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经方书院】甘草泻心汤妙治11种皮肤病
2022/4/12 11:43:04 经方临证苑

     甘草泻心汤妙治11种皮肤病 医案253 阅读

     临床中用甘草泻心汤治因痞而变异的症侯颇有效验,按条文中所说:"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而满,干呕,心烦不安……"

     又按仲景旨意,“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余治皮肤病,但见心烦不得安,余症或见或不见,具以甘草泻心治之,经云: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心者指胃腑而言,胃不和则火邪上逆而为烦,病邪随脾胃生化输布的作用,随经脉达于肌腠皮毛,即病之由来也。

     方药:甘草15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6克,大枣10克

     方义: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半夏之辛,降逆止呕,芩连之寒,泻热除痞。干姜之热,散阴之痞寒,缓中降逆,泻痞除烦,寒热并用也。

     1 阴囊湿疹

     赵某某,男,47岁。1982年4月3日,阴囊湿疹二月余,奇痒而烦,服西药、中草药及洗用药无效。脉弦细,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湿热下注。

     治宜:清热除湿、温中扶正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1982年4月12日,大有好转,原方二付。

    

     2 下阴部湿疹

     吕某某,女,38岁 。1982年2月27日,阴部湿疹月余奇痒,影响睡眠,治疗无效来诊。脉弦细,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湿热下注。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1982年3月1日,好转多半,原方二付。

     1982年3月11日,带孩子来诊并告知,阴部湿疹痊愈。

     3 婴儿顽癣

     邓某某,男,5月。1982年7月13日,代述:孩子生下十余天全身发斑疹,多方求治反而加剧,已成顽癣,曾去某地段医院,某市级医院,某学院医治无效,涂肤氢松可暂愈。目前头部双肩(已抓破溃烂)小腹,双大小腿有多处顽癣,粗皮甲错,色红,纹紫,苔白。

     辨证:胎毒结于心下,渐入营血,随经达于肌表。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兼活血化瘀。

     方药:甘草10克,黄芩6克,黄连3克,半夏6克,干姜3克,大枣6克,桃仁6克,红花3克,土鳖3克,银花6克,玄参6克,土茯苓6克,一付。

     1982年7月27日,四诊,此前共三诊,每诊一付,现已服完三付,从头到足粗皮脱完,只留后痕迹。原方去银花、玄参、土茯苓,以资巩固,一付。

     1982年8月3日,五诊,臂部又开始发斑红色,守初诊方二付,前后共6付痊愈。

    

     4 水泡型斑症

     罗某某,男,76岁。1982年6月22日,昨日开始全身发痒,继则发斑状水泡,色淡红,今晨全身水肿,头面水肿畸形,双手足凹性水肿,目前躯干、四肢斑状水泡无数,淡红色,尿少,脉濡苔白。

     辨证:由于脾胃阳虚水停,泛及身躯皮毛。

     治宜:温中扶正、燥湿清热利尿。

     方药:甘草15克,法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6克,大枣10克 ,苍术10克,车前草10克,一付,因病重,年老,延误病机。

     1982年6月22日,身痒好转,斑状水泡全消失,足肿消失,双手微肿,头面好转,原方一付。

     1982年6月25日,全身水肿及斑状水泡痊愈,尿增多,原方去车前草,一付。

     5 扁平疣

     敬某,女,12岁。1975年6月2日,代述:孩子面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疹子数十粒。皮肤科诊断为:扁平疣。治疗无效,触之硬实,境界明显,不痛不痒,皮色不变。脉弦细,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湿邪随经脉达表于面部,面属阳明故知之。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

     方药:甘草泻心汤原方,二付痊愈,追访多次未复发。

    

     6 漆疮

     罗某某,女,40岁。1975年8月12日,因邻居油漆家具前往参观,继后全身发斑,初未介意,至心烦奇痒来诊。脉弦偏数,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腠理不固为本,感漆辛热之毒诱发漆疮。

     治宜:清热燥湿、温中扶正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1975年8月15日,基本痊愈。再继二付,以巩固疗效。

     7 过敏性紫斑

     张某某,女,30多岁,医生,夫妻俩均是西医。1979年9月13日,偕同丈夫来家中求诊,其丈夫述:她鼻窦炎复发,我买了麻黄素一大把(指手掌捏满了药)给她滴鼻,滴后鼻子即通气,事后又不通气,求给中药,经诊断后,给予:葛根汤原方二付。

     数日后夫妇又来,并说鼻窦炎全好。既然好,又来干什么?我问。大家都是熟人,故言语随便,其夫说,她还有个怪病,不知能治否?询知:他们家住华大工行道宿舍,出门买菜购物必经洪门街,每次路经此地,必全身发斑,甚至晕倒找不出什么过敏源,此属华大繁华中心地段,每日过往行人上千上万,没听说第二人过敏者,因告知:这是她个人体质问题,邪到之处正气必虚。

     方药:甘草泻心汤原方二付,服此二剂后,多年路经洪门街再没发病。

     8 手足湿疹

     陈某某,男,28岁。1981年7月5日,掌心湿疹如顽癣,奇痒烦心,脉弦细,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湿热结于心下蕴毒,随经脉达于四肢。

