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下现在,留给未来
2018/9/3 19:11:05 小林

    

     香港红磡码头,每天下午准时来这里喂麻雀的大叔

     我和我的相机

     十多年前,我花了三个月工资,三千块多钱,买了一部数码相机,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那时,数码相机还是个新生事物,画质甚差,主流的标配是三百万像素,和传统胶片相机的成像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数码相机最大的优势是便利性,就像今天流行的手机摄影一样。数码相机拍下的照片可以马上看到,马上导出,马上分享,无需等待胶卷的冲晒。

     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我拿着单位的小DC,百无聊赖地拍了一个茶叶罐子,从此开始了摄影旅程。

     拍那个罐子,毫无摄影技巧可言,可是,我用photoshop把它修得很漂亮(当时的漂亮,现在看起来相当惨不忍睹),发到了那时经常泡的蓝色论坛上,居然收获一些点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读大学的一天,我在天桥底下遇到一个平时卖视频光碟,兼卖盗版软件的小贩。

     由于比较熟,我问他,有没有可以在电脑上画画的软件?

     他想了一下,说,有,这个听说最厉害。然后他掏出了一张photoshop 4.0的光碟,最后作为半赠品,打折成10块钱(原价20)卖给了我。

     Photoshop无疑是数码相机的最佳伴侣,加上长期画海报、写标语、画国画的宣传干部经历,让我对摄影上手很快,构图色彩这些美术的基本常识,根本不在话下。

     加上photoshop颠覆一切的视觉效果,大概一两年,我拍的照片,就以色彩漂亮,构图合理奇巧,ps强大,称雄那个时代的各大摄影论坛。

     那一年,是博客刚刚兴起,大多数人还没开始上网,但每家每户都在花血本买台组装家庭电脑的2003年。

     但从那时起,我的摄影便开始陷入长达数年停滞不前困惑的瓶颈期。

    

    

     十年前,用ps模仿国画的摄影作品

    

     十年前,用ps模仿油画质感的摄影作品

    

     十年前,用ps模仿胶片质感的数码摄影作品

    

     十年前,用ps做的摄影设计

     爱与梦旅行

     那几年,为了拍摄漂亮的照片,开始到处旅行,开始是跟团,后来乍起胆子自助游。

     遇到漂亮的风景,拍照有如神助,就算那地方不太漂亮,还有心爱的photoshop可以帮忙。

     那时还没有嫩模,想拍个有点姿色的女孩,还得花点小钱,和一些刚买数码相机的小年轻大叔阿伯挤在一起争抢最佳拍摄位置。

     那时还没有小清新和日系,拍的花花草草咖啡馆天空浮云我们称为小资照片,看着PS过之后清爽的味道,就觉得自己已经快要过上了中产阶级的日子。

     总之,能走的弯路,基本都走过了。

     拍照变得越来越没劲。

     照片是挺好看的,然而这有什么意义呢?

     2007年,由于人生出现了一些变故,开始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

     只要不是上班的时候,或者能请到假,就会跑出去,找个陌生的城市走走。

    

     那段阴暗日子里的摄影风格

    

     那段阴暗日子里的摄影风格

    

     那段阴暗日子里的摄影风格

     最登峰造极的旅行,是2008年的暑假。

     订了一张去厦门的火车票,然后毫无目的地出发,到了一个城市,不知道下一个地方该去哪里。

     最后这趟旅程,兜了中国的半个圈子,最北去到威海。

     有个一面之缘的朋友,招待我住了一晚的厦门大学研究生男生宿舍。

     那时的鼓浪屿还是破破旧旧,没什么游客。

     在鼓浪屿上,买了本鼓浪屿的旅游书,叫《水月风花鼓浪屿》。

     按书上的介绍,跑去龙口路百香食坊吃沙茶面,那时岛上小食店的老板们基本都还是本地人,那时写旅游书的作者只推介自己经常去吃的小店,在百香食坊遇到正带着孩子在吃饭的那本旅游书的作者,传奇的AIR夫妇。

    

