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桨声水影
2013/9/9 小林
{早安朱家角} 焦段:35mm,光圈2.8,快门2秒,ISO100
午后的朱家角像一个不真实的梦
找个角落的小咖啡馆,和往事谈心
☉地理位置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旁依美丽的淀山湖。小桥流水,古意盎然。镇里又有许多别致的咖啡馆和小酒吧,适合慢慢散步,临水静坐。这里历史悠久,素有“江南明珠”之称。

{放生桥之晨} 焦段:35mm,光圈1.4,快门1/20秒,ISO400
要体验一个古镇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小桥流水,也不在老屋小巷。
秋天的清晨,偶遇朱家角,那个早上阳光宁静,适合寻找属于自己的往事。人的一生,去过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纯属偶然。江南的绵密水道间,去了一次朱家角。常常因为一个美丽的地名,或者只是想去看看朋友的城,成为大多数旅行的理由。
其实好多人,是分不清这一个和那一个古镇的区别的,一样的小桥流水,一样的老屋小巷,一样的平淡生活。或许,只有住了好久的人,才能知道每一幢老屋和每一个邻居的故事。
就像那些偶遇的人,有些擦身而过,有些苦苦纠缠。所有的起因,不过是初见面的某些片段。那些无关重要的细节,充满了人的一生。或许我们的回忆,也都不过是一些琐碎的细节构成的罢了。
再热闹的地方,也会有宁静的时候。清晨时分,可以用缓慢的脚步,细品这座小镇的风情。
去一个地方,如同偶遇一个人,第一面的印象会让你永远记住。
深秋早晨的阳光不错,适合慢慢晾晒往事。迷恋古镇的人,通常也是迷恋往事的人,在古老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叹息。不知不觉,去了好多古镇,不知要寻找什么,也许是上一世的遗梦吧。
一个地方的风景如何,其实不太重要,能看到多少东西,其实也不太重要。一直去,一直在路上,总会有一些黄昏和黎明在等着你。我相信偶遇的力量。
去朱家角的人,会对高大巍峨的放生桥印象深刻。桥上石缝中长着几颗古老不知年代的石榴树。
站在石桥可以俯瞰河上游船,远眺全镇风光。抬眼望去,古街蜿蜒。灰瓦白墙的江南小镇,后窗临水,前门面街。密密稠稠的民居宅第,灰瓦叠叠,白墙片片。一弯河流贯穿其中。一根凉竿,就能把街两边的楼窗连接起来。
桥下偶有三两艘渔船,或停或行。船头立着渔娘,摇橹清唱。头顶白云悠悠,舟下碧波潺潺。
朋友带我去课植园,然后讲起小时候在这里上学的往事。曾经的图书室,曾经的操场,曾经的卫生室,曾经的课堂。曾经的时光,未必美好,却值得缅怀。
小镇角落的咖啡馆,上海的老板大叔有点闲,话有点多。他制止了女儿去丽江开咖啡馆的疯狂举动,最后把店开在了朱家角,女儿热情过后,剩下他留在这里,清闲地打理店子。
早点店的老板,揭开他的第一炉生煎包子,得意洋洋地跟我说,“百煮不如一焖,小伙子,别着急。”于是老街里和石桥上,到处有包子的香味弥漫。
最后,我又回到放生桥上,江水如碧,小镇静谧似睡。我拍下一张照片,以此告别初次遇见的朱家角。

焦段:35mm,光圈5.6,快门1/2秒,ISO100
秋日早晨,晾晒旧被子的老人。
被子怀旧的花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逆光的拍摄造成的暖色调,和故意漏下的炫光,增加了怀旧的感觉。老人的背影就符合叙事的主题,无需回头。

焦段:35mm,光圈:5,快门:1/400秒,ISO:100
彩霞满天的清晨,放生桥的水影。
桥上行人,和桥下船上渔民,为朝霞景色增添生意。对天空和水面的倒影的取舍,十分重要,可以多留天空,或者多留水面,最好不要对半分,会显得呆板。

