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经方书院:《附子》广泛的临床运用
2022/5/10 16:05:53 经方临证苑

     附子

     《神农本草》: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配伍特点:

     一、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

    

     二、附子配肉桂

     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缓,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温经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下焦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腰膝酸软,形寒足冷,阳痿,尿频,睾丸冰冷,肢体厥逆,浮肿喘满等症。

     三、附子与桂枝

     附子温肾阳,通行十二经,逐寒祛湿止痛,通利关节,可祛深伏之寒湿。桂枝温经散寒,横通肢节,可解肌散表浅风寒。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温通心肾阳气,散寒通经止痛功效益增。

     主要用于:

     (1)阳虚外感风寒湿邪的畏冷,四肢疼痛等症(附大于桂)。

     (2)心阳虚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则心力不支,脉细弱或结代(桂大于附)。杨兆林老师用二药又配党参、黄芪、麦冬、丹参、炙甘草治疗阳虚型心律失常,认为附子强心,增加心肌供血,使窦房结功能兴奋性增强,改善传导功能,对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均可随证选用10—30—45克。杨老经验治疗心痹(冠心病、心绞痛),温阳通阳善用附子、桂枝,特别是附子一味,既能温阳又能通阳,尤于桂枝。

     四、附子配乌头

     附子性大热有毒,能散寒燥湿,除痹温中,通阳止痛。乌头性温有大毒,辛散温通,能搜风除湿,逐寒开痹,破积散结;二药合用散寒祛湿功倍,除痹止痛效灵。

     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慎用)

     五、附子配细辛

     附子温里扶阳,散寒滞通经脉。细辛外散风寒,内祛阴凝,温通肾气,开通诸窍。二药合用,温通宣散,彻表入膀胱经,彻里入肾经,相得益彰,共奏温阳散寒凝,蜀痰饮,暖胞宫之功。二药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为止痛要对。

    

     主要用于:

     (1)阳虚感冒,形寒肢冷,头身疼痛,骨节疼痛之症。

     (2)风湿关节疼痛难忍,屈伸不利之证。

     (3)阳虚寒凝水饮咳喘,用之为要药。

     (4)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寒凝胞宫之痛经、闭经、不孕等。

     六6、附子配花椒

     附子、花椒同为辛热之品,有温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肾经而温阳气,温肾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作用较强,二药并用,脾肾同治,相辅相助,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力极强。

     主要用于:

     (1)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

     (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七、附子配半夏

     附子大辛大热,补命火回阳救逆,温中土散寒消阴,祛风胜湿,温经止痛,通行十二经脉,上下表里,无所不到;而半夏辛温,豁痰逐饮,消痞散结,降浊止呕,降气平喘。二药配伍,散脏腑、经络、表里、上下的痰饮停滞,使阴寒得散,脾肾得温,水湿得化,痰饮得消,则阳虚痰浊痞呕诸症自除。

     主要用于:

     身冷畏寒,痰涎壅盛,脉沉迟弦紧或虚而无力等。吴佩衡常用四逆汤合二陈汤加麻黄、细辛治一切肺部痰饮阴证,如新老咳嗽、哮喘,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表证显著者用小青龙汤加附子,皆用附子配半夏。

    

    

     30多万字的?问道南阳经方医案集?———杨兆林先生及弟子经方临证 实战医案录,全面系统展现了杨兆林先生运用经方在各个系统的全貌,以及 师承弟子们经方在各个系统运用的临证实战心得体会.医案将按每个系统 进行分类,按照中医病名命名,按照中医病案形式书写,按照一般资料、主 诉、现病史、舌脉、既往史、可能相关西医检查、辨证论治、经文引用、病机、治 则、处方、药物组成、用法、效果反馈、按语等等,全面体现治疗过程,让阅读 者一目了然,同时在医案中学习经文,了解用药原因,鉴别类方异同点,处方 药物配伍特点,个别药物运用特色,精准辨证,不传之秘等等,医案中不乏杨 兆林先生及弟子经验方或秘方,将全面呈现给大家,是中医人经方临证重要 的一部经方参考巨著。

     杨兆林主任网诊开通工作流程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门诊预约微信: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电话不接)杨兆林主任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等经方著作,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全方位展现经方临证实践运用,抓主证,重临床,巧临证,研医案,杨兆林院长带领师承弟子多学科、多体系、普及经方和传承仲景,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做出重大贡献。发表《金匮要略脉论》等30余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善用经方,往往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中医不分科,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较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胸痹、虚劳、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儿科病,以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疼痛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

     杨兆林院长汲取总结近三十年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系统讲解。目前,师承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经成为当地经方名医。国医大师张磊题字“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