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不用邮件的马云,靠什么指挥阿里?
2018/3/3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作者:傅盛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我写过认知升级,后来想,升级之后呢?怎么才能做到持续不断地成长?

     唯有自我进化。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这也是《原则》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

     瑞·达利欧是美国对冲基金教父,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

     他本身是个实干家,不是理论家;也不是简单的给结论,而是非常缜密的西方哲科思维的逻辑推演。

     他将一个人所需要的人生原则和工作原则,像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一样,一点一点,一层一层,逐级推演,总结出简单可遵循的原则。非常强悍。

     今天晚上非常有幸和瑞·达利欧先生一起共进晚餐,他讲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故事,每个人都应该大胆分享出来。

     我听后很感动,因为很多人说我不好好努力创业,写什么文章。我觉得创业是一件孤独、辛苦甚至痛苦的事情,如果我在其中有一点点自己的感悟,能够分享出来,这是对别人和对同行都有益的事。

     自我进化是一切

     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看待一切事物,包括自己。

     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机器内运行的机器,并且知道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产生更好的结果。通过将你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你的机器。

     我,即可以是这台机器的使用者,也可以是这台机器的设计者。两种角色必须清醒划分。因为很多人只把自己当作机器使用者,而忘记自己也可是一个好的机器设计者。只有记住这一点,你才有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想象自己是一台机器:目标-训练-结果

    

     这是一个人自我进化的循环图。先有一个目标,通过machine训练后输出一个结果。而machine本身,在于人和设计。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我们该怎样去设计这台机器?我总结了五个步骤:

     第一,选择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有不止一个。

     第二,看看你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

     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四,设计一个计划去解决问题。

     第五,去做。

     其实跟做产品一样。发布,看bug,看AB测试。一个App就是这么进化的,人也是这么进化的。

    

     我们总会遇到问题,但不要因此停滞。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否则就会陷入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

     如果不经历问题,你就没法诊断,不知道自己弱点何在,你就无法客观真实面对自己,何谈自我进化?

     我常常看到身边人成长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点。不相信自己是本因。不相信自己是一切。封闭地认为,别人才是一切,环境才是一切。

     一旦出状况,就喜欢抱怨不公,运气不好。事实上,我们应该承担所有后果。因为,哪怕运气最不好的时候,你也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曾经说过,即使所有条件都不变,重来一次,你要能干得比上次更好。这才是成长。

     只有把自己假定为50分,才能成长为60分、70分、90分,永远没有到100分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到了100分,你就没有自我进化的可能性,也就会失去目标感。

     尤其处在高速竞争的行业里,我们能找出的、放弃的理由,太多了。但,目标不是渴望。目标是你为了一件事情,能够去争取,甚至放弃掉别的事情,这才是你要达成的目标。

     我自己就是一个关于“进化”的例子,没有想到把一家企业做到美国上市,更没有想到自己英语很差,却把自己的用户70%、80%做到海外,并且把 Live.me 做成美国最大的独立直播平台。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我1995年考上大学,我的母校是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毕业以后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找工作,那时候简历投不出去,不是211、985不要。所以我来北京第一件事想的是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找个好工作。

     我到北京以后,存折里大概只有400元人民币,就找了工作,半工半读,自此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2001年进入3721公司,担任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职位——产品经理。

     2014年我们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是我?

     我最早的经历,让我们能够真正趴在地上看对手,看同行,这样才能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每次像海绵一样吸收,使我逐渐总结出人生成长的态度。

    

     我在做公司的时候,又遇到这样进化的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金山毒霸,更多人会听说过瑞星和卡巴斯基,2010年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把金山毒霸给我的时候,每年收入下跌40%,瑞星收入规模是我们的两倍。

     去年的时候我看了一条新闻,瑞星年收入七千万,准备冲击新三板,那是一波PC安全软件免费化和互联网化的时代,所以淘汰了一批的公司。

     我们把PC做完以后,移动大潮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公司往移动里冲击。PC上的很多法则在移动手机上没法用了,移动手机上没有一个独立的安全开发商,生态就发生了变化。

