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安倍遇刺,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2022/7/13 21:55:00 逻辑学

     7月8日,日本前?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为即将举?的参议员选举发表演讲时被刺杀身亡。消息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引发的最剧烈反应是?批的叫好,以及?些对叫好者的批评,以及叫好者的?辩。

     本文主题与此相关,但不会局限于讨论国内的?族主义情绪和仇恨?态,?是引?本的政治?态,从?由派进步主义者的视?出发,谈谈对这起事件的理解,并且解释:为什么即便单纯从?族主义、国家利益的?度出发,这起刺杀也绝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件。

     本文是【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付费内容,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方可成老师。方可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前《南方周末》时政记者,政见CNPolitics发起人,新闻实验室主理人。阅读更多对传媒科技行业的分析,欢迎订阅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https://newslab.info/join/。

    

     日本政坛的左与右

     会员通讯581期在介绍?本记者望?衣塑子的故事时,曾对日本的媒体和政治生态有所涉及。在这?,我再简单谈谈?本政坛的基本情况,?便?家理解安倍晋三在其中的位置。

     战之后的日本虽然有多个党派,定期举行民主选举,但选举的结果基本是?党一党独?。这个现象被称为“55年体制”,因为它是1955年之后?本的基本政治格局:自民党作为执政党,社会党作为最大的在野党(后来先后被民主党、?宪民主党取代)。从1955年?今,日本只有少数几年(1993-1996年、2009-2012年)不由自民党执政。而安倍晋三又是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的?相,是自民党内最重要的?物。

     从意识形态上来看,自民党是一个保守主义(右派)政党,而与之抗衡的最大在野党则是自由主义(左派)政党

     那么,在日本的语境下,左和右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在经济政策上,右派(自民党)?体奉??由放任的市场政策,重视保护商界的利益,与财团之间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关系,被认为带有财阀政治的特色。而左派(例如社会党)则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者欧洲社会?主主义的路线,也即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预、对贫富差距的调节,强调保护?阶级、劳动者的利益。

     在政治上,?本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是否要修改现行的《和平宪法》。该宪法于1947年开始实施,主导起草的是驻?盟军总司令部。为了封堵在?战中带来惨痛教训的军国主义思想,该宪法明确禁?本拥有军队,要求?本放弃宣战的权利,成为不战国家(因此?本只有“?卫队”)。

    

     / NYT /

     党,尤其是安倍晋三本?,谋求改变这一宪法,让?本恢复军事正常化,可以发展军备,取消“放弃战争”的条?。安倍在任内着?推进(但未能完成)的一件?事就是推动修宪。2015年,他在?众和在野党的激烈反对之下推动了一项?法,授权?本军队以“集体?卫”的名义与盟军部队一起执?海外作战任务。这被认为是他在修宪道路上的重?进展,不过其过程?分艰难,也表明?本社会并没有准备好修订和平宪法。

     可以看出,安倍本人是一名坚定的?族主义者。他并不否认日本在?战期间的罪?,但他拒绝做出更充分的道歉,也很少提及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因为他认为,“与那场战争毫?关联的?孙孙,我们不能再让他们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

    

     本的左派则批评他的这种?场,认为?本应该坚持和平主义,不发展军事?量。曾与自民党抗衡?年的左派在野党社会党,?期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甚?曾经认为?卫队都是违反和平宪法的存在。?本的左派媒体也积极报道和反思慰安妇等?战相关话题,但这些报道遭到右派的激烈攻击。

     作为?战受害者的中国和韩国,自然是对安倍的态度和他的修宪行动非常敏感和反感。而安倍外祖父岸信介曾被美国指控犯有战争罪,这更让?们对他的行动感到警惕。

    

     安倍晋三:新闻?由的敌?

     我是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因此在评价政客的时候,我会很在意他与媒体的关系。

     说安倍晋三是新闻?由的敌?,也许略微夸张,但?体应该符合?们的观察。一个直观的数字是,2012年安倍?度当选?相的时候,?本在记者?国界组织的新闻?由排?榜上排名第22位;?到2020年他辞职的时候,?本的排名已经跌落到了第66位。

    

     / NYT /

     安倍具体是如何限制新闻?由的??先,他在2013年底推动通过了《特定秘密保护法》,强化了内阁对军事、外交等国家机密事项的管理,加?了对公务员泄密的惩罚?度——泄露了国家秘密的公务员最?可被判刑10年,?发表了秘密的记者则可被判刑5年。这项法律使得政府内部出现“吹哨?”的概率?为降低,打击了媒体的调查报道,伤害了?众的知情权。

     第?,安倍和他的?党同僚对持有批评意?的记者展开了骚扰和打击报复。他称这些记者是在抹?本,威胁要收回这些记者采访?层信源的权限。2016年,?位在节?中敢?的知名电视主播被迫离开岗位,因为电视台?层受到了来?安倍政府的直接压?。