     在百香食坊偶遇的任中亚和AIR夫妇,和他们儿子猪猪

     他们到鼓浪屿旅行,爱上了这里,辞职来这里租房住下,那时他们还没开一家叫“花时间”的咖啡馆。

     和他们搭讪,聊天,套近乎。

     后来每次去鼓浪屿,都会去他们夫妇开的咖啡馆坐坐。

     这一次普通平淡的偶遇,对我影响巨大。

     我开始知道,原来可以有另一种生活。

     其实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好多东西其实都不算什么。

     至今,我和Air夫妇都不熟,他们见惯了鼓浪屿上人来人往的游客潮,估计连我是谁都不记得了,然而我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

     后来几年,鼓浪屿成为网红打卡点,AIR夫妇的花时间咖啡馆也因为房租太贵,没法再开了。

     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那时的鼓浪屿

     从厦门跑到莆田,深夜时分,第一次见面的摄影朋友雁青请我吃了一顿宵夜,后来我们一直没再见过面,甚念,一直没有还他一顿饭。

     然后莆田到福州,三坊七巷正在拆迁,被弄成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工地,残墙败瓦上涂满了居民愤怒的抗议标语。

    

     正在拆毁重建的三坊七巷老建筑

     朵朵是一家杂志的编辑,在网上有时会找我约稿,她请我吃了顿加糖的福州海鲜。

     我厚着脸皮向她提了一个要求,说我的旅行箱里已经没有可换的干净衣服了,能不能借你家的洗衣机用用。

     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说,不准去我家!你的衣服交给我,我帮你洗。

     后来,她经常对帮我晾臭袜子这事,耿耿于怀。

     离开福州,我去了景德镇,那里没有朋友,连网友都没有。

     其实是一直想去自己做瓷器。

     那天深夜两点,我在景德镇火车站下车,四望灯火星点,不知去哪住宿,不知在哪落脚。

     每当回首往事,那晚站在火车站广场时的感受,那种旅程中的漂泊感,深植我心。

     后来的岁月里,一直在追求这种漂泊感而上路。

     那年最热的大暑,我窝在景德镇的一家小作坊制作青花瓷,这是一门让人上瘾的手艺,青花色料,在釉下的瓷胎上慢慢渗化开来,让人感觉宁静而舒缓。

    

     那年在景德镇画的青花瓷,颜料烧出来之前是黑褐色的

     瓷器作坊的郑老板,是个半吊子艺术家。

     没有订单的时候,会光着膀子,搬张凳子坐在门口,边玩四岁的儿子,边看街外人来人往。

     有时会突然跑去黄山三清山写生创作,其实只是想去找当地朋友喝酒。

     郑老板看我画青花瓷虽然不入流,但还算有点功底,中午午饭时就会拉上我一起,狂灌啤酒消暑,意兴相投,混得越来越熟。

     最后几乎没收什么钱,烧成的瓷器差不多白送给我了。

     和郑老板作别,他让我找年秋天再去找他喝酒,再做些带劲的瓷器。

     后来,又去了景德镇几次,却没有再遇见郑老板。

     景德镇的夏天很热,想找个凉快的地方去去。

     在景德镇火车站,临时找了一趟火车。

     14小时硬卧,我到了青岛。

     去青岛的决定,是因为那里听说夏天很凉快,有几个未见过面的编辑朋友说要请我喝青岛啤酒。

     结果刚下车,就被拉到了海鲜街,用五颜六色的生啤黑啤青啤原浆啤把我灌了个酩酊大醉。

    

     青岛酩酊大醉之前,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青岛之后,是烟台和威海。

     这趟漫长的旅程,走得累成一条狗的背影,也没拍到什么好照片。

     然而,让我发现了一个道理。

     如果这个道理成立,我的摄影,将会有极大的变化。

     一路上遇到的许多偶遇的陌生人,后来都成为朋友,常常会成为想念一座城市的理由。

     而摄影里最重要的,得先是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

     从那时起,就不再把重点放在拍风光大片,或者古建筑,少数民族风情那些,而是开始拍路上遇到的陌生人。

     毕竟,你最爱的人,也曾经是陌生人吧。

    

     故乡的海边,重体力劳作的年迈渔民

    

     长白山下的小镇松江河,伐木场前年轻的男孩女孩百无聊赖的站了很久。我问,你们认识了很久了么?他们说,我们是邻居。

    

     北京燕山古北口的村口,穿着旧警服的老刘和他的大狼狗

    

     深圳华侨新村,他站在人行道旁边发呆,我说:“帅哥来拍张照”,他说:“嘿把我拍帅点!”

