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36句名言,深刻揭示存在的秘密!
2022/11/15 21:27:40 哲思学意
以下文章来源于悦读哲学。公号内回复福利可领取《人生必读30本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99部》

让-保罗·萨特(1905年-1980年),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二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代表作《存在与虚无》。
萨特说,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
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萨特承认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存在主义所遵循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

萨特的存在主义都讲了些什么?
1.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2.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3.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4.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5.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6.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7.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8.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他们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把你烤的迷迷糊糊。
9.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但也可以光芒万丈。
10.思想在我头脑里流过,或快或慢地,我不使任何东西留下来,我让它们自然地逝去。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借以依附的词句,我的思想始终是模模糊糊的,它们汇成一些含混的但很有趣的形体,互相贪婪地吞噬着,马上我就把它们忘了。
11.自欺永远摇摆于真诚和犬儒主义之间。
12.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
13.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14.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15.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
16.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创造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17.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18.不选择其实就是一种选择。
19.我们痛苦,因为我们是自由的。
20.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因此,他是他行动的总体,是他的生活。
21.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22.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23.人生越是荒唐,死亡越是难以承受。
24.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算账目。
25.没有人妨碍我的自由,是我的生活本身汲干了我的自由。
26.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种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后限定自己。因为,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只是后来才成为什么。
27.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们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不顾一切……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我不会这么做。而现在,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28.在能找到任何真理之前,人必须有一个绝对真理,而这种简单的、容易找到的、人人都能抓住的真理是有的,它就是人能够直接感到自己。
29.人是被判了自由这样一种徒刑。
30.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31.存在先于本质。
32.人有压抑他人的天性。而且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33.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明白这一切没什么意思。即使得到了自己的最爱,也依然会感到空虚。
34.最好的工作不是做你认为最难的,而是你最擅长的。
35.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抗。
36.我活着,是因为我诞生了。我诞生,是因为我的父母孕育了我。我自己并没有要求诞生。但一旦我诞生了,活着,就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追求尽可能好的结果,并尝试着给一开始就被扭曲的自由以正确的方向——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去做的。我说自由被扭曲了,是因为父母在孕育我们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他们设想我们将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职业等等诸如此类的希望或寄托。我们的自由被扭曲,也受教育的影响,受新闻和媒体每天提供的信息影响。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
学校没有一座高楼,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
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与哈佛、剑桥、耶鲁齐名而毫无愧色。
林语堂评价它: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杨振宁说:它是他中国最好的大学。
后世人赞它:“讲台上,人人是大师,讲台下,则是未来的大师”。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群星闪耀”的大学——
西南联大。

在它存在短短8年时间里,诞生了:
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
以及上百位霸占历史、文学、外语的人文大师。
惊人教学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它豪华的师资力量。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说过,“真正的好大学,不在有大楼,而在有大师”。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

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右一)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年轻学子们还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读书,可见大师们的授课内容有多精彩绝伦、妙语连珠。
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亲身感受属于汪曾祺、许渊冲、杨振宁等泰斗级学霸的快乐。
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套能够全面还原西南联大课堂风采的教科书合集。
出版史上,首次整理编校了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15位西南联大著名教授的作品和讲义。
一共7本书,包括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

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红楼梦》的真实创作动机,究竟是什么?
楚汉之争的始末,到底是怎样的?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多出风流人物?
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到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初闭关政策;
从明朝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高低,讲到自古以来的“君臣距离”。
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朱自清、罗庸、闻一多等六位先生主讲文学课,道出了朝代更替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普通人理解古典名著简直不要太友好。
既是绝版教科书,也是难得一见的文学瑰宝。阅读价值、文学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教科书中的瑰宝之作。

豆瓣评分高达9.5,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和认可程度。
有人说,书中很多观点是从未想过的,见解新颖、醍醐灌顶。
有人感慨,如获至宝!

对成年人来说,它圆了我们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旖旎长梦。
大师们对学问的问真、对研究的务实,教育风格和内容上的自由奔放,都能让你读到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喜欢历史、文学、诗词的读者,直接闭眼入。增添深厚的学识和文化涵养。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套再合适不过的“通识教育大餐”。
读国史课,可以帮孩子系统地梳理从夏商大事、周朝兴起,一直到大明帝国、清朝盛世。
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读哲学课,懂得什么是“知行合一”,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想想看,如果孩子在9~16岁的求学黄金期,就能读到当年2位诺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大学时才接触的教科书,哪怕每门课只读懂一两篇,都能终身受益。

想要拥有深邃的思想、过人的心智、深厚的艺术品鉴力,这套书真的别错过。

《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丛书(套装7册)教育史上的传奇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西南联大成立85周年定制版附赠精美藏书票1枚、“西南联大校徽”印章1枚、金属校徽1枚、西南联大优秀学生名录1份
原价406元限时特价199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哲思学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