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林:从桂枝汤里走进仲景思维
2022/11/25 18:34:12 经方临证苑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里把桂枝汤均列为第一张方剂。柯韵伯谓:“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一千八百年来,凡解《伤寒论》者,必解桂枝汤,至于私下讨论,不见于书的,就更难以统计。伤寒大家,经方实践家杨兆林老师称桂枝汤为:太阳病和解第一方!伤寒论和解第一方!伤寒论平调阴阳第一方!脏腑同调第一方!内外皆调第一方!气血同调第一方......

     1、桂枝汤

     【病案】

     病案一 患儿低热

     一郑州经开区患儿,女,5岁,五天前因受风寒感冒发热,温度38.8°C,通过西医口服加灌肠,汗出热退,隔两日后低热,温度在37.5°C,给予柴桂退热颗粒无效,三天后求治于中医,刻诊:低热,37.3°C,纳差,头微微汗出,便溏,舌淡苔白,脉浮缓.

     [病机]:六经辨证是太阳太阴合病(外感风寒兼脾胃虚寒).

     [治则]:解肌发表,健脾止泻.

     [处方]:桂枝汤去芍药加炒白术、炒麦芽,

     桂枝9g,炒白术9g,炒麦芽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三付,微火煮取,去滓,适寒温,日三次,禁生冷油腻食物.服一付后温度恢复正常,三剂后便溏、纳差也痊愈.

     病案二 双手汗出

     一富士康男性患者,26岁,出手汗两年余,两手水津津,写字纸张沾湿,运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治疗,效果欠佳.一日随朋友前来诊疗,顺便问及此病是否能调? 刻诊:除上述症状外,患者手脚稍凉,饮食、大小便等均正常,脏无他病,舌淡苔白,脉浮缓弱.

     [病机]:六经辨证是太阳中风表虚证;

     [治则]: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5枚.

     十付水煎服,十天后患者复诊手汗出基本恢复如常人,又巩固二十天癒,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案三 奇经小腿肚疼痛

     患者,男,52岁,义煤集团职工.左侧小腿肚半年,西医怀疑深静脉栓塞,但治疗效果不佳,后又用中药治疗,病情减轻也不明显,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现症见:左侧小腿肚刺痛,因疼痛行走不敢用力,皮肤颜色正常,疼痛一侧自我感觉发凉,温度低,饮食及大小便正常,舌暗淡苔白,脉沉涩无力.

     [病机]:寒凝血瘀,经脉不通.

     [治则]:温阳益气,活血通脉.

     [方药]:桂枝汤合活络效灵丹加黄芪、鹿角片,

     黄芪20g,桂枝15g,白芍15g,当归15g,丹参15g,制乳香5g,制没药5g,鹿角片10g,炙甘草10g,生姜9g,大枣5枚.

     十付水煎服.十付后疼痛就逐渐减轻,后经过加减治疗月余,完全康复,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

     医案四:鼻炎

     患者,女,15岁,患鼻炎三年,稍一受风寒便发作,症见流清鼻涕,打喷嚏,鼻痒,汗出,饮食正常,大便稍干,月经量少,有痛经,舌淡苔白,脉浮缓。

     病机:营卫失调

     治则:调和营卫,温通鼻窍

     方药:桂枝汤加减

     桂枝10g,白芍10g,苍耳子10g,辛夷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5枚

     十付水煎服,服后基本痊愈,为了避免反复发作,后合变通玉屏风散(黄芪,白芷,防风)连续巩固月余,癒。

     医案五:身痒半年

     一般资料:患儿,女,3岁,陕西西安人。主诉:身痒半年。

     现病史:患儿身痒半年,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刚开始在当地门诊治疗无效,随后求治于西安大小医院,服一些西医抗过敏药止痒,刚开始有效,可以有效一天,后来加大剂量也无效,非常苦恼。又求治于中医,开一些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一类的中药治疗,也是无效,家属很是着急。因其哥哥来我这里师承学习,特意加微信,说明病情,希望给予治疗。

     治则:调和营为,祛风止痒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枝10g,白芍10g,苍术10g,徐长卿10g,六神曲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5枚

     五付中药免煎颗粒,服后身痒大大好转,夜晚出汗也减轻了,饮食增加,同时告诫患儿家属,刺激辛辣寒凉之品禁服。后大约连续治疗近一个月后痊愈。

     医案六:呕吐

     患者,女,26岁,妊娠呕吐。不时干呕,有时能吐出,有时吐不出,每次呕吐过后一身微微汗,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浮滑。

     病机:胎气逆乱,胃气上逆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5枚,炙甘草10g

     三付水煎服,小口频服,服后癒。

     【按语】前三个病案,皆是桂枝汤加减治愈.病案一太阳表虚证同时出现太阴脾阳虚腹泻纳差,故运用桂枝汤去酸寒芍药加炒白术、炒麦芽温脾止泻消食.病案二手汗出,脏无他病,脉浮缓弱,故而运用桂枝汤原方调营卫,和阴阳而达到治愈目的.案三:此为奇经之病,经脉因寒而不通,用桂枝汤和营卫,活络效灵丹通经脉,加黄芪益气,使血脉运行流畅,鹿角活血通奇经之脉,诸法运用,真对病因病机,效果显著.我常用此方治疗该类型疾病,皆效,我称此方为桂枝活络丹(桂枝汤合活络效灵丹加鹿角片).虽然皆是桂枝汤为底方加减,但根据病机变化,灵活运用.如果认为经方不加减,那经方就成为一个中成药,一个死方子,就失去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则.