    

     贵州西部,最偏僻不通公路的山村,挎包放牛的女孩

    

     上海青浦的金泽镇,破败荒凉。老奶奶拉着我为她拍张正面照,然后再三要求我寄给她——中国人都知道这张照片的用途。

     后来我在老奶奶独居的老屋坐了一会,在最后一缕夕阳里,拍下这张照片。

     我们不曾虚度风景

     当一切都将逝去,我们也将老去,照片里留存的回忆,或许是我们唯一可以拥有的。

     照片里的人,有些会偶有联系,有些早已失去音信,有些仅仅只是一面之缘,擦身而过。

     然而在拍下照片的那一秒,你在我镜头前微笑或严肃的瞬间,那是被历史磨灭不了的属于我们的刹那,被数码相机以精确到秒的记录下来。

     显示器像一个发光的时间隧道,瞬间会被带回到那一秒的情绪里。

     2008年9月17日19点18分45秒,南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边,夕阳正在慢慢落下,一位寻觅和田玉的衣衫褴褛的老人,向我慢慢走来,眼神里满是落寞与迷茫。

     2009年11月26日16点27分03秒,广西北海的沙滩上,一对推着自行车的情侣正在拌嘴,他们在吵着晚上该去哪吃饭。

     2010年2月3日21点32分10秒,镇江金山寺的晚钟慢慢想起,在法海洞里和看守的老和尚聊天,我说,阿弥陀佛师父能不能往左边转一下脸再拍一张。

     2011年4月23日17点50分12秒,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德高望重的老刘师傅,吐沫横飞地讲起了船菜的历史。

     2012年7月17日23点55分45秒,大连人民广场,最后一班有轨电车已经开走,一位浓妆的女孩对我说,你在拍照啊,来给我拍一张呗。

     2013年7月4日15点21分54秒,大理巍山古城,赶马车的老杨头边抽着烟斗边问我,广东就是广州吧?

     2014年4月25日19点32分08秒,广州西关恩宁路,陈添记鱼皮的老板陈伯对我说,草鱼皮才是最佳口感,可惜我们人手有限,每个周末只能供应三十盒。

     这样平淡琐碎的瞬间,如果不是当时随手拍下一张照片,很快就会被忘记,就好像它们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无尽岁月之后,重看一张老照片,最后值得回味的,往往不会是构图、光影、瞬间这些所谓好照片的元素。

     而是那一刻那一秒的时空里,我们相遇时,潜藏流动于空气中,那些难以形容的情绪。

     其实没有哪个瞬间具有决定性。

     但我知道,那时的情绪,会在照片里被记录,这也将会默默影响我的人生。

     你我相对的那一秒

     拍下的那张照片

     如果能够留给未来

     慢慢回味

     相机能做的事情

     我想不出

     比这更有意义的了

    

     贵州山区,贫瘠的大山里,一日三顿都是煮土豆,盐巴都少放

    

     洛阳白马寺,宁静的午后有一只猫跑过

    

     青海同仁热贡,老屋里的女孩

    

     湖北潜江,黄昏下班时分的街头

    

     贵州织金,深夜下班的建筑工人

    

     萝卜地里的大爷说,你们的车停在我院子里吧,不要钱,我帮你们看着。又说,我是我们村里最老的共产党员,你们尽管放心。

     更多小林摄影作品,长按二维码关注小林

    

     【关于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毕业于临床医学系。

     代表著作:《初相遇·若重逢》《等一朵花开》《时光映画》《诗经绘》《我想给你拍张照》等

     微信:inkcn020

     微博:@林帝浣

     小林漫画新书《初相遇 ·若重逢》限时五折,赠人最佳时机,请点左下“阅读原文”购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