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介绍之化学篇(下)
2018/7/12 23:58:09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生教育

     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

     01

     研究中心介绍

     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6名。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 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卢嘉锡青年人才获奖者1名,青促会成员5名。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这一前沿交叉领域,开展仿生超浸润与界面材料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的应用基础性研究。

    

    

    

     02

     博士生导师队伍

     江雷

     中科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导,杰青,国科大岗位教师 。

     研究方向:在交叉科学领域从事仿生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王树涛

     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博导,长江学者,杰青,国科大岗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研究方向:(1)多尺度界面材料的制备,(2)界面粘附性质调控,(3)纳米医学与癌症检测

     闻利平

     博导,杰青,国科大岗位教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1)纳米孔道膜材料(2)智能表界面材料(3)胶体界面化学

    

    

     王京霞

     博导,国科大岗位教师,荣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研究方向:聚焦光子晶体制备及应用

     宋恺

     博导,国科大岗位教师

     研究方向:1胶体光子晶体,2仿生光学结构,3仿生智能柔性材料

    

    

     郭维

     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研究方向:仿生智能纳米孔道的构筑及其作为能量转换器件

     田野

     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青年促新促进会员

     研究方向:具有纳米通道结构仿生超浸润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超双亲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03

     硕士生导师队伍

     郑美玲

     硕导,2004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9年7月和2010年9月毕业于中科院理化所和日本大阪大学,获理、工学双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三维复杂微纳结构与器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激光共聚焦、拉曼及非线性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光子学的应用研究等

    

    

     刘洪亮

     硕导,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05年7月,2010年7月于兰州大学化学学院,分别获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仿生智能响应性界面材料,离子液体超浸润界面材料,基于离子液体凝胶的复合柔性导电薄膜

     金峰

     硕导,2000年7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理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1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2激光微纳3D打印

    

    

     董贤子

     硕导,获2013年度“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00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理化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1激光微纳加工,2光子晶体微器件

     04

     研究方向

     仿生超浸润界面

     仿生纳米孔道

     超浸润有机图案化材料与器件

     仿生可控粘附表面

     仿生多尺度界面构筑

     05

     学生培养

     近两年,中心先后有四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位获得唐敖庆化学奖学金,四位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奖,两位获得理化所所长奖学金

     毕业去向:国企、事业单位、高校、出国等。

     06

     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近两年来,在 Nature, 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 Angew.Chem.Int.Ed.,Nat. Comm.,Adv. Mater.,Adv. Funct. Mater,Sci. Adv.,ACS Nano 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07

     招生需求

     专业要求: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学, 光学,化学工程等专业背景均可。

     招生名额:博士生19名/年,硕士生12名/年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

    

    

     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筹)

     01

     研究中心介绍

     隶属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包括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组、分散体系化学与纳米材料等研究组。目前研究队伍有1名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其中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研究中心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在功能微纳米材料、仿生智能薄膜/涂层、能源环境催化材料、微纳米传感器、先进能源材料等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设施及内容简介

     02

     导师队伍

     贺军辉

     中心主任、博导,Inter. J. Nanosci.主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荣获RIKEN FRS Award、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

     研究方向:有机、无机和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超薄膜;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研究;仿生纳米结构的构筑和性能研究等

    

    

     张志颖

     硕导,获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 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

     研究方向:金属纳微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性能和应用,复合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究

     刘云

     硕导,荣获2009年度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表/界面性能及应用研究等

    

     03

     研究方向

     功能微纳米材料及应用

     仿生智能薄膜/涂层

     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

     能源环境催化材料

     微纳米传感器

     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及应用

     金属基纳微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应用

     碳和碳复合发光材料及发光机理

     04

     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2009年,2013年分别荣获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三等奖;2011年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J.Am.Chem.Soc.,Prog.Mater.Sci.,Small,Chem.Mater.,J.Mater.Chem.A,Chem.Commun.,ACS Appl.Mater.

     Interfaces,Adv.Opt.Mater.,Adv.Mater

     .Interfaces,Sci.Rep.,ACS Photonics 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三部

     05

     学生培养

     中心先后有一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二位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一位学生获得朱李月华优秀学生奖二位学生获得宝洁优秀学生奖

     毕业去向:国企、事业单位、高校、出国等。

     06

     招生要求

     专业要求: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背景均可

     招生名额:博士生1名/年,硕士生3名/年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筹)

     01

     研究中心介绍

     高云华研究员 纳米生物集成技术研究单元

     牛忠伟研究员 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单元

     郭燕川研究员 明胶与微纳米碳材料研究单元

     在编员工19人,学生14人

     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7人,助研7人,其他2人

     02

     博士生导师队伍

    

     高云华

     中心主任,博导,1996年日本冈山大学理学博士,2000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微针给药系统研究,生物传感器

    

    

    

    

    

    

     体外诊断新技术研究

     磁敏免疫检测技术

    

    

     牛忠伟

     博导,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化学博士;2008-2009年,任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研究助理教授。2009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生物医用纳米材料

    

     研究方向: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植物病毒(自组装、药物和基因载体、纳米探针)

    

     组织工程

     干细胞在微结构基底上的定向生长

     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血管

    

    

     郭燕川

     中心副主任,博导,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绿色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现代加工,生物活性陶瓷等

    

     03

     硕士生导师

     田野

     硕导,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研究方向: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纳米粒子的功能化、自组装及应用, 大分子抗菌材料

    

     04

     研究方向

    

     05

     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特种影像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筹)

     01

     研究中心介绍

     隶属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目前研究队伍有2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3人任全国标准化光标委/感标委委员,2人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中心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在特种影像材料与成像技术,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发光照明与显示器件、生物诊疗探针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02

     导师队伍

     周树云

     中心主任、博导、中国感光学会生物医学成像专委会、立体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市科技新星

     研究方向:计算机直接制版材料,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光致双亲材料

    

    

     符玉华

     硕导,四川大学学士,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方向:稀土荧光材料与器件、射线成像

     胡秀杰

     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本科,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硕士

     研究方向:导电聚合物材料与器件、特种影像材料

    

    

     谢政

     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光电杂化材料与器件

     03

     研究方向

     特种射线成像/记录材料

     高速摄影/瞬态记录材料

     激光全息成像材料

     光敏高分子及绿色印刷

     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

     光限幅激光防护材料

     发光材料与LED器件

     柔性光电子器件

     生物诊疗探针及应用

     04

     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2007年度荣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Res., Chem. Commu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Nanoscale, Adv. Opt. Mater.,J. Mater. Chem. C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05

     学生培养

     近3年来,中心先后有13名学生获得资助短期出国学习、3名学生赴德国、日本攻读博士学位、3名学生获得所长奖学金。

     毕业去向:中海油、京东方等大型国企;中科院、西工大等科研院所;德国、日本等国家深造。

     06

     招生要求

     专业要求: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背景均可

     招生名额:博士生1名/年,硕士生4名/年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导师简介详戳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生教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