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经方书院:中医是如何“望面”的
2022/6/17 15:45:19 经方临证苑
《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句话就强调了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望诊的重要性。《丹溪心法》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中医通过望诊就能知道人体内在的机体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面部相连,脏腑气血充盈而上荣于面,面部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体内五脏六腑的情况及人体气血的变化。同时又因为面部是望诊中最容易采集信息的部位,所以望面在望诊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望面色。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面色。我们正常的面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中医认为,青、赤、黄、白、黑这五种有别于正常面色的颜色能反映出人体内异常的变化。
1. 青色
面色发青,其色就好像“青草”的颜色。
中医认为,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肝有问题时,面部也多表现为青色。

2. 赤色
面色发红,其色就好像“鸡冠”的颜色。
中医认为,红色主热证。心有问题时,面部多表现为红色。但是热证也有虚实之分,实热证当以清热泻火,虚热证当以滋阴降火,不能盲目地用寒凉药物来降火。
3. 黄色
其色就好像“黄土”的颜色。
中医讲“黄为脾”,主脾虚、湿证,多由脾虚失运,气血不能上荣头面;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以致脾土之色外现而见面黄。
4. 白色
中医认为,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如气血亏虚,或失血、夺气,以致气血不能上荣;寒凝气收,血行迟滞而血相对变少;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以致面部血液减少。这些因素都可导致面色苍白。
5. 黑色
面色发黑,其色就好像“深水”的颜色,青黑之色。
中医认为,出现黑色,说明体内的水气比较重,这个水指的是废水、水饮之邪,而不是正常的津液。肾虚患者多面见黑色。同时,黑色也主寒证、痛证、血瘀。
三、望部位
中医认为,面部不同的部位代表了不同的脏腑,脸面某一局部出现异常,说明其存在相应的问题。
《素问·刺热论》以面部分候五脏:
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
当然,以上仅仅是望面的一小部分,也只是疾病的初步印象,最终的诊断还是需要四诊合参,通过辨证才能准确得出。


本书不同之处在于详解每一个经方,以【临证实战病案】(注:医案、医话如果没有特别备注,皆是杨兆林主任病案或医话)【处方组(包括重点要点)成】【用法(包括重点要点)】【功效】【主治】【方解】【精准辨证】【不传之秘】【治疗疾患】【加减运用】【注意事项】等等,同时涉及个别常用经典时方,满足师承、大中专院校、中医临证医生、中医爱好者学习及阅读,是一本经方方剂书籍,如结合《经方学科》学习,将使您经方临证大大提高,受益匪浅。【杨兆林仲景师承】报名:18595658712(电话微信)19139862173(电话微信)【杨兆林门诊】预约:18595658712(请提前两天预约)【杨兆林网诊】预约:18595658712(电话微信);19139862173(电话微信)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经开杨兆林中医诊所
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经南二路与经开第八大街交叉口向西一百米路北
杨兆林主任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等经方著作,是对经方在各科运用的全面系统总结,全方位展现经方临证实践运用,抓主证,重临床,巧临证,研医案,杨兆林院长带领师承弟子多学科、多体系、普及经方和传承仲景,为发展和振兴中医做出重大贡献。发表《金匮要略脉论》等30余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心肌梗死猝死一例》获“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善用经方,往往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中医不分科,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较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胸痹、虚劳、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儿科病,以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疼痛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被同行称为“ 经方圣手“。
杨兆林院长汲取总结近三十年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系统讲解。目前,师承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经成为当地经方名医。国医大师张磊题字“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