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恐惧症”和“正能量贪婪症”
2022/6/5 23:38:15 逻辑学

    

     头图为《大明王朝》剧照。

     “这也是可以说的吗?”

     (一)

     “黄牛,这也是可以说的吗?”

     作为当下年轻人自我驯服的一个旁证,一段原本应迅速泯灭于信息洪流中的对“离沪人员”的采访,出其不意地在各社交媒体触发了广泛的传播。

    

     在短短几十秒的问答过程中,接受采访的大学生表现出了一种近乎于潜意识层面的“负面词汇警惕性”,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句反问重复了两次:

     “这是可以说的吗?”

     而这位同学所避讳的两个词,一个是“抢票软件”,一个是“黄牛”。

     随之,澎湃的记者以一句令人陌生的回答,完成了整段访谈的“升华”。

     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位记者的回答,在某个隐秘的角落,撬动了人们心中对这段采访的转发,她的回答是:

     “可以说啊,新闻就是应该什么都报道,只要是真实的事情。”

    

     可以想象,网络上充满了对这个年轻人过度自我审查的嘲讽。

     确实,一个大学生,仅仅是谈论“黄牛”这样的词汇,率先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能不能谈的疑问句,的确令人遗憾。

     当然,我也能够理解,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内心肯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不仅仅来自于媒体报道整齐划一的潜移默化,更多地,还在于普通人更为熟悉的愈加极化和撕裂的公共舆论氛围。

     “公共发言”从未像今天这般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

     往往在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对与错”甚至都已经成为次要的目标,而首要的目标已经变成对“敌方”的人格攻讦与侮辱。

     重要的不再是“我要证明我是对的”,重要的是大声喊出:你是傻?!

    

     在很多人眼中,这短短的一段采访,甚至成为了当下呜咽的缩写符。而这个大学生也自然地成为了一个群体的“代言人”,代表着当下年轻人面对公共舆论的“失语”和“自我驯化”。

     这当然是一种过度解读。不过,促成这种“过度解读”的背后推动力,近些年确有加剧之势。

     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中文词汇,在公共表达中,成了众人心中“非必要不表述”中的一员。

     (二)

     作为对照,另一段同样是来自于上海的采访视频,则讽刺地展现了另一组镜像:

     有记者在地铁上,采访了一位小区刚刚解封的阿姨,问她“现在是什么心情”?

     阿姨回答说:

     “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在家封了将近两个月,自从我出世到现在,还没受过这样的日子。被关在家里啊,不能出去,天大的笑话。”

    

     在视频画面中,当这位阿姨说到“自从我出世到现在”时,采访记者手中的话筒,被一股未知力量推开。

     到最后,采访呈现出一副非常诡异的画面,记者和被访者四目相对,但话筒却完全指向了另一旁的“透明人”。

    

     两相对比,或许我们还能解读出,第一段视频中那位小姑娘心中“保护意识”的某种外溢:

     对话题边界的确认,同样表达了对采访记者的某种“保护”,就是她并不想给那位作为“打工人”的记者,造成任何工作上的负面影响。

     在技术手段如此发达的当下,如果一段话,“我”说出来却并不会播放,还有可能让你挨批,那不如沉默。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能感受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公众对文章探讨边界的“主动收缩”。

     以前有些文章被魔法擦除之后,总会有读者朋友发来一串惊叹的疑问:

     “也没写啥啊,怎么就给删掉了?”

     这两年则全然不同了。

     一个在我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话题,一件在我看来毫不犯忌的事,一篇在我看来极尽克制,甚至隐晦的文章,发出来之后,我的手机上就会不断跳出来如复制粘贴般的一些话:

     “坐等消失,倒计时……”

     “这些问题是可以公开说的吗?”

     “超哥,我们还想继续读你的文章呢,注意点啊!”

     我能明白大家心中那丝心照不宣的“脆弱性”,甚至在某个维度,我还能感受到读者朋友们,对我这个写作者所给予的脉脉暖意。

     也确实,“负能量恐惧症”,早已在人群中爆发。

     很多你所珍视的东西,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不过就是动动手指的事情。

     一张A4纸,一夜之间可以让无数人失业,甚至让一个行业随风消散,何况是几个既不创造就业,又不懂得说“漂亮话”的穷酸秀才?