     第三,安倍政府还对影响?巨?的公共电视台NHK进?了诸多的?涉。他要求NHK修改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纪录?,还安插了?的亲信担任NHK的?层职务。2013年被安倍任命为NHK会?的籾井胜?,在新闻媒体?毫?经验,并公开表示“当政府说‘向右’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向左’。”被安排到NHK董事会的安倍亲信还包括百?尚树——他最出名的?论是:南京?屠杀没有发?过

    

     / 视觉中国 /

     在各种明?暗?的打压之下,?本媒体的?我审查在近10年也变得愈发严重。

     可以说,安倍晋三是一名强?型的右翼政客(川普的顾问班农曾经称他为“川普之前的川普”),他专注于推动?的议程,对异?和批评声?的容忍度是极低的。这不仅表现在打压新闻?由上,也表现在对议员质询的?视上。根据学者统计,安倍政权的内阁成员和政府公务员在议会中创下了回答“?可奉告”次数最多的记录,平均每年超过300次,在2017到2019年之间更是持续超过每年500次。其中,安倍本?有165次拒绝回答质询。

     正因为这些特质,安倍晋三被很多?认为伤害了民主制度,将?本导向更威权的?向。

    

     为什么安倍晋三遇刺

     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读完以上两个部分,你应该已经清晰地了解了我对安倍晋三的看法:作为和平主义者,作为中国?,我反对他的修宪?动,认为他推动?本军事正常化的努?是危险的;作为国际主义者,我反感他的?族主义思想;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我认为他对新闻?由的打击是巨?的,他限制了?本媒体的?由,让它们变得更为温顺、缄默

     但是,即便是再反对他推?的政策,也并不值得为他的遇刺感到?兴。第一,最基本的,我们不应为枪击杀?这种暴?为叫好。第?,安倍遇刺了,他希望推?的修宪就会停?吗?更多元的声?就会出现吗?恐怕并?如此,甚?恰好相反

     安倍的遇刺,?然是让?党损失了一名灵魂?物,接下来可能会迎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他的遇刺也可以成为?党博取选?同情、夯实票仓的重要机会。7?10?就是?本的参议员选举,安倍遇刺之后,?党的成员并没有停下竞选的脚步,他们在演讲中提及安倍可以激发?众的同情,动员更多?持者参与投票;?在野党们则处在一种更为尴尬的位置,他们一?明确反对暴?,另一?要继续批评?党的政策,这中间的平衡更难把握。

     从?前的消息来看,枪?刺杀安倍的动机似乎与政治?关,但社交媒体上早已流传各种虚假信息和阴谋论。?如,安倍的一些?持者宣称,刺杀事件是因为反对党“?励了恐怖主义攻击”。?为流传的一则已经被证实为虚假的谣?说,枪?是切·格瓦拉粉丝,也就是一名左派?。也有很多?在问,刺客是不是在?本的韩国?——这样的问题指向的显然是一种排外的?族主义思想。

     在追问枪?及其动机的过程中,指责安倍的政治对?成了膝跳反射般的反应。虽然这些说法没有根据,但在社交媒体的情绪化传播当中,安倍的反对者们陷?了被动当中。

    

     / NYT /

     安倍以这种?式离开?世,也让一些?可以更加神话他的地位,使得他希望推?的修宪等政策,或许会获得更?的?持率。

     如历史学者、新加坡国?学助理教授茶谷亮所?,左派进步主义者希望看到的,是安倍以及他的?党在选举中失利,是议会可以真正有?地监督他们的权?,是当他们违反法律的时候可以受到惩罚,?不是以刺杀这种脱离?主程序的?式来让他告别。因为如果没有了?主程序,也就没有了法治,没有了理性,没有了追求更正义社会的基础

     刺杀行为是一种暴?,它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枪响的那一刻,还表现在枪响之后被激发的多?反应。?论是借机指责左派的部分?本右派,还是欢庆的中国和韩国?族主义者,安倍的遇刺都给了他们?所顾忌地声张一种基于排外和仇恨的价值观的机会,?和平、沟通、宽容、融合的声?则处于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政治的进一步右转就具备了有利的条件,?这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前南?周末国际编辑S博?所?,“安倍死后,岸?政府将会加快修宪步伐,并在?本修宪的过程中加?更多的个?主张,摆脱了安倍的岸?会不会完全倒向太平洋彼岸,成为尹锡悦第?,谁也不知。”

     作者: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前《南方周末》时政记者,政见CNPolitics发起人,新闻实验室主理人。

     注:本文摘自「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598期,阅读更多对传媒科技行业的分析,欢迎扫码订阅,或复制http://newslab.info至浏览器打开。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