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食第一大省,最好吃的竟是方便面?
2023/4/12 8:30:00 极物

    

    

     头图 | 简兮Sunny ?封面 | 太好逛了吧 ?

     极物君语:

     上海人都不熟悉的上海肉蓉面,跨越千里,竟成了山西人眼中的“太原特产”。

     它是山西人童年最美味的早餐,如今上海美味肉蓉面停产了,这种味道也将留在山西人的记忆里,久久回味。

     来源:beebee星球(ID:beebeesub)

     作者:beebee星球

    

     太原是面食的集散与研发中心,去太原免不了吃面。

     跟团去太原旅游,导游中午带你吃浇卤,下午带你吃刀削。当金龙中巴车最后一次驶过青年路口,晋中盆地就黑了下来。

     下车前,导游又告诉你,等会儿凭借身份证,还可以在宾馆门口排队领取肉蓉面。

    

     图 | 太好逛了吧 ?

     肉蓉面在太原随处可见。

     甚至于晚上才下火车,出站台,来不及点燃一根烟,你就要被人群挤到肉蓉面摊子附近。但是那儿的一碗面要十多二十块,还不能讲价,消费的都是外地人。

     你问老板这是什么东西,他说是太原特产。你捡起地上的包装一看,发现厂家是上海冠生园。

    图 | 张四毛 ?

     我们很难界定肉蓉面的归属,因为上海人一般是没吃过肉蓉面的。你去新环的全家便利店买肉蓉面,就像去同仁堂买自行车,是一件空事。

     肉蓉面里面只有一块面饼,一包调料,泡出来的成品如洗脚水,透出一股工业化末期的苍凉,面还硬,类似胶皮电线。吃一口,嘴里全是味精与盐巴,像是在欺负自己。

     这种面,大概只有山西人才能驯服它。

     上海肉蓉面一般都卖给了山西,尤其是太原。其实例如延边这些北方地区也有,但不多,超市里有时会随便放上几袋,显得自己货源很丰富,这最多只能算一种招商引资的诡计。

     而太原人则是跟肉蓉面从小玩到大的。

     九十年代,一些厂子倒闭,有下岗钳工去服务社搬了几箱肉蓉面回家,整天吃,吃得舌头发白,吃完就去后北屯找人打架,然后住进煤炭中心医院。

     现在在市玻璃厂上班的工人,晚上回家还是吃肉蓉面。多加一个鸡蛋与肉肠,边吃边看太原电视台的《第一房产》。屋外高楼林立,月亮在发光。

     肉蓉面不像其他泡面,那些面多煮几分钟就缴械投降了,最终变成晋西北的一锅粥,就像被李云龙嚼过。

     而肉蓉面劲道,耐煮,是太原的栗钙土,普通热水搞不定它,煮十分钟捞起来,汤面依旧分离。

    

     图 | 太好逛了吧 ?

     太原的水来自汾河,是黄河支流,每次煮面,你都能看见黄河在锅里跟面拼命。

     因为肉蓉面可塑性强,所以太原人喜欢朝面里加食材。什么食材都能加,你要是喜欢,丢个轮胎都行,反正都都煮不烂,不如一起煮。

     街边的面馆也有卖肉蓉面的,跟刀削面一起卖,没有一点区别对待的意思,都是自己人。

     但现在在太原,肉蓉面更多的其实是作为火锅,亦或是麻辣拌的一部分存在。

     实际上,太原人吃火锅的最后十分钟,永远是在吃肉蓉面。当你下锅了肉蓉面,你就发射了一个暗号,意思就是老板我要买单。吃完打个嗝,意思是再不来结账我就走了。

    

     图 | 淘宝 ?

     太原人都说肉蓉面要最后下锅,你要看着肉蓉面与越发苦涩的火锅底料搏斗。煮到一根烟抽完,味道刚刚好。

     但其他食材不能这样搞,火锅煮到后来味太烈,普通的面食放进去十秒就窜味,速度有点像迅雷会员。

     太原人对面食太敏感了,你煮一碗面,八百米开外,太原人鼻子一闻,马上就知道面里少放了三颗盐。所以即便有些商家仿制肉蓉面,也很快会被群众发现并曝光。

     当地人经常说,太原肉蓉面,必须要是上海厂的货。

     从临汾矿区出发的拉煤货车,晚上才能到太原,司机卸完货就去吃面。有时太晚,连偷煤的都睡了,便只能在驾驶室就餐,用肉蓉面应付。

     司机勉强用热水将面饼泡散,一些水蒸气溜出车窗外,就变成天上的雨云。雨云跟着大秦铁路跑,向东走,直到煤炭燃烧在河北的火电站,它才变成雨掉在地上。

     所以经常有人说,肉蓉面与山西人都有相同的坚韧与倔强,这也正是它流行的秘密。

    

     图 | 赫宰D段段 ?

     END

     该内容为公众号beebee星球原创,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因微信推送规则改版未被“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如果你想收看更多极物的美食文章请记得点亮“星标”哦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极物商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极物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