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林经方传承 || 山东聊城楚振忠:口腔溃疡案。
2022/2/28 经方临证苑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杨兆林老师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预约电话: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

     李某,男,31岁,2021年11月2日就诊。

     主诉,口腔溃疡一周余。

     现病史 :患者是一名在鲁西化工上班的工人,刚有小孩五六个月,工作压力大,晚上帮孩子沏奶粉,休息不好,口腔溃疡很严重,疼得吃饭都费劲,用了很多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没有效果,经人介绍来门诊治疗。

     刻下症:患者体型偏瘦,面色黄偏暗,口腔口唇内侧有两大块溃疡面,口干口渴不苦,大便偏粘,其余正常,舌淡苔稍厚腻,脉弱无力。

    

     方证辩证:<<金匮要略>>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诊断:口腔溃疡,寒热错杂。

     治疗:甘草泻心汤加减

     方药:甘草25黄芩10人参10生姜10黄连3大枣10清半夏10白茅根20生地15石膏20川楝子10玄参10大青叶10

     中药颗粒七剂,一天频服。

     二诊,服一剂疼痛减轻了,七剂基本痊愈了,效不更方,再开七剂巩固,嘱咐注意饮食清淡,休息好。

     作者简介:

     楚振忠,男,山东聊城人,2019年师承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常可以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

    杨兆林 52岁,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世中联河南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河南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签约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医易学大讲堂《伤寒论》《金匮要略》类方主讲老师

     创办【经方临证苑】【杨兆林经方】等微信公众号,致力于经方传播与普及。

     在工作中,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钻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在经方授课过程中,创立了“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方式,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进行讲解。善用经方,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

     中医不分科,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较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胸痹、虚劳、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儿科病,以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疼痛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

     发表《金匮要略脉论》等30余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编著近30万字《经方学科》,此书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为普及经方中医做出重大贡献。编著20多万字《临证实战解经方》一书,抓主证,重实战,巧临证,也是一本难得的经方巨著。

     自2018年开办师承班以来,运用师带徒方式传授经方,现弟子遍及全国,大部分成为地方经方中医骨干。国医大师张磊题字“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杨兆林经方传承 || 杨兆林师承临证疑难医案研讨十三:不同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杨兆林经方传承 || 杨兆林临证实战疑难医案研讨十二:疑难痼疾索源及基础辨证至关重要

     ●杨兆林经方传承 || 师承各班疑难医案研讨第十五:如何从繁杂众多症状中抓主症,辨病机?

     杨兆林经方传承 ||《问道南阳经方医案集》中风篇(二)

     《问道南阳经方医案集》中风篇(一)

     弘扬仲景,传播经方 || 杨兆林仲景经方及师承讲座简介

     弘扬仲景,传播经方 || 杨兆林经方传承【免费优惠】政策来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