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丨三伏养生!
2017/7/21 建标中医馆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在五季中属长夏,土气所主,脾胃二官当令。是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也是将由阳转阴的时节。热在三伏,今年的伏天时间更长些,一共40天。大暑则正属中伏前后。

     酷暑难耐,殊不知,此为一年中借天地之势进行自我调节最好的机会,阳虚体寒的人趁此时节可赶走寒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此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伏天,出汗为宝

     身体在最热的时节自然出汗,不仅可以调节体温,也是在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并通过汗液代谢废物,让身体更清爽健康。

     中医认为,动汗最为可贵,因为此为深层出汗。不一定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到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尚能轻松交谈的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适合了。让身体感受一下自然的温度,微微出汗,对健康有益。

     但是,出汗后也要注意:

     马上洗澡

     湿毛巾擦汗

     后脑、双肩、后腰吹风

     用低于体温的水洗澡

     穿堂风、空调房

     夏季出汗后如果忽然受凉(凉水、凉风)容易让寒气进入体内,这会令皮肤容易生痤疮。出汗后尤其不要突然进入阴冷的深堂大厦或空调房间,这样容易中阴暑,体内热气为阴寒所遏,不能发散于外,导致发烧、心烦。

     三伏天,祛除湿气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节气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易耗津伤阳。此时湿气、暑气都会从汗液、小便排出。

     可按揉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湿气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胀痛感会非常明显。因湿重而常感困倦时,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按揉承山几分钟,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被激发,正在排出湿气。

    

     三伏天,食苦避凉

     对于湿热、痰多的人来说,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炎热,身体代谢旺盛,最适宜排毒。平素阴虚、湿热、痰湿的人往往发热心烦,口渴起痘。此时宜食苦味,苦瓜、苦菜等。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阳气外散,内阳不足,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晚上睡觉要用毛毯盖好脐、腿、足,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理,中医里姜是助阳之品,更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生姜新温,可以行阳分祛寒散表,宣肺气解郁调中,功效颇多。

     并且许多疾病来源和寒有关,寒最易引起血滞导致经络闭塞,进而引起疾病。人体的寒来源于身体受凉沉积、饮食冷饮等凉性东西沉积。

     所以在夏季祛寒最好的自然办法就是上述所讲的出汗,食姜避免新寒侵入,另不可贪食凉食;此外三伏天贴三伏贴,温阳脏腑,冬病夏治,使本身寒凉的身体热起来。

     三伏天,冬病夏治

     “三伏贴”正是体现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的一种有效疗法。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些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效果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为了确保疗效,请大家做好三伏贴时间安排,坚持贴完全疗程,另医馆员工也会为贴敷者做好提醒工作。

     2017年三伏贴时间:

     头伏:7月12日(周三)—7月21日(周五)

     中伏:7月22日(周六)— —7月31日(周一)

     伏中加强:8月1日(周二)— —8月10日(周四)

     末伏:8月11日(周五)— —8月21日(周五)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建标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