智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何苦要把心血花在这类东西上——这类东西,学了它,除非你扭转了韭菜的身份,它就是没用的。一样东西是破烂,不代表它没有价值。只要有人收破烂,它就有价值;什么时候没人收了,它也就没价值了。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在扮演收破烂的角色。这种“收破烂的角色”也可以称为“历史的局限性”,或者“时代的产物”。
不要说18年前,说10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干的不少活儿也与此类似——并不需要什么专业能力,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可以了。在领导开会的时候,记下“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一、投资规模;二、投资方向……”之类的话,写成会议纪要或者简报。永远都是写很抽象很宏大的东西。
其实,开会也谈到很多具体的问题,但那些几乎都不写进纪要。我一开始不明白,开会讲了什么就写什么,送给领导,都删掉了。两三次之后,终于明白,很多事情不宜体现在纪要上。不体现在纪要上,办错了,后面思路改了,推倒重来,文件里也不会有纪录。一写进去,就不好推倒重来了。就是错了,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把它当成正确的。不然,就需要有人为错误负责任嘛。
于是,开一上午的会,写出来的纪要可能也就几百字,除了参会人员信息和开会依据,真正的内容往往不到一张A4纸。这种工作很快能上手,但不会有任何进步。它非常简单,只要你熟悉规矩,就是体力劳动。
我离职后,再也不去碰那些虚头巴脑儿的东西。有意思的是,在民间乃至学界也发现很多类似的现象。用今天的称呼,叫“玄学”——当然不是魏晋玄学的玄学,就是一些事情,你也不能说它对,也不能说它不对,反正就是有人迷,觉得其中大有道理。民间的这些,诸如八字、命理、星盘、紫微斗数,等等。不少人还真把它当成学问去研究。
我觉得去搞这些,要么就是自己忽悠自己,要么就是拿它忽悠别人。自己忽悠自己还好,只要不被别人忽悠了,也基本算是人畜无害吧,但也有瞎整把自己整得神神叨叨甚至整神经的风险;要是拿这些忽悠别人,自己信的话也难怪他,要是自己都不信,又去忽悠别人,那可真是缺德了。
但这可不是民间的专属。学界这种风气也很盛。民间这类东西,也就忽悠一小部分人吧。学界有时候是忽悠一大部分人。有些论文,作者自己都不信,都不懂,却写出来忽悠别人信。戴着专家的帽子,讲一些自己都不信、不懂的话,来让老百姓相信,那可是比不信紫微斗数又拿着给人算命更缺德了。但愿将来,我居住的周围、生存的土壤上,没有那类生物和事情。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