焦段:35mm,光圈4.5,快门1/15秒,ISO100
炒青豆是朱家角特色小吃,阿婆三点半就起床炒豆,一直工作到下午。
没有拍摄阿婆出现的场景,而是用俯视的角度,利用铁锅的弧线和一双饱经岁月的双手进行构图,已经足够表达主题,这也是摄影减法的一种运用。
较慢的快门使得炒豆动作产生动感,与静止左手的质感产生对比。此场景角度不易使用三脚架,考验铁手功的时候到了。

焦段:200mm,光圈:5.6,快门:1/250秒,ISO:100
倒映在水面的阳光,透过船舷。
营造画面气氛,可以从小处着手。有了光影,再平淡的角落都可以产生趣味,横竖和水面曲线的组合,使得构图简洁却又耐看。

焦段:35mm,光圈2.5,快门1/100秒,ISO100
放生桥下,早点店刚出炉的生煎包子。
对揭盖后即将涌出的蒸汽有所预测,耐心等候,可以提高抓拍的成功率。为了表现白色的蒸汽,构图时尽量让背景全黑,但左上方的天窗漏光,又有给画面透气和提示环境的作用,因此保留。

焦段:35mm,光圈5.6,快门1/500秒,ISO100
花藤落在墙上的斜影有种迷离的感觉,等风吹起晾晒的衣服的瞬间拍摄,可以让这种随风摇弋的迷离感更为加强。
纪实的照片,需要在平常的场景中制造不太一样的画面感,有什么拍什么缺乏升华,总不耐看。

焦段:35mm,光圈1.4,快门1/800秒,ISO100
从不一样的角度表现放生桥的高耸,桥下盛满鸡毛菜的竹篮,是江南乡村的常见菜蔬。使用最大光圈,虚化桥上走下的蓝花布衣婆婆。
画面虚中有实,能给人更多遐想。

焦段:35mm,光圈1.4,快门1/2000秒,ISO100
小院里盛开的五角星,这是一种留在我童年记忆中的花。
使用强烈的逆光,最大光圈,制造画面的虚幻怀旧感,却符合我当时看到此花的感受。
对花测光时,别让阳光进入镜头取景,锁定了测光对焦之后,再轻移机位,让阳光透进来,然后按下快门。这是拍摄此类风格的常用技巧。

焦段:35mm,光圈1.8,快门1/50秒,ISO200
朱家角邻近的金泽古镇,一个没有游客的地方。
老奶奶请我为她拍张正面照,然后再三要求我寄给她——中国人都知道这张照片的用途。
拍完后我请老奶奶在她独居的老屋坐下,在最后一缕夕阳里拍下这张照片。
摄影的用光技巧,应该为内容服务。老屋里夕阳形成的强烈冷暖色彩对比,似在暗喻冷暖人生。
☉行摄地图

(小林毛笔手绘,画这堆地图花了我整整两周时间……)
☉交通住宿美食
自助 从上海可乘高铁直接到达朱家角。人民广场普安路金陵路二十分钟一班。延安路老成都路十分钟一班。上海南站北广场十分钟一班
自驾 上海出发,在延安路高架桥转G50至朱家角出口下国道;杭州出发,沪杭高速转G150(安亭方向),转G50往湖州方向至朱家角;南京出发,上沪宁高速转G150(新农方向)转G50
在朱家角可以选择住在古镇的宾馆内,如景苑水庄等,可在网上提前预定。
特色小吃有扎肉、肉馅烧卖、炙毛豆、红烧蹄髈、阿婆粽、麦芽糖、臭豆腐等。

{早安朱家角} 焦段:35mm,光圈:2,快门:1/60秒,ISO:100
☉拍摄提示
1、节假日的朱家角游客众多,早晚安静,适合拍摄。
2、朱家角附近的金泽古镇是著名的桥乡,未做旅游开发,游人稀少,可以顺道看看,能拍到原汁原味的江南小镇生活。
3、朱家角的放生桥,高大雄伟,视角开阔,是拍日出日落的最佳地点。
4、朱家角的拍摄全程基本使用35 1.4mm镜头拍摄,35定焦非常适合人文古镇漫游安静拍摄,弱光环境下的色彩表现更是让人惊喜。
节选自小林新书《中国最值得拍摄的50个绝美小镇》
点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
要关注小林的微信公众号inkcn020,点右上后查看公众账号,或在微信公众账号搜索“小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