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家中国公司卡住了美国企业的脖子
2018/5/16 7:30:00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作者:赵建勋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有人认为,新奥股份应该反对Harbour的收购要约,趁机报复报复美国人,尤其现在是中美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新奥股份应该张扬一下中国人的力量和志气。

     但真的有必要这样意气用事?

    

     卡了美国公司的脖子

     这是一盘真正的国际化商业棋局。

     合作还是斗争?决定权掌握在了中国人手里。

     华商韬略综合A股上市公司公告信息及周边信息显示:

     3月29日,澳大利亚能源企业桑托斯(Santos)收到了来自美国港湾能源公司(Harbour Energy)价值135亿澳元(接近104亿美元)的私有化要约。

     Harbour表示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收购Santos 100%的股份,价格为每股4.98 美元(相当于6.50澳元),比Santos目前的股价高出近30%。

    

     而国内清洁能源领域著名民营企业新奥集团(ENN)下属的上市公司新奥股份,正是Santos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Santos全部流通股的10.07%。

     根据港湾提案,新奥所持的Santos股票将通过协议或交易转换为投资特殊目的公司(“港湾联动公司”)股权。按此方案:

     私有化完成后,新奥股份仍将通过特殊目的公司间接投资Santos。

     总部位于阿德莱德的Santos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天然气生产商和第三大石油公司,拥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在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亦掌握两间液化天然气(LNG)大型工厂的部分股权。

    

     几年前,受债务过高以及国际油价、天然气价格低迷的影响,Santos一度陷入经营困境,股价遭受重挫。而公司在昆州Gladstone投资180亿美元的液化气工厂又刚刚建成,令其雪上加霜。

    

    ▲Santos股价走势,来源:汤森路透

     2015年,为度过财务危机,Santos提出一项总值35亿澳元的资产负债修复计划,中国私募基金弘毅投资(Hony Capital)通过认购Santos发行的35亿澳元新股,收购了Santos的少数股权。

     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当时表示:“Santos在澳大利亚行业内的战略地位与中国快速发展的能源市场存在增效作用。”

     2016年4月,以天然气分销为核心业务的新奥集团,为确保上游资源稳定供应,其旗下上市公司新奥股份以7.5亿美元从弘毅投资手中收购了Santos的11.7%股份,继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在收购后,加强了与Santos的合作。

    

     2017年,新奥股份和弘毅投资宣布与Santos建立“战略关系”,加强在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业务合作。

     向Santos发出私有化要约的能源投资基金Harbour Energy成立于2014年,公司大股东美国EIG全球能源合伙公司,是一家管理资产超过150亿美元的全球知名能源投资机构,另一股东SCEPTER,则是文莱皇室、超高净值实业家和主权财富基金组成的财团。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Harbour的首席执行官(CEO)Linda COOK,曾服务于皇家荷兰壳牌公司超过29年,曾是壳牌五人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在她担任壳牌天然气和能源公司的CEO期间,壳牌营收从65亿美元曾至246亿美元,利润从9200万美元增至53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年产量由750万吨增至近1850万吨,从而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领导者。

     在向Santos抛出私有化要约之前,Harbour Energy已经以30亿美元成功收购了英国壳牌北海资产。

     全球油价回升,加上亚太地区天然气需求强劲,使得许多能源公司竞相在澳洲寻求收购相关资产的机会,Harbour Energy便是其中之一。

     新奥股份作为Santos的第一大股东,因此成为Harbour的绝佳收购目标:收购Santos核心资产,将进一步拓展其在澳洲和亚洲的业务版图。

     为了使命必达,去年8月以来,Harbour Energy已经三次提高报价,从当初的每股4.55澳元,一路涨到6.25澳元、6.5澳元。

     而Santos方面则一直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它在Gladstone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投入很大的资金,却尚未进入回收期,进一步拖累了公司的股价。

     基于港湾的第三次报价,Santos已经与Harbour进行接洽并可能提供尽职调查机会。4月3日Santos宣称,将与Harbour“展开互动”。

     但Harbour的心愿最终能否达成,要取决于Santos第一大股东新奥股份的意愿。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当美国向中国发起贸易挑战之时,一家美国基金能否顺利实现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命运掌握在了一家中国公司手里。

    

     新奥不能失去Santos!

     在大力治理污染、能源低碳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带动下,中国国内天然气需求的上升速度已大大超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的预估。

     根据BP公司的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将达到11%;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7版)、西南证券整理

     国内气田的资源挖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增量供给必须要靠进口。为确保能源安全,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和渠道也愈发重要。

     当初,新奥股份也正是奔着这一点成为了Santos的第一大股东。

     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可能超过6,700万吨,较上年增长超过四分之一。仅LNG进口量就增长了逾50%。市场认为,中国极有可能在2018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

    

     去年冬季中国北方出现的“气荒”,除了储气设施投资严重滞后、“煤改气”政策冒进、气价“双轨制”外,海外气源不稳正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前,中亚天然气进口已占我国进口天然气的40%,去年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进口量为1932.2万吨,占同期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的84.6%!

