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走路和不爱走路的人,区别竟这么大!走对每一步,都是“补药”!
2018/12/25 15:20:41 家庭保健报健康家园

    

     美国《科学》杂志曾经刊登数据

     其显示了运动和缺乏运动的人

     患几种常见病的几率

     详情如下图所示

    

     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

     两者间的平均寿命差距

     运动者竟比缺乏运动者长寿11岁

    

     但问题来了

     一说到运动

     即使知道它好处多多

     但真要实践起来

     不少人还是会面露难色

     毕竟“运动”这个词一出来

     出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前几位

     多是跑步、游泳、球类等

     听着就难,有木有

    

     难道就没有一种简单易行

     相对安全且温和的运动?

     别说,还真有!

     那就是走路!

     爱走路和不爱走路的区别

     坚持一段时间

     你就知道了

     有助于减肥

     走路是一种较好的减肥方式,其效果甚至优于跑步。是不是很颠覆?

     其实,这与身体的代谢方式有关。因为比起高强度但短时间的运动,低强度但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

    

     降低疾病风险

     有研究显示,正确的走路姿势、时长和频率,可降低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

     另外,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走路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增加肌肉的力量

     不同走姿,如抬头挺胸缩腹地行走,可以确保肌肉达到最佳运动量。而跨步走,不仅可以提升平衡感,还能增加肌肉的力量

    

     有益于骨骼健康

     走路有益于骨骼健康,主要表现在:它不但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还能减少骨折,尤其是髋骨骨折的危险性。

     预防癌症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坚持在20分钟内行走1英里(约1.6公里),有益于预防和辅助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癌症

     降低死亡风险

     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走路可缓解患病人群的病痛、降低他们的死亡风险,具体表现在:

     走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每周走2小时以上,可降低39%的死亡风险;

     有轻微脑萎缩的人经常直线走路,有助于促进新的脑细胞的增长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走路时身体可释放一种内啡肽物质,有利于降低血压

     饭后40分钟后走走,有利于胃肠消化、改善脑供血、提高睡眠质量

    

     说了这么多走路的好处

     可具体该怎么走呢?

     有没有啥讲究?

     别急,接着往下看~

     1 每天走多少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议,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 6000 步。一般来说,健康的年轻人可适量增加。

     现如今,晒走路步数成为某些人的一种“攀比”方式。坦白讲,步数过多不但没必要,还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2 走多快才行?

     步行速度与运动强度直接有关,强度大小以个人感觉为主,以不出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为宜。

     注意:走路时不仅可以用匀速走,还可以变速交替走,效果更好。

     3

     在哪儿走?

     最好选择较为熟悉了解,且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

    

     4 什么时候走?

     一般来说,有时间就可以出去走一走。不过要注意,太阳未出之前以及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步行。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编辑:季博音 责编:李涤非

     (来源:家庭医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保健报健康家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