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湖十年基本盘心态之变迁
2022/7/21 21:47:33 逻辑学

    

     文/六神磊磊一前一阵,闲聊武侠小说,无意中说了一句话:

     “不用觉得郭襄很惨,其实她的人生挺成功的”。

     然后被告知:不得了,那个视频平台上评论好多骂的。

     我很诧异,自己没有嘴瓢啊,那句话里哪个词说错了?郭襄?很惨?人生?

     然而答案是:成功。

     “怎么一开口就是成功不成功?又想来用成功来定义我们吗?”“呵呵了不要带节奏了你不看看郭襄背景是什么……”

     我才有点恍然大悟,原来,人们已经看不得“成功”两个字了。

     看见这两个字,他们觉得自己被深深地冒犯了,然后下意识地作出反应:又要来骗我们吃苦受罪吗?

     所以我后来公开场合再不说谁谁谁成功了。你问我金庸成功不成功,我都可以说不成功,一点都不成功。

     如果有稍微年长一点的人,就会了解一些之前。

     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4.85亿,大概是现在的一半。

     你会记得那时候网上的基本盘对财富的态度。

     什么叫基本盘?这个词很难解释,总之就是很大的一个盘,人最多的盘。

     “成功”,曾经是一个很主流的词汇。当时的人们急不可耐,到处发问:请问在哪里才能成功?

     还有一个词也随之热起来,叫做“财务自由”。人们也在纷纷问:在哪里才能财务自由?

     郭德纲的相声段子是最好的注脚:一个青年,为了去机场听成功学讲座,倒三趟地铁,四趟公交,然后借了一个自行车骑到首都机场,跑到书店看电视讲座,就听了一句话:我们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时,人们艳羡和推崇“成功者”。他们的新闻出现在财经板块、社会板块、娱乐板块、体育板块……甚至武侠板块。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也会成为他们。有一次印象深刻的采访,一位青年创业者坐在回龙观的办公室里,眺望着窗外的天际线,目光闪动,说:

     “我们会做到更远、更远的地方。”

     有闲钱的投资人在骚动着,记得当时只要去陌生场子吃饭,十个人里必定有一个自我介绍是投资人。

     有一次上我师姐的节目,台上还坐了几位衣冠楚楚的大叔,说:我看这几个小伙子没有什么投资价值……我们恍然又是投资人。我正在想怎么含蓄地反诘,旁边gogoboi已经直接说:

     他好拽哦,我不喜欢他。

     那个时候的基本盘的心态里,“富”没有原罪,而“穷”是有原罪的。

     人们在异口同声地数落“穷人思维”。各个营销号上,谴责“穷人思维”“穷人逻辑”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只要你踩几脚“穷人思维”,保证就有流量。

     一个女大学生发表感言,说自己“感谢贫穷”,结果被喷到不能直视。大家厌恶地声讨、斥责她:你感谢什么不好,非要感谢贫穷?

     在那种慕强的集体心态下,一大批过去不好的词被洗白了,成功上岸。

     比如“富二代”。

     富二代,曾经是一个贬义的词。在老老年间,人们是羞于公开说自己老爹有钱的,“你不就靠你爸么”当时是一句骂人的话。

     早年间的影视里,“富二代”的角色都是好人少、坏人多,他们无能,他们游手好闲、欺男霸女,总和主角作对。

     然而随着人心的整体慕强,“富二代”这个词渐渐洗白了:富有什么不好?做富二代不荣耀么?富二代代表了耀眼的奢侈品、社会地位、好的教育,以及俊男靓女——在许多人的眼里,那是无穷无尽的性资源。

     人们甚至开始半戏谑半认真地齐喊:请让我做你的性资源!老公!

     一部部《小时代》走向荧屏,因为大家就是要看富二代的故事,学他们怎么说话、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怎么恋爱、怎么假笑、怎么赢麻。

     这个时代是富二代们最好的时代,做什么都对,说什么都有理。在当时,如果富二代和人吵架,对方说你不就是靠你爸么?必定毫无杀伤力。靠爸爸怎么了,有本事你也靠爸爸。

     同理,当时被洗白的还有一大批词汇:白富美,高富帅……都成了口头上被说得最多的词语,盛行一时。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除了变化本身。

     2020年12月,网民人数9.89亿。没来的另一半人到场了。还有突如其来的疫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宣扬财务自由的网课忽然没那么好卖了。事实上是,几乎所有“提升自己”的网课,都不大好卖了。

     人们看待那些“成功者”的目光,也忽然异样起来。台上的人刚刚挥斥方遒完毕,刚说完自己要改变世界,却意外地发现观众变了,人群变了,心态变了,都变了。

     “呵呵,别改变世界了,我们先改变你吧。”

     基本盘开始不约而同做一件事,不再是骑自行车去机场听一句鸡汤了,也不想再掉进所谓”提升自己“的圈套了,而是——找坏人。到处找坏人。

     为什么找坏人呢?因为大家陷入了一种纠结之中,就是:对时代明明充满信心,但是对自己却没啥信心。这不对啊,逻辑不对啊,这中间必须有个坏人,逻辑才能自洽。肯定有人为富不仁吃里扒外。

     这一种困境,就是金庸笔下的“龙门镖局”困境:到底是谁灭的我们?到底是武当还是明教还是张翠山还是殷素素?

     于是到处去抓坏人。比如“资本”,就是一个被发现的大坏人。

     坏人还被发现在各个领域。在基本盘平时要消费的行业,比如影视,固然要自发“抓坏人”;在他们平时完全不消费、也根本没有什么需求的领域,比如严肃文学,比如诗歌和艺术,也要抓,来来来我们大家要鉴定鉴定。

     原先被艳羡的对象,现在也开始陆续被解构、被群嘲。例如“白富美”。

     当然这也是因为白富美自身也有问题。大家也渐渐搞清楚了,白、富、美里,最难的其实是富。许多假的白富美通过P图、拼团,羼到真的白富美队伍里去,最后搞得整个群体口碑坍塌。

     抓坏人,是有成就感的。因为不愿相信单打独斗了,不信自己个人能成就什么荣耀了。于是我们合起来,变成荣耀本身。

     细微之处,最能见东西,一棵小草,也能见出风的方向。

     前几天,又是无意说了一句话:郭靖没有编,在大宋就是一个志愿者,但是做了很多比有编的人更了不起的事。

     然而一个人这样回复:

     “别再拿理想坑人了老板,‘编’才是实的,‘了不起’是虚的。没有编的志愿者郭某黄某最后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我非常好奇,不知道他怎么对“编”那么敏感,于是点进去看了下他的主页,看见有一条写着:

     “希望2023年,我能有台PS5。”

     衷心祝愿,疫情过去,明年他的愿望能够实现。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

    

     中国减肥神药的疯狂40年

    

     有的网民,就像婴幼儿

    

     真实的谎言——我们是如何被事实和数字欺骗的?

    

     中国智商税简史

    

     “韭菜”简史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

    

     是什么让人们丢掉了思考

    

     比玩手机上瘾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傻

    

     关弹幕,保智商

     ▌更多阅读点击下方标题,查看更多文章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碎片化信息面前,如何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知识有什么弊端?殷海光:逻辑为什么重要?美国小学作文,不止是组词造句,更训练说理丘成桐:训练逻辑思考是中学最重要的科目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美国大学怎么教学生说理、论证?| 逻辑学

     说理、辩论的几大误区,你能避免吗?

     中国学校的必修课:讲理!

     逻辑思维对孩子有多重要?从美国天才班甄选标准说起…常见逻辑谬误的破解之道,果断收藏吧!

     请对照这24种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逻辑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逻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