     2017年11月,中亚进口天然气量却急剧减少,甚至出现了日进口量掉到9000万立方米以下的情况。

     其中的原因,除了供气国自身用气量上升外,还包括对方想趁机涨价,但中国却不接受,作为施压手段,对方于是没有按计划执行与中石油签订的天然气合同。

     更有中石油人士忧虑地说,欧洲也正对气源作多元化调整,目前欧洲国家与土库曼斯坦进行长协谈判,未来可能会通过俄气管道将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引入欧洲市场。如此,则会进一步削弱中亚的对华供气意愿和能力。

     这些事情都暴露出中国天然气供应及能源安全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配置资源,确保分散且长期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源,避免被某几个国家卡脖子提出了紧迫要求。

     澳洲目前是中国三大LNG供应国之一,新奥集团作为重要的中澳LNG贸易商,其市场影响力巨大。

    

     鉴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不论是中亚、俄罗斯、中东,还是美洲、澳洲、非洲的天然气出口国,都把中国视为未来最重要的市场。包括美国,也将天然气贸易作为缩小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抓手。

     澳洲天然气,以及Santos因此变得更具战略意义。

     因此,有人认为,新奥股份应该反对Harbour的收购要约,趁机报复报复美国人,尤其现在是中美之间剑拔弩张的时候,新奥股份应该张扬一下中国人的力量和志气。

     但真的有必要这样意气用事?毕竟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而且在国际能源贸易领域,寻求多方共赢来应对全球能源挑战或许才会是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市场还给市场自己做出理性判断吧!

    

     合作共赢才是坦途

     华商韬略掌握的新奥股份董事会公告显示,新奥股份已就港湾提案与Harbour及相关方进行接洽,形成具体方案后再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这显示,新奥股份至少没有准备关上与美国公司合作的大门。

     而理性客观地看,新奥股份也更应该以开放与合作的态度,把面前表面看起来的挑战,化为实际上的转折契机。

     Santos理应要留,但拥抱新的投资方合作意愿,释出中方善意,在遵循三国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下接受Harbour的要约,争取新奥股份可以以更加有决策权和影响力的身份来参与Santos的运营,以此加强与Harbour的关系,或许才是更有利、也更能体现中国企业格局与智慧的方式。

     在全球化2.0的大时代背景下,Santos的发展前景,既取决于Harbour掌舵人Linda团队的雄心壮志和超强能力,取决于能否获得澳大利亚市场和政府的信任,更取决于能否得到中国股东的全力支持和中国国内各利益相关方的背后支撑。

     抛开“卡卡美国人的脖子”、“让他们付出更多代价”之类的情绪化反应,理性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到,这将是中国民企,中国能源行业,甚至中国实体经济向外界展现格局与实力的难得机遇!

     港湾公司已经明确欢迎新奥股份继续留在Santos公司,并欢迎其在开拓中国市场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也并非是港湾公司的权宜之计:港湾对Santos的未来寄望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国市场,新奥股份显然能为之发挥巨大作用。

     这即是说,新奥股份并不会因此而丧失它本该在Santos获得的利益,相反,如果操作得当,还会得到显而易见的附加值:第一,借助Harbour,让Santos的业务和财务得到改善,有钱大家一起赚;第二,新奥股份可以借助港湾公司眺望乃至跳向美国市场。

     另一方面,新奥股份如果能够通过成全他人来成全自己,在国际通行规则下扮演配合默契的伙伴角色,这也有助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积极参与重大市场布局的战略合作伙伴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西方国家常常将中国展示的“软实力”曲解为带有攻击性的“锐实力”,歧视性地认为中国正在利用海外华人组织、企业、资本,对所在国的政界和基层民众施加影响,因而让当地社会排华情绪不断滋长。

     这些排华心态,已直接影响中资在海外的投资活动,让中企的海外投资并购面临更多阻碍。新奥股份的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协作模式如果达成,则会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增加一个更受欢迎的成功案例。

     与此同时,如果新奥股份接受港湾的要约,通过Harbour扮演“隐形投资人”的角色,继续在Santos发挥角色,拥有权益,展开合作,也可为其他中资公司的收购提供一个新模式:通过海外伙伴,借助海外伙伴的背书,无需自己走到台前直面因为中资身份而面临的特殊讨论或审查,去完成海外标的的收购。

