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2017/8/7 建标中医馆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重要时期,在天地之气发生重大变化的交节点,人体的健康与运势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在这个交节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养生呢?

     立秋时刻

     农历闰六月十六

     立秋

     2017年8月7日 15:39:58 星期一

    

     立秋三侯

     1

     初候,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2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3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秋后,小孩子最容易感染感冒发烧等症状,年轻人最易出现咽喉炎,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到关节疼等等,这些都与“秋燥”有关系。

     秋季干燥,五行属金,对应人体的肺。气燥伤肺,从而会引发肺炎、气管炎、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燥过敏等疾病发生,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就是要防燥。

     秋燥最伤人的肺,所以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藕等,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

     《黄帝内经》中指出,秋天养生的要领是“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秋季相对应,而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引起疾病,因此,秋季要以润燥、养阴、润肺入手养生,而又因肺功能在秋季时处于旺盛之期,因此,养肺的同时别忘记了平衡机体,还要适当加强对肝脏、心脏及脾胃的养护。

     01

     秋季养肺的最佳时间:上午的7-9点

     每天上午的7-9点,是人体肺功能最强之时,是一天之中的最佳养肺时间,这时最好能进行一些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利于强健肺部功能。另外,每晚的9-11点是肺功能最弱之时,可以在晚餐后口腔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有滋养肺之用。

     02

     秋季养肺最简单的方法:来杯热水

     倒上一杯热缺腾腾的水,直接对着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润肺脏,平时要多注意喝温水,由于气候干燥,因此,要比其他季节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干燥的空气而种种不适感,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03

     立秋遇上末伏灸

     抓住最后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功效。

     04

     饮食养肺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搭配功效更佳。

     温馨提示:为了确保疗效,请大家做好三伏贴时间安排,坚持贴完全疗程,另医馆员工也会为贴敷者做好提醒工作。

     2017年三伏贴时间:

     头伏:7月12日(周三)—7月21日(周五)

     中伏:7月22日(周六)— —7月31日(周一)

     伏中加强:8月1日(周二)— —8月10日(周四)

     末伏:8月11日(周五)— —8月21日(周五)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建标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