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奇葩美食,第一个就给我送走了
2023/3/20 8:37:00 极物

    

    

     封面|一只脚脚兽 ?

     海报|小猪? ?

     极物君语:

     有时候,直面餐桌也是一种孤勇。

    

     一个平时在粥粉面饭中横跳觅食的人,是永远不能体会到“奇食者”的快乐的。

     “中国人什么都吃”,背后的支撑是最丰富的物产,和最宽广的胃口。

    图片|网络 ?

     得益于小众美食极好的隐蔽性,在我国的大小城市,日常的美食占据了聚光灯下最大的展示位。

     然而,总有人想挑战极限,一不留神就成了误入盘丝洞的唐僧,差一点就被“吃干抹净”。

     美食有“奇葩”,食用需谨慎。

     今天就来和极物君一起看看中国八大奇葩美食,到底有多神奇?

    图片|肥鹿你别吃了 ?

     鱼腥草波澜不惊,折耳根看透生活,猪鼻孔怀疑人生。三个名字,承包你的调味一条龙。

     对于不爱吃的人来说,它的口感如机油,带酸腥,味觉会突然“失控”,灵魂都像被抽空。

     而对于会吃的人来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西南F4都说好

    

    图片|《早餐中国》《风味原产地·贵阳》?

     相比光秃秃的细杆杆,川渝人更爱手工直采、带叶子的“野生派”。

     趁鲜带回家,和莴笋同拌,口水一路狂飙;和炸洋芋一起吃,清香会将你的味蕾环绕。

     或者和腊肉一起炒,仙品的滋味真的好。

    

    图片|网络?

     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夸它好吃,是西南F4在开玩笑。

     只有真正能“品味”上折耳根的人,才知道这种食材,甚至能当作川渝人离乡在外,孤独的解药。

     那种大自然里的尚未被“污染”的清香,加上上头的口感,能带给人无可替代的灵魂荣光。

    图片|小袁不熬夜 ?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海发菜是我见过最符合潮流的美食

     这倒不是因为它在海边。

     而是早在90、00后尚未感知到头顶生风的时候,它就已经预示到了人类脱发的必然趋势和终极宿命。

    图片|网络 ?

     假发,或许是我们这代人最后的归属地。

     看着这质地、色泽与头发如出一辙的海发菜,谁能忍得住不“把它捧在手上,虔诚的供养”?

     当然,福建人显然比我们有出息多了,他们还要食养。(此食物与发量并无真实关联)

    

    图片|网络 ?

     从海里成吨捞出的“暗黑天王”,仿佛自带“古娜拉黑暗之神”的庇佑,还绑上了“发财”的意头。

     做菜、煲汤,黑呼呼的一团入水四散中缠绵,仿佛在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在表达对海中风味最好的成全。

    图片|网络 ?

     在云南,菌子研究死,生皮研究生。

     哪怕是得到云南人“豁免权”的见手青,“毒不毒”你也要“看心情”。

     图片|网络 ?

     我时常怀疑,如果菌子有听力,它是不是听成了“赌不赌”你?

     然后觉得你真有勇气。那一定要向你证明它的脾气。

     图片|图虫创意 ?

     对云南人来说,“躺板板”只是人生尽头,“半死不活”才值得守候。

     生皮,就是个中翘楚。

     它在“白语”中读“黑格”,寓意着“黑白通吃”。逢年过节的白族餐桌上,必少不了它的一席之地。

    图片|一只脚脚兽 ?

     熊熊烈火不会放过任何一根猪毛,放干血的猪金光加身。皮下两三寸在若隐若现之间似熟而生,熟练掌握中国人的太极妙法。

     此时利刀快切入蘸水,一气呵成,生猛实在生猛。

    

    

    图片|《风味人间》 ?

     半生不熟的猪皮,搭配保留汁水的生肉,口感很鲜的,滋味是全新的。

     能够在一秒之间,带给倾心者盎然的愉悦,得到围观者惊吓的沉默。

     如果再搭配一盘凉拌折耳根,将是一道绝杀。

    图片|Lindasnow ?

     这时候的你才终于明白——

     刘亦菲带你认识的大理,或许只是真实大理的十分之一。

     图片|一只脚脚兽 ?

    

     洋辣子,又叫褐边绿刺蛾,不过更加贴切的称谓是——

     “痒辣子”。

     曾经,它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害虫”,到处横行,蛰的是调皮小孩的手。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餐桌上重磅嘉宾,总是很快就没命,用口感骚动吃货的心。

     这一点,和他一红一绿遥遥相对的小龙虾,也是深表同情。

    图片|网络 ?

     东北人吃洋辣子,只爱原生态——

     不去刺、保留浆,味道就是在入口的一瞬间,感受生活最锋利的刺痛与最温柔的抚慰。

     那种共舞的刺激感,就像他们常和人说的“下雪要舔铁栏杆”。

    图片|网络?

