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经方书院:中药怎么服用疗效更佳?
2022/6/4 16:46:25 经方临证苑
中药正确地服用在治疗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功用,反之则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中药的服药方法是根据病情及药性决定的,与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关系,但许多患者对中药的服法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服用方法不当,影响了药物疗效。因此,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服法,使中药充分发挥药效,是十分重要的。
服用时间:
1.晨服
补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药物宜晨服,以借人体的阳气、脏气充盛之势,祛除病邪。
2.空腹服
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并保障较高的浓度而充分发挥药效,健胃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多用于治心胸以下病证,如此空腹服药,更便于药效的发挥。
3.饭后服
对胃肠有刺激药物宜饭后服,因饭后胃中有较多食物,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使药力随水谷之气上行,以除胸胁以上的病邪。
4.睡前服
如心脏病、滋阴健胃、涩精止遗药、缓下剂及安神药宜在临睡时服。可保证及时产生药效,使神志安定,得以酣然入睡。
5.定时服
有些病定时而发,掌握发病规律可在发病前适当服用,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
6.不拘时服
解热发汗药、泻下剂药物以微汗、缓泻度,不拘于定时服用。
7.调经药
宜在行经前日开始服用。

服用方法:
1.温服
是在药不热不冷的时候服用,以防过冷、过热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为一般服药方法。
2.热服
即在煎好后,药液还较热的时候服用(以患者适应为度)。用辛温解表药治疗外寒症时,热服可以发汗解表;治疗内寒症时,热服可助祛除沉寒痼疾。
3.冷服
即药液放凉后服用,适用于热症或临床上出现的真热假寒症,用苦寒清热药治疗内热症,寒服可助清解热邪。凉血、止血药也可用此法。
4.顿服
大凡急性病,或病情危重者,需立即顿服药物,以利救治。如治疗脾胃不足,过食瓜果,心腹胀坚,痛闷不安之急证时,则取“顿服”之法,从而达到顿挫病势的目的。
5.频服
即根据病情,不同时段服不同浓度的药液,分数次频频饮用为频服,多用于咽喉病患者。
6.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20~3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虚证和肠胃病、下焦病证。饭前服药,主要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发挥作用,使药液充分作用于胃壁,较快地通过胃而进入小肠,及时分解吸收发挥药效。
7.饭后服
饭后服一般在进食后20分钟服用。治疗心肺病和一般疾病常采用该服法,其优点是可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
8.冲服
用药液将不易溶于水或不宜煎煮的药末冲服送下。

服用频率:
1.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服,可保持血药浓度均衡、持久、稳定,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
2.病情较轻的慢性病,可隔日1剂。
3.服用药性较剧烈的药物,采用一次顿服的方法,以免损伤正气。
4.咽喉、食管等部位的疾病,采用频服之法,每日数次徐徐含咽,使药物慢慢通过病变部位,持续发挥作用。
服用禁忌:
1.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脾胃虚弱者应注意。
2.服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平肝、润肺、明目等药物时,忌酒、蒜、可乐、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温刺激之品。
3.服用温经、补阳、涩精止泻、祛风湿、止寒痛药物时,忌食冷饮、生梨、螃蟹、柿子、竹笋等寒凉之品。
4.皮肤病患者,应忌咸水鱼类、羊肉、臭豆腐、猪头肉等诱发食物;水肿病患者要禁食腌制食品及盐。
5.忌服药过量,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催吐药过量会伤脾胃;清热药过量能导致中焦部分阳气衰微;理气药用量过多易耗气伤阴;病邪未净者服补养药过早者会产生“闭门留寇”的后患。
6.服发汗解表药后,宜多喝热开水或食热稀粥,服后应安卧,以助药力促使汗出,同时忌服酸味食物及冷水。
7.服人参和其他滋补药时忌萝卜,以免降低或消除滋补效力。
【杨兆林仲景师承】报名:客服19139862173(电话微信同步);18595658712(电话微信同步)【杨兆林门诊】预约: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电话不接) 【杨兆林网诊】预约:客服19139862173(电话微信同步);18595658712(电话微信同步);一般先添加微信联系。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经开杨兆林中医诊所
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经南二路与经开第八大街交叉口向西一百米路北
经开杨兆林中医诊所
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经南二路与经开第八大街交叉口向西一百米路北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仲景文化传播者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杨兆林先生汲取总结近三十年仲景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以病带方”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
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很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胸痹、头痛,眩晕等心血管疾病;胃疼、腹泻、便秘、脘腹胀满、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等痹症;小便异常、水肿、结石等泌尿系统;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阳痿、早泄、精索曲张、不育等男科病,儿科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均有很好疗效,被同行称为“ 经方圣手“。
先生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等经方著作,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全方位展现经方临证实践运用,抓主证,重临床,巧临证,研医案;带领师承弟子多学科、多体系、普及经方和传承仲景。2022年底将出版《神农本草解伤寒》,使师承有完备教材,体系更加完善系统化。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做出重大贡献。
自2018年开办中医经方师承班以来,运用师带徒方式传授经方,现弟子遍及全国,大部分成为地方经方中医骨干。国医大师张磊题字 “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