     在时代宏音高亢嘹亮的共振下,在系统不容置疑的指令面前,个人的夙愿、福祉和生命所系,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在另一面,我当然常常涌起一种剧烈的荒诞感。一如那句:

     “黄牛,这也是可以说的吗?”

     (三)

     对我而言,“正能量”是个语焉不详的词汇。

     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

     坦白讲,在我的思维认知中,更多时候和我感受到的公众评价是相悖的。

     譬如,近两年多以来,媒体和舆论针对某地某城负面事件的曝光和讨论,会被很多当地人极度排斥,是他们心中的“负能量”,甚至有“刻意抹黑”自己城市的阴谋味道。

     “你们就看不见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努力和牺牲吗?不要为黑而黑,能多看点正面报道吗?你又为这座城市做了什么呢?”

     譬如,一件悲惨的事故发生后,媒体前往采访遭难的当事人或其家属,也会被很多人认为是“负能量”,他们叫嚣着:“媒体能不能不要吃人血馒头了?不要去打扰受害人为自己赚流量了!”

     类似的讨论和报道,是“负能量”还是“正能量”?

     作为前记者,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在我个人的认知中,这些讨论和报道,绝大多数都是“正能量”。

     我不想再赘言,大谈媒体和舆论本就有监督和批评的“职责”。

     我想说的是这些讨论和报道,对公众,对遭受不幸的个体,对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的意义和价值。

     我想说的是,人真的不是机器。一个人,不仅仅需要财富、阶层和升职加薪所带来的澎湃动力,一个人还需要来自情绪和心理的润滑剂,帮助他平滑生命中那些尖锐刺痛的磨损。

     读那些灾后报道,读那些不幸个体的悲惨故事,我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就是这些遭受不幸的个体和家属——

     他们有着强烈的将苦难诉说出来的欲望,有着强烈的将自己的委屈倾泻出来的憋屈感,有着强烈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记住这一切的妄念。

     有时候,这种强烈的讲述欲望,甚至没有任何目的,他们仅仅只是想发泄出来,仅仅只是想将自己的遭遇讲述出来。

     他们不想“闹”,更没有心思去“黑”谁,他们只是希望有一个不会游移的话筒,能够伸过来让自己说说话。

     在那一刻,仅仅是说出来,仅仅是喊出来,仅仅是哭出来,仅仅是发泄出来,就是一股巨大的“正能量”。

     而作为围观者的我们,目睹他人所遭遇的不幸,自己心里也会被撕扯,被刺痛,这是普通人面对他人不幸,内心所自然涌动的狐兔之悲。

     很自然地,这种群体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人们希望可以被表达,被记录下来。

     就像疫情中的很多不幸故事,在某个语境下,它们是“别有用心”的抹黑和攻击。

     但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而言,这类报道,往往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公众情绪出口,平滑和消弭了人们心中涌起的巨大愤怒和悲恸——以某些人惯有的大局观来审视,恐怕没有比这更“正能量”的事情了吧?

     “一切向前看吧!熬过去就好了。”

     我常常觉得,类似上面这种话,只有遍历苦难后,又再一次重新站起来的人才有资格说,而即便如此,这份资格也仅仅适合“自言自语”。

     一个未经风雨之人,是没资格劝别人“一切向前看”的。

     岁月静好时,不要觉得他人刺耳的嚎叫是传播“负能量”。

     衣食无虞时,不要去嘲讽那些手停口停的同胞渴望出门的急迫。

     爱一国一城时,重要的是先要直视那些不幸之人的眼睛,悲其所悲,痛其所痛,爱那每一个具体的人。

     我总是说,站在岸上,指责嘲笑落水者的模样狼狈,这不仅仅是冷漠,更是一种麻木的坏。

     至于那些动辄诘问“你怎么不多写写正能量”的人,我想说的是,此地那么多媒体,每天制作海量的“正能量”暖心新闻,还喂不饱你吗?

     你们是有多贪婪啊?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