     蜜蜂会在百花中采蜜,洋辣子则在百花中寻找“刺激”——

     直到它的周遭倏然一热,便进了热烘烘的油锅,用姜蒜爆香过的厨具跃跃欲试,准备征服这翠绿的活物。那累积待发的蛋白质,将空气都变香了。

    图片|网络 ?

    

     自从知道山东有两米高的大葱,和两米高的孔子后,它在我眼中的形象,就突然间高大了起来。

     曾经,我在书香阵阵的儒家课堂中徜徉,如今,我围观着绿林好汉在霸道酒桌上的张扬。

    图片|网络 ?

     当我的山东朋友说要带我见世面的时候,我就知道,它终于来了。

     所谓“输人不输阵”,我毕竟是体验“甜沫”不甜,“鲑鱼”非鱼的,区区蝉蛹,怎么会吓到…我…呢……啊啊啊啊啊啊啊!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总是用突如其来的惊悚,代替给你鼓励的观众。

    图片|网络 ?

     在山东,寻找知了猴是一场自发的“集体团建”,一场不需要提前预约的户外活动。

     夏天的夜晚一旦降临,就如同无声的号角,在欢迎你的光临。

     装备是瓶子、杆子和手电,满载而归者,不需要太多睡眠。

    图片|网络 ?

    

     《西游记》里,当银角大王冒着银光,讲出那句——

     “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直到我看到这个东西,放在一起对比,甚至有点像是失散许久的“亲兄弟”。

    

    图片1|《西游记》 ?

     藤壶,它有着坚硬的外壳,柔软的身体。

     面对大海的风浪,它不屑一顾;遇上堆积的石块,它无懈可击。

     神鬼难测的“出行规律”,让它成了吃货届的“诡秘之主”。

    图片|网络 ?

     可惜,没有谁逃得过中国人的嘴。

     藤壶再会寄生,也会被爱吃的人“连家铲起”。

    

     图片|网络 ?

     《舌尖上的中国》里写——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法”。

     白灼和清蒸,几乎承包了所有现捞海鲜的制作方法。让食物最终鲜有鲜味,何尝不是一种对敏感味蕾的回馈和报答。

    

    图片|《小海鲜》 ?

     有人说,没有一头牛可以活着离开潮汕。

     事实上,牛不止离不开潮汕,更离不开广东,不光要被做成牛肉火锅、捶打成Q弹的肉丸,还要贡献出至嫩的“一面”,以此款待老广的舌尖。

    

    图片|网络 ?

     牛欢喜,听起来绝对猜不到是什么东西。

     但就像“猪天梯”“活珠子”,越是怪的名字,越藏着惊奇。

     切成片状的“牛欢喜”,其实是柔中带韧的牛的生殖器。

    

    图片1|《人生一串2》?

     经过滋滋油烤,热气中缓缓收缩,却又不会失了香气。

     牛欢喜将牛肉的味道,变得更加顺滑可口,咬下去却又不失筋道,难怪是老广夜宵觅食时,常留菜单的好味道。

     这难免让人感叹,在广东餐桌上,美食的“有限性”,总是可以无限延展。

    图片|《人生一串2》?

     我有理由相信,贵州的牛一定看过《家有儿女》。

     不然为什么刘星的那句“我想把这玩意儿染成绿的”,在它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执行。

     图片|《家有儿女》 ?

     就是出发前选错了目的地,本想一步到位,谁知“一步到胃”。

     贵州的牛瘪火锅,用芹菜、藿香、茴香和厚重的苦味,带你见证“百草汤”的神秘。

    

    图1、2|《沸腾吧火锅》 ?

     清苦之中的浓郁,咸辣之余的苦甘交替,来过这里的牛,才算是真正将灵魂“安放”在胃里。那汲取自青青草地的翠绿汁液,在滚烫中散发青草独有的青涩气息。

     在吃它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和草地上正在吃草的牛,没有距离。

    图|《沸腾吧火锅》 ?《山家清供》里曾写——

     “食无定法,适口者珍”。

     中国地域之广,人文美食之丰,绝对远超想象。他之蜜糖,我之砒霜,互相尊重,美食才源远流长。

     你那里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奇葩美食呢?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哦~

     图片| 段段的日常?

     参考资料:

     不相及研究所《在浙江吃藤壶,还以为吞了个鬼手》不相及研究所《吃过海发菜,感觉再也不会脱发了》风味星球《为什么中国人越怪越爱吃?》网易上流《吃了一盘油炸知了猴,才懂什么叫浩克山东》

    

    

    图1 | d人叫我做阿叔 ? 图2|Adoubewang ?

     END

    

     文字为极物原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因微信推送规则改版未被“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如果你想收看更多极物的美食文章请记得点亮“星标”哦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极物商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极物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