     那时候360是我们的最大对手,大家也知道他们的战斗力。

     我每天处心积虑地想怎么活下来,有幸的是,那时候我去了美国,看到美国不断地出现创新,我就想一定不只是勤奋就行,要有方法和原则才能成功。

     那时候我就想能不能把猎豹移动APP做到全球,接着我们在全球有接近6亿的活跃用户,轻游戏下载量全球超过10亿次,我们的直播在收入规模上现在是美国最大的第三方直播平台,这都是我们过去几年做事。

     两年前我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战役可能又到了尾声,我自己开始学习AI、学习机器人,大家说猎豹移动什么热做什么。你不能什么热不做什么吧,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

     跟随时代的进化而进化

     为什么时代进化越来越重要?

     所有的进化都是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

     用生物学思维来看,如果外界环境没有变化就不需要进化,像恐龙统治地球上亿年,如果没有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今天还是这样吗?

     如果熊猫不是进了那片竹林,它的祖先是狗熊,于是停止了进化,熊猫就变成了只有当竹子开花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次大的危机。所以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是我们进化的核心原因。

    

     瑞·达利欧先生回忆1984年来中国,送10美金的计算器,大家都觉得是好贵重的礼物。

     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三十年的变迁,这只有美国一九二几年大发展的时候有得一拼,但不仅如此,它还在加速。

     我就是站在斯坦福大草坪前,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年我31岁,我在想过去30年我在干什么。

     创业圈说“睡得比狗晚,醒得比鸡早”,现在还有三点钟群。我们这么勤奋,为什么他们跑着步、开着游艇,然后带来世界上最先进的创新?

     我想这不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定要看他们如何有一个大的梦想,不要因为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和所掌控的资源去思考你的人生。

     在这个时代,勤奋只是我们众多基石当中很普遍的点,所以需要开放。

     在外界环境不变化的时候,持续的积累是优势。

     我们回想下,为什么中医越老越值钱、文章越做越优秀?

     古代社会只要积累。只要工匠铁打得优秀,你就成了祖师爷,传男不传女。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人跟你做一些熟能生巧的领悟,它只适用于那个环境,而且你越优秀,某种意义上就是过度进化。

     当新的环境变化的时候,比如行星撞地球的时候,恐龙那些庞大的肌肉群,无以复加统治的力量就成为最大弱点,为什么?

     因为没有食物,祖先没有力量打下恐龙,使得整个感官系统、决策系统包括带着孩子一起跑,食物量少,度过了最难的时候,反而使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主宰。

     有的时候经验一定是好事情吗?在今天这个时代要认真思考。

     过年的时候有两句话非常火:

     赢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记得在香港约过一次马云喝茶,他几乎不用电子邮件,当时我就琢磨,他为什么能去指挥那么大一个帝国?后来发现,他在不断观察行业变化,从变化里找关键切入点,找资源和人配合。

     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

     有时候,我也会鉴古通今地去琢磨,为什么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输那么惨?简单说,一群怀揣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认知的人。其实就是两种不同认知的较量。

     《原则》这本书这么畅销,我的一点拙见有这么多人专访,是因为时代带给我们的焦虑,它在快速变化,我们怕跟不上这些变化。

     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是“开放”,我本来用的是谦逊,后来担心不太好懂,改成了开放,总而言之是让自己空杯,不要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孤岛,要把自己的心态都用来和外部信息沟通。

     一个人的认知状态有四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我将其简单翻译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现在我终于意识到,人和人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这四种状态。更可怕的是,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甚至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碌碌无为的人是大多数。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大拐弯的时代,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跨界越来越普遍。如果不保持这种“自我否定”的认知状态,很难完成对快速变化的行业的认知。

     视而不见,只会失去升级的可能性。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态,一个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长,实现跨越。

     一个人能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是最关键的能力,唯有开放,才能吸纳外部信息,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不断进化。当你和外部环境发生足够关联的时候,才有机会真正变得和以前不一样。

     每个人都可成为自己的塑造者

     原则里面最打动我的一点:

