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学术交流
2017/5/9 经方临证苑

     厥阴病学术交流

     主讲 杨兆林

     主办: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

     一 厥阴的生理与病理:

     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并分别与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相表里。

     厥阴为阴之尽,阴尽则阳生,其位置在少阴之后,所以又有"厥阴为阖"之称。

     厥阴与少阳相表里,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主疏泄。下连肾水,为乙癸同源;上接君火,成子母相应,在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厥阴病的发生:

     一为直中,系平素厥阴之气不足,风寒外感,直入厥阴;

     二为传经,即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传入厥阴;

     三为转属,即少阳病误治、失治,阳气大伤,病转厥阴。

     由于正气衰竭,阴阳紊乱,故而厥阴病主要表现为里虚寒热错杂证以及厥热交替发作的阴阳 胜复证。

     厥阴病主要为足厥阴肝经病,由于肝邪犯胃乘脾,所以多表现为上热下寒证。

     厥阴病为正邪相争阶段,由于阴盛阳复,阴盛则厥,阳复则热,所以多厥热交替出现,也就是厥热胜复证。

     二 厥阴病类型及症状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三、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

     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

     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好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四 厥阴病有四个特点:

     寒热错杂.

     2.寒,厥和热之对比,孰多孰少.

     3.厥阴病讲究厥,其中包括寒,热,虚,实,三个厥:

     (1)寒厥—四逆辈为主,还有血虚寒厥,用当归四逆汤.

     (2)热厥—白虎汤证,脉滑,如有湿热证侯出现则不能用白虎汤,而要泻下.即清法,下法.

     (3).寒热错杂之厥乌梅丸证,麻黄升麻证

     4下利,分寒热,阴阳,虚实

     寒性下利用四逆辈,

     热性下利用白头翁汤,实利用小承气汤,寒热错杂下利用麻黄升麻或乌梅丸.

     厥阴病既有消渴的渴而欲饮,又有饥而不欲食,饮食一事,食不食主要在脾胃,欲不欲则主要在肝胆,口渴大致可断定为厥阴病,特别是渴而欲饮,饮而能消者.

     厥阴病有热就是真热,非用泻药不可,寒就是真寒,非用附子或四逆辈不可,寒热错杂证则寒热兼而治之。

     五厥阴病预后

     1取决于阳气的存亡

     2取决于胃气的有无

     六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川椒四两 当归四两

     桂枝六两 附子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用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按比例也可水煎服)

     方解:正如陈修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其“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柯韵伯说:“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

     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敛,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所以乌梅丸并非治疗蛔厥的专方,而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本方主治胃热肠寒之蛔厥证。亦是治厥阴病寒热错杂之主方。因“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能下”。故方中用乌梅,味酸制蛔;蜀椒、细辛,味辛驱蛔;并可温下寒;黄连、黄柏,味苦下蛔,并可清上热。再用姜、桂、附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全方寒热并治,阴阳并调邪正兼顾。服之蛔下而厥止,邪去而正安。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病有较好疗效。因本方又有酸涩固脱之功,故还可治疗寒热错杂之久利证。

     乌梅作为乌梅丸的君药,用量宜大。“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计量”,通过长期的临床应用观察,发现乌梅性平味酸,入肝经,主安心下气,除热烦满,为本方之主药,惟用量较大,才能力专效宏。临床应用多从30-50g,往往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果。

     乌梅丸中暗含5个方:

     蜀椒、人参、干姜——大建中汤;细辛、桂枝、当归——当归四逆汤;

     干姜、附子——四逆汤;

     黄连、桂枝、干姜、人参——黄连汤;

     干姜、黄连、人参——干姜芩连人参汤。

     当归四逆汤和四逆汤的主症都是“脉微而厥”,但是乌梅丸还有一个主症,就是绞痛。大建中汤治疗“心胸中大寒痛”,同时当归四逆汤和黄连汤也可以治疗痛症,方中蜀椒、细辛、桂枝、当归、附子都可以止痛,君药乌梅安蛔止痛。所以乌梅丸可治疗一切痛症,特别是内脏绞痛。

     综上所述,乌梅丸有三大主症:绞痛、脉微而厥、久利。兼症主要是:烦、呕。分别与五个不同功效的经方对应。绞痛对应的是大建中汤和当归四逆汤,脉微而厥对应的是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久利对应的是乌梅,烦对应黄连汤,呕对应大建中汤和干姜芩连人参汤。另外渴对应乌梅,气上撞心对应桂枝,心中疼热对应黄连、黄柏。

     总之,厥阴主方乌梅丸,重在用酸以敛肝熄风,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上消等肺科诸病,若以肝肺同病而内有风象,疑寒疑热又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皆不妨以此方化裁试治,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乌梅丸是一个寒热并用方,其运用的特征应着眼于“寒热夹杂”,同时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即: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辨证要紧扣肝风兼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广泛地运用于内、妇、儿科等杂病。

     在临床中头痛,头晕,呕吐,抽搐,胆道蛔虫证,胃痛,腹痛,消渴,厥逆,腹泻,下利,疝气,间歇烦躁,饮食即吐,口腔溃疡,咳喘等等证属厥阴病机的。

     七 叶天士运用乌梅丸

     叶天士变通应用乌梅丸的基本思路与手法

     叶氏根据乌梅丸药性有酸(乌梅),辛(附子,干姜,川椒,细辛,桂枝),苦(黄连,黄柏),甘(人参,当归)四组药物组成,以酸为君,辅于其他三法,制定出一系列变通乌梅丸法,其中以“酸苦泄厥阴,辛甘安阳明”为最基本的手法。

     发明了乌梅丸“泄肝安胃”治法理论:

     从“制木必先安土”与“治胃必佐泄肝”两个方面来阐述“泄肝安胃”之法;

     “治肝不应,当取阳明”强调了肝病治胃,厥阴病治阳明的重要性。

     总之:乌梅丸“辛酸两和,寒苦直降,辛热宣通所赅甚广”

     谢谢大家

     杨兆林,男,45岁,河南南阳人,中西医双本科。副主任中医师。现任三门峡肾病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峰骨伤研究所研究员,湖南泓仁医馆河南专家组成员,《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中成药便民网"中医顾问团委员,负责中医病案审核,多厂家特邀中医讲师,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

     在工作中,继承祖国中医精髓,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的研究,又善于汲取现代先进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善用经方,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在临床中对顽固性发热、咳喘、心悸、胸痹、头痛、头晕、胃疼、腹痛、心下痞满、腹胀、便秘、水肿,精神情绪一类病症,痛经、月经失调、乳房肿胀、更年期综合症以及风湿痛疼等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中医临证讨论QQ3群:485602056

     方临证苑微信公共号:jflz0509

     中成药便民网:www.zcybmw.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