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方八味药,既化痰又清热,还补脾和胃
2023/3/28 0:05:00 意念疗法
嗓子里老是有痰、舌苔厚、大便不成形沾马桶这些由痰湿导致的症状,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了解了。
但是,痰湿导致的可不止这些。
痰湿还会和热气混在一起,扰乱心神,导致晚上失眠。上扰脑窍,还会头晕,昏昏沉沉,不清醒。
痰饮还能导致胃不和,犯恶心不想吃饭。
《医方集解》把温胆汤列入和解门,属于调和肝胃的常用方。
可治疗因肝胃不和、痰热而产生的胸憋、口苦、恶心呕吐、虚烦不得眠等。
药方组成为半夏(6g)、炙甘草(3g)、陈皮(10g)、枳实(6g)、竹茹(6g)、茯苓(5g)、大枣(1枚)、生姜(3g)。
它的配方其实很简单,没有一味算得上是稀罕药材,组合在一起,主要根治的就是—痰湿。

制半夏不仅可以燥湿化痰,同时对于痰饮扰胃导致的恶心想吐,胃口不好等,起到和胃止呕的作用。
竹茹也可以止呕化痰,还能清热除烦。
对于痰热互结导致的心神不宁,可以通过清化热痰的方式,达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枳实和陈皮都可以理气化痰。但是枳实的理气和化痰作用都更强一点。
对于痰凝和气滞结合在一起导致的结节,或者脾胃积滞等等,有很好的破气散结的作用。
陈皮相对来说,理气和化痰的作用就稍弱一些。

但是陈皮可以健脾,所以它还可以通过健脾来提高身体燥湿化痰的能力。
茯苓和生姜两味药都可以燥湿化饮,茯苓同时有健脾益气的功能,可以提高我们身体本身的燥湿能力,减少痰饮的产生。
而且茯苓还入心经,可以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生姜温肺化饮,对于脾胃代谢不了储存在肺里的痰湿,可以起到化痰化饮的作用。

同时生姜也可以和胃止呕,和制半夏一起,减少脾胃的不适感。
最后是甘草和大枣,两味药都可以补脾养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少痰湿的产生。
同时还能调和所有药的药性,防止伤害身体。
温胆汤整个方子既有化痰又有清热,温而不燥,多方位化痰、洗痰,同时还补脾和胃,标本兼治。
不过中医讲究千人千方,这里只是和大家分享中医知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都需要做一些药物的加减,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要随意用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念疗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