     桂枝汤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掰)十二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杨兆林:仲景处方及煎服学术思想

     (1)药物质量很重要;

     (2)药物炮制不可少;

     (3)药物剂量是关键;

     (4)药与药剂量之比要重视;

     (5)煎煮水量不可忽视;

     (6)煎煮火候有原则;

     (7)服药温度及多少有标准;

     (8)服药调护有原则;

     (9)解表发汗有标准;

     (10)发汗不可过;

     (11)中病即止;

     (12)若不汗,该如何处理;

     (13)重症病人服法有别;

     (14)服药后饮食讲宜忌。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凡恶风,汗出,肌肉酸困或疼痛,鼻鸣干呕,舌淡苔白,脉浮缓皆可以运用.

     [方解]:本方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疗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本方用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芍药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炙甘草之用有二:一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杨兆林:从解析桂枝汤可知,桂枝汤最能代表仲景的治病原则和组方理念,都是突出一个字,“和”的思想,具体如下:(1)寒热同调,阴阳和谐; (2)重视调和营卫思想;(3)重视扶阳气思想; (4)重视存津液思想;(5)重视后天保胃气思想; (6)五脏同调思想。

     [不传之秘]:(1)一定要重视桂枝汤药物之间的比例(桂枝、芍药、生姜等量,都是三两,炙甘草是二两,大枣是十二枚);(2)注意煎服方法及禁忌;(3)微似汗;(4)重视加减.

     [精准辨证]:汗出,恶风,脉浮缓.

     [治疗疾患]:(1)出汗;(2)低热;(3)恶风;(4)鼻炎;(5)呕吐;(6)身痛;(7)头痛;(8)便秘;(8)癫痫;(9)等等,只要符合营卫失调病机和汗出,脉浮缓精准辨证任何系统疾病皆可以加减运用.

     [加减运用]:流清涕:加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兼咳喘:加炙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化热:加石膏清热(桂枝石膏汤);兼便溏:去芍药加炒白术健脾止泻(桂枝白术汤);兼汗多:加炮附子扶阳止汗(桂枝加附子汤);兼食积:加炒麦芽、炒神曲;兼白痰:加半夏、陈皮理气燥湿化痰;如清水痰:加细辛、五味子温化寒饮;项背强直强直拘急:加葛根生津舒筋(桂枝加葛根汤).

     [注意事项]:

     桂枝汤有“三禁”:一为表实无汗者禁;二为嗜酒之人,内多湿热者禁;三为阳热内盛服桂枝汤吐者禁.所以,古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警示.

     [药物]:?神农本草经?

     桂枝:气温,味辛,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生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生平泽.

     [桂枝汤]条文略

     备注:本内容节选杨兆林编著《临证实战解经方》和杨兆林老师桂枝汤课件部分内容

     欢迎大家收看交流

    

    

    

    

    

     本书不同之处在于详解每一个经方,以【临证实战病案】(注:医案、医话如果没有特别备注,皆是杨兆林主任病案或医话)【处方组(包括重点要点)成】【用法(包括重点要点)】【功效】【主治】【方解】【精准辨证】【不传之秘】【治疗疾患】【加减运用】【注意事项】等等,同时涉及个别常用经典时方,满足师承、大中专院校、中医临证医生、中医爱好者学习及阅读,是一本经方方剂书籍,如结合《经方学科》学习,将使您经方临证大大提高,受益匪浅。【杨兆林仲景师承】报名:19139862173;18595658712,17638141122(电话微信同步)【杨兆林门诊】预约:18595658712,19139862173,15514535873(请提前两天预约)(电话微信同步) 杨兆林老师郑州诊疗地点之一:郑州经开区经开杨兆林中医诊所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经南二路与经开第八大街交叉口向西一百米路北

     师父杨兆林简介

    

     副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经方实践家,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湖畔经方书院】特邀名誉院长

     仲景师承“四维三要素”创立人

     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医来了】栏目特邀选评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湖畔经方书院】《伤寒论》《金匮要略》特邀首席讲师

     编著《经方学科》《临证实战解经方》《问道南阳经方医案集》

     善用经方,往往数剂便达到理想效果。中医不分科,在临床中对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常见病均有较好疗效,如: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便秘,胸痹、虚劳、月经失调、乳房肿块、卵巢囊肿、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男科病,儿科病,以及风湿、类风湿、关节疼痛等,都有很好治疗效果。被同行称为“ 经方圣手“。

     杨兆林院长汲取总结近三十年经方临证经验,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四维三要素”师承授课模式,以“六经辨证”为基础,以“中医病名为体系”进行经方授课。其中“四维”是:辨病性、辨病位、辨六经、辨合病四个维度;“三要素”是:整体观、辨证论治、疗程管理;按中医的特性和规律来掌握,灵活结合运用中医其他辨证方法。读经典,做临床,重视对中医经典研究,常把《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融为一体,前后贯穿,系统讲解。

     目前,师承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经成为当地经方名医。国医大师张磊题字“发扬中医,传承经方”给予高度评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经方临证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