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温暖而又琐碎的时光
2022/12/17 22:07:06 小林

     先给大家送上一首无脑的网络流行歌曲,这首《小城画师》和今天内容挺搭,很符合小林日常一贯得意洋洋、嬉皮笑脸的气质:

     今天的推送内容,觉得有意思的会认为很有意思,觉得很无聊的会认为特别无聊。

     众所周知,小林的公众号,是小林一个人的业余时间在运营,写画、策划、修图、排版、编辑、精选和回复留言,都是小林一人包办,所以更新频率很随意,内容也很随便,第一看心情,第二看缘分。

     许多大家看到的内容,都是成系列有主题的,所以有读者说,是小林在精心策划哄读者开心。但其实呢,大部分的时间里,小林并没有在认真搞创作,弄的都是些杂七杂八不知所云的东东。

     日常,那些温暖而又琐碎的时光里,小林在搞些什么?下面与大家分享:

    

     近日吟诗作对颇有心得,今天就作了这么一对,横批我打算用“阴盛阳衰”。

     大家有没有更好建议?欢迎多多指出,我一定不改

    

    

     瘫在躺椅上,边看世界杯直播边画的,由于前锋跑得比较慢,没有进球比较无聊,所以这张画得特别仔细。

     坐着画我觉得排不上名号,躺着画的排行榜我觉得可以努力一把。

    

     这张水彩的线稿,后来朋友圈里说,还是线稿比较好看,所以后面的都白干了,看到这评论,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也是看世界杯时瘫着画的,发这张的时候,我肯定是想回江南啦。

    

     而球赛比较精彩时,画风就是这样粗枝大叶的,这张大概是画在加时赛的时候,半小时的时间。

    

     小林花在漫画上的时间,并不多,大量的时间,其实都荒弃在画这种很费时间,而又不发出来的画上面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画,就是画着高兴,又不用交作业,就是自己画着开心。

    

     最好画的是花,最难画的也是花。

     已经是败在水彩画花的失败上两三年时间,这个花时间,是真的花时间。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去那时还破破烂烂的鼓浪屿,遇到一家咖啡馆名叫“花时间”,门口的青苔矮墙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

     那家咖啡馆,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世界观,这是另外一个漫长的故事了,老读者应该都知道,这里不展开。

    

     同事要出本琵琶教程,让我画个封面,鉴于她经常请我吃饭,还能喝上酒的份上,所以我就画了这把琵琶。

    

     画桌上摆着一瓶花,对着画了一张写生,然后挂在花瓶的旁边。

     后来,那瓶花枯萎换掉了,这张画还一直挂着,似乎在提醒我,这里曾经有这么一瓶花,存在过,盛开过,枯萎过。

     或许这就是画画的意义?

    

     如果在书桌前,我大部分时间也不是在画画,而是在抄书。

     抄书都用小楷,因为比较省纸,也比较省墨,也比较省桌子。

     比如这张抄的是:“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古文看得是似懂非懂,但编段子和鸡汤时,还挺有参考价值的。

    

     广州疫情反复的两年里,最凄风苦雨的时期画的。

     题词是道德经里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也是那时最真确的感受。

     身处互联网时代,人的情绪都容易冲动,小林有时也不例外,有时对某些热点事件,也很有发表观点的冲动。但大家也知道,神反转总是如期而来。

     所以大家看到的小林,说话甚为谨慎,立场也很少预置。

     须知,人最怕的是误认自己最厉害,可以影响鼓动舆论,从而自以为无所不知不能,多少霸道总裁,都是死在这上面。

     人这一生,最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知道自己很无知。

    

     有酒不醉,如何安睡。

     跟上一张同时画的。

    

     最近工作电话和网络会议多,而且时间都不短。

     抚摸着发烫的手机,小林就开启边电话边抄书的模式,突然发现,华为手机用来做镇纸,还是蛮好用的哈。。。

     这样一米二的一大张工整正楷,大概就是一个简短网络会议的时间。横幅在手机里看不清细节,放局部细节图吧:

    

    

    

    

     横幅的字画,在智能手机时代还是挺吃亏的,气质、气势、细节都没法呈现原作的魅力。

     未来,希望多有线下展览吧,每次扫描完原作上传,都感觉白费了半天劲,原作的美,都无从说起了。

    

     还是接电话时写的横幅,这种自由轻松的小行书,可能更符合我的本性。

     看局部图:

    

    

    

    

     好看吗?其实原作才好看。

    

     春风大雅能造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很喜欢这一联。

    

     小林写字,从隶书开始,历遍各种体。

     然而古人碗中讨生活,终是穷途末路扶车而哭。

     因此小林最常写的,还是小林漫画体,未必尽美,毕竟是小林自己的。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吴昌硕齐白石一路的大写意,小林画得虽然还不很好,但假以时日,可能会很好,但同样的古人碗里讨生活,终难舒展腰身。

     这也是小林要改画水彩的初衷。

    

     横幅,不多说,看细节吧:

    

    

    

    

    

     还是横幅:

    

    

     隶书已经写乱了,忘记是哪家了。

    

     我很擅长这种山水。现在已经不太想画了,所以只是接到吵架和挑衅电话时才会画。

    

     这架吵得真是水墨淋漓真气弥漫只此青绿啊。

    

     这张是吵翻了无可挽救那种。

    

     这张横幅原作也是很好看哒,扫描了放在手机里看真是浪费了。

    

     用纸张的自然纹理,画的王子猷雪夜访戴图。

    

     奔放的山水,猜猜我接的什么电话?题字是苏东坡的“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差点写成“几时挂电话”:

    

    

     寒夜客来茶当酒,才有梅花便不同。

     过两天我打算画张杨梅图,给大家挂着过年镇宅辟邪除新冠。

    

     茶有味,禅无心

     只会写“禅茶一味”的画家,大家一定不要相信。

    

     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这张感觉没画好,所以扔垃圾桶了。

    

     接着又画了一张,感觉还是没画好,又扔垃圾桶了。过了几天倒垃圾,这张从垃圾桶里主动掉出来了,我看一眼,也算缘分,所以把这张留下来了。

    

     这张横幅画得还不错,没扔,看局部细节:

    

    

    

    

     怎样画画才是对的?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得看画者的内心,怎样好,怎样不好,其实根本没有标准。

     所谓俗,就是画些前人已经画过的,再好再美也是俗。

     所谓雅,就是前人没干过的,再丑再怪也是雅。

     而,雅俗共赏,就得多练口才,主要靠吹。

    

     本性画法,顺其自然。

    

     挽救一张被墨汁瓶倒下来污染的纸。

    

     最后这两张,是试新的麻纸,由于是在试纸,就画得挺俗的。

    

     画最后这张的时候,广州的寒流即将到来,傍晚时还有最后一缕阳光,从窗帘外透进来,这温暖而又琐碎的时光啊,就算是一天天地过去了。

     我默默掏出了手机,给这缕阳光拍了一个小视频:

     欢迎大家顺手关注一下小林的视频号。

     最后一则小消息,2023漫画日历已经彻底断货了,请大家期待2024年的新日历吧。

     没有日历的朋友别再问我啦,之前提醒过大家很多次赶快了,小林从来不饥饿营销。

     感谢大家对小林漫画日历的支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