     治宜:清热燥湿,扶正温中兼活血化瘀。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土鳖1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0克,二付。

     共四诊八付药,手足脱皮痊愈。

    

     9 手足湿疹兼冠心病

     杨某某,男,65岁。1982年8月11日,双手足湿疹月余,指缝、掌心、手背间原有斑,肌肤甲错,目前奇痒难忍来诊,患冠心病12年,目前心悸不安,头眩,脉弦缓,48次/分 ,苔滑润,花剥微黄。

     辨证:胃气虚损,湿热久变化毒,深入营血,心下郁结故心悸,达于肌表故发斑疹。

     治宜:清热燥,扶正温中兼活血化瘀。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夏枯草10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苓12克。

     每诊二付,至五诊时,头眩愈,手上湿疹及癣开始脱皮,心悸好转,不活动已不累,饭后腹胀,原方去夏枯草、银花、玄参、土茯苓加厚朴10克, 脉56次/分,苔花剥而腻均减。

     1982年8月31日,七诊,腹胀愈,双手湿疹及癣均已脱皮,换新肉,肠鸣愈,大便一贯稀溏已成条形,心悸本愈,稍活动已不心累气喘,脉弦64次/分,苔白微黄润,原方再去厚朴,以后巩固疗效,复诊四次,脉已达70次/分,苔白,自己感到冠心病均愈。

     10 肠胃型荨麻疹

     彭某某,男,30岁。1975年9月12日,雨天突然胃疼,继则全身发斑身痒,烦躁,经华大打针服药不效,卧床不起,应邀出诊。脉弦细,苔白。

     辨证:胃虚不和气机阻滞故痛,湿热之邪随经络达表故发斑。

     治宜:清热解毒,燥湿温中扶正。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吴茱萸6克,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1975年9月15日,胃病大减,身痒心烦基本愈,斑色由红转暗,已下床活动。原方再服2付。病员赞叹中药神效,告知:两年前在渡口市同患此病时,西医诊断为肠胃型荨麻疹,住院治疗月余方效。

    

     11 重型斑症

     刘某某,男,21岁,天然气公司工人。1979年9月28日,在污泥坑作业后发斑,主要躯干四肢,各发红色斑块数起,作痒来诊,脉弦滑, 苔白。

     辨证:此因感受秽浊之邪,由鼻袭入肺胃,肌腠不固,故发斑。

     治宜:清热燥湿扶正,温中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银花10克,玄参12克,土茯苓12克,二付。

     1979年9月30日,病无进退,大便干燥。原方加大黄6克,二付。

     1679年10月4日,上诊后病情加剧,改去华大就医,嘱住院治疗,本人不同意给予打针服药,昏昏欲睡,病情继续发展来诊。

     目前躯干、四肢,红斑成团密布,遮盖皮肤,高出皮肤,灼热,心烦奇痒,昏昏欲睡,形势危急恐怖,邪已深入营血,病重药轻,无能为力,改方为:甘草泻心汤合抵当汤全方,生大黄易生地20克,缺:水蛭、生地、大枣,用玄参代生地,二付。

     1979年10月7日,四诊,奇痒心烦大减,斑色由红转暗,原方二付。

     1979年10月10日,五诊,除局部仍有暗色斑痕外,全身开始脱皮,已无身痒,心烦及其它不适,原方二付,以巩固疗效。多次追访无复发。

     按

     甘草泻心汤,除了治疗上述个案之外,如疥疮可用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也治有多例。顽癣多年不愈之病,同样用甘草泻心汤合抵挡汤能彻底治愈,都有病案,不用赘述。

     《金匮》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原文指出,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上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虽然有明文给予指导,但始终还未见有这类病案,多读古人的书,临证总有益,以上各类病案,病表皮,根源都在脾胃,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又为母子关系,脾胃又是表里关系,因此,皮肉之病又必从脾胃治之,甘草泻心汤实则内外之方。既然治内,亦能治外故也。

     作者:曾荣修

     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预约电话: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仲景文化传播者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杨兆林先生汲取总结近三十年仲景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以病带方”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

     先生“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系统讲解。反对只会理论不会临证实战的空谈理论家,重视临证实战。善用经方,往往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

     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很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胸痹、头痛,眩晕等心血管疾病;胃疼、腹泻、便秘、脘腹胀满、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等痹症;小便异常、水肿、结石等泌尿系统;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阳痿、早泄、精索曲张、不育等男科病,儿科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均有很好疗效,被同行称为“ 经方圣手“。

     先生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等经方著作,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全方位展现经方临证实践运用,抓主证,重临床,巧临证,研医案;带领师承弟子多学科、多体系、普及经方和传承仲景。2022年底将出版《神农本草解伤寒》,使师承有完备教材,体系更加完善系统化。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做出重大贡献。

     自2018年开办中医经方师承班以来,运用师带徒方式传授经方,现弟子遍及全国,大部分成为地方经方中医骨干。国医大师张磊题字 “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