     人是生命的2.0形式,才有机会在同代内进化。在人类出现之前,所有的变异都是靠基因的变化。

    

     为什么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就是典型。

     最焦虑的是怎样找到一份工作,当时雅虎收购3721的时候,别把我裁了。我当时刚在通州买了房子,家具还没有买,万一裁我的时候,我连月供都供不上。

     可能有一些基因或者密码是大家没有真正掌握的,只要掌握了,每个人都可以自我进化。

     我在猎豹,每一两周都会进行内部的PPT分享。

     我一直认为人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这障碍,不是人本身,其实是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shaper(塑造者)。

     几乎所有伟大的人都是shaper。他们有极强的愿力和能力改造自己。如同健身房的身体塑型,本质相通。肌肉根据锻炼,长成新的样子,人的思维也同理。

     如果把人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当生命处于1.0阶段,它开始产生信息交换与流动;当生命处于2.0阶段时,它就能成为一个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自我改变的shaper。

     动物却不行。动物只能靠基因突变完成进化。而人是可不断进化的,从生命2.0,甚至生命3.0、4.0,走向AI和生物科技。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自我进化的能力。《原则》里有一句话非常精彩,他说:

     要么进化,要么去死;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

     我们要相信这个原理。

    

     人这一辈子也是进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进化改变自己。身体能变瘦,思维模式也可变高级。

     当一种思维训练,逐渐变成一种思维模式,长在自己的身体里,就会内化为一种本能。假以时日,这些思维和推理,慢慢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直觉。

     而这种精妙的直觉,从来不是灵感一现。别人夸赞你某方面感觉很好,所谓这感觉,无他,唯手熟尔。

     天天观察,天天琢磨,反复思考,不就形成了一种能力吗?这就是shaper的路。

     古代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人的成就和出身、天生的聪明程度都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只要能够掌握关键的原则。我的原则就是开放、透明、互信和改变。

     开放和透明是瑞·达利欧先生说的。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极度开放。

     每个人都要深刻认识到也许你并不知道最好的答案。甚至多去征询那些值得信赖的持反对意见的人。记住,你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

     有思想的分歧是门艺术,要懂得欣赏。

     前面说过,要趴在地上看对手,保持空杯心态。谦卑地去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战胜自我的盲点。

     今天知识更新这么快,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盲点会造成巨大的认知障碍,结果就会表现为:认知感官通道封闭。

     什么意思?就是你看到的东西太有限。加之自我辩护,常常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你根据有限的视角,先做了判断,但这个判断有可能是错的。

     想象一个场景:当别人向你讲述一个很陌生的事物时,你没听过,这时你的第一个本能就是防守。一旦防守模式开启,别人再说什么,你根本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有主观情绪。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情绪。只有跳出自我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审视自己的弱点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我认为,核心就是要开放。千万不要封闭。《原则》这本书这部分讲得非常精彩,他说:

     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闭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

     当一个人封闭,谈什么也谈不进去。要放在商场上,就很要命。每一场仗,非常难打。只有极度开放,极度透明的人,才能克服困难,一起往前走。

     团队要形成共识挺难的,说服都说服不了。转型其实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跨入新的领域,大家能相互理解。

     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一天到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特别脆弱。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这些弱点,明确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这是一种境界。我也没到这个境界,正在进入。至少没有担心害怕了,当然会有焦虑感,但我开始享受。

     今天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很容易变成一种不信赖的状态。

     技术几十年前都有了,但是我认为相信一些大趋势是对的,甚至相信瑞·达利欧先生在书上的,这不过就是某种技术的演变,几十年前就有了。但是我认为应该相信一些大的趋势。

    

     瑞·达利欧的《原则》,中信出版社2018年1月新书

     如果你对这个领域不熟悉,你就要找到那个领域的专家,先不要做判断,因为你做判断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切入,让自己不断的变,变得跟以前不一样,相信能改变,这一点非常关键。所以我自己和猎豹都在变化。

     — END —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ID:insightgroup

     聚焦管理热点

     关注企业和产业进步

    

     长按二维码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