     因此,我们认为,新奥股份的胆子应该大一点,甚至胸怀也更大一点,积极主动地参与Santos公司的私有化进程,并通过与港湾达成面向未来的多赢协议,在互惠互利中,一举多得:

     既为新奥股份寻求到更多海外伙伴与资源空间,也以民企身份为主体,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用生意对生意的方法为国内天然气发展做贡献。

     面对不断扩大的全球天然气市场,以及中国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不会怀疑Santos和Harbour公司会获得更大成功。这两个伙伴的成功,无疑也会为新奥股份在全球更广大范围内的发展起到助力。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7版)

    

     中国企业应该更柔软地走出去

     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贡献世界的方式,也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但民粹主义在欧洲抬头、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争端升级…… “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世界涌现,却让这一道路挑战多多。

     2017年全年,中国企业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为1200亿美元,与2016年1700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三成。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监管部门主动出手,抑制非理性投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遇到了国外监管部门设置的障碍,主要集中在能源、高科技、高端制造领域。

     2016年,中国公司有750亿美元的海外交易中断,德国政府禁止向福建芯片投资基金以6.7亿欧元出售半导体企业爱思强(AixtronSE)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欧盟还计划采取措施对海外流入欧盟的直接投资进行筛查,主要也是针对中国。

     2017年,约有价值80亿美元的中国赴美投资被取消,涉及半导体和铝业公司的收购,包括美方否决了中资背景企业收购美国芯片生产商莱迪思半导体。今年1月,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国际失败的原因同样是无法通过美国国家安全审查。

     2016年初至2018年初,有27起中国企业对美收购未能完成,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六国未完成交易的总和。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风起云涌,中国依然在努力扛起全球化大旗。习近平主席也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多个国际场合,高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指出全球化是历史趋势的必然,强调中国将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但政府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候甚至会被格外对待。

     在此格局下主动作为,已经具有全球化基础,尤其是熟悉海外市场规则并有能力进一步发挥作用的中国民营企业,应以国际通行的市场手段,做更多既有利企业发展,也有利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事。

     曾有人总结中国企业在海外不被待见的原因,其中包括:土豪思维严重,追求绝对控股,习惯于一锤子买卖,缺少持续做大做强的想法和定力;追求绝对控股,导致企业过分依赖于国内资金和市场,缺少与其他海外企业以及与当地企业进行横向联系;“官本位”思想顽固,忽视当地法律法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劳工制度;不够尊重商业规律,不重视维护与基层政府和民众的良好关系和互动,忽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等等。

     新奥股份当初入股Santos,是因为看好对方的长期发展,将对方作为公司清洁能源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而做出的决定。成为最大股东后,新奥股份也为Santos走出经营困境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据华商韬略掌握消息显示,澳洲媒体曾于2016年11月争相报道:为了拯救Santos,新奥股份董事长王玉锁在2016年曾向Santos管理高层发出长信函,列出几点快速改革计划:

     1

     首要一点就是强调公司需要“一个明确的战略”,要将当前的能源危机看做一次机会,沿整个天然气价值链进行价值开发;

     2

     第二是“治理结构”,要设置一个更有效、多样化、经验丰富的董事会,同时充分调动起高层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

     第三是改善现有的资本结构和资产负债情况,尽快实施一些低成本的发展计划,重建信心。

     这几点可谓直戳Santos软肋。事后看,Santos之所以能走出困境,王玉锁先生发起的“攻势”功不可没。

    

     新奥股份已通过过去的实践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投资人不只是带来资本,也有意愿、有能力积极参与持股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治理,有跨国整合的头脑和战略、路径。

     这也是Harbour希望新奥股份接受要约,并且希望新奥股份继续在Santos享受权益、发挥作用、一起发展的关键之一。

     如果新奥股份能够乐见Santos公司的私有化,借助Harbour公司带来的丰富资源和市场,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将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做全球化企业,树立新的标杆。

    

     与国际市场规则和文化接轨,分享市场和资本、技术,彼此开放市场,实现均衡条件下的市场扩张,全方位实现互利互惠,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更加重视法治化,这些都是未来的客观需要。

     中国的民营企业,需要认清这种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提升全球化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环境和世界,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变化和走向,对全球市场、产业、资本环境、法律法规、商业趋势和危机风险保持足够的敏感度,提高全球化的资源整合、人力整合与文化融合能力,积极全球布局,做全球化企业,尽全球化责任。

     已经走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新奥股份,应该鼓足勇气去接受这个新的挑战,也由此开创新的国际化模式,为后来者树立标杆。

     — END —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ID:insightgroup

     聚焦管理热点

     关注企业和产业进步

    

     长按二维码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