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2019/3/1 1:22:20 多想一步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天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弄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些白饭往嘴里塞。

     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了脸,嗫嚅地说:“刚才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吃了,我不是故意先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错误判断深感愧疚,抱歉地对弟子们说:

     “我平常对颜回最信任,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的内心是最难确定、最难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人与人之间,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他以为的他;真正的你,真正的他。这里面会有多少误会、多少误解啊!

     我们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但我们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我曾经应朋友邀请,到佛山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给他们的一百多位家长做一个“学会爱孩子,做个好父母”的讲座,并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辅导。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讲座结束后,一对父母向我诉苦,说他们的儿子文骏现在正上三年级,在当地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上学。这个孩子以前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性格也挺活泼,跟老师、同学关系都还可以,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有中上水平。以前回到家跟爸爸妈妈总是有说有笑的,感觉他在这个学校过得挺开心。可是最近几个礼拜,每次回到家里就说,我不想上学了,上学没意思,做人没意思,我想自杀。

     听了这话,我吃了一惊,连忙问他们:“你们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这位母亲告诉我,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但他们也是这两周才知道的。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文骏不知从哪里学来的“鬼点子”,他会从商店里把铅笔、圆珠笔、卷笔刀、橡皮等等,整盒整盒地“批发”过来,班上如果有小朋友需要这些文具的时候,他就把这些东西零卖给他们,从中赚取差价,有些赚几分钱,有些赚几毛钱。

     刚开始,同学们都挺喜欢的,因为文骏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文骏也挺开心,觉得自己能赚钱了。可是后来这件事不知怎样被老师发现了,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不务正业、不爱学习,老想这些歪点子,连同学的钱也好意思赚,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还让他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向全校同学做检讨。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跟他要好的同学,一下子都跟他疏远了,说他真不要脸,同学的钱都敢赚。文骏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觉得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上课听讲老是走神,课间变成一个人独来独往,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老师把这些情况告到了爸爸妈妈那里,爸爸妈妈也异口同声地批评孩子,甚至本来应该跟他是“一条战壕战友”的哥哥,也觉得他这样做不对,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不要老想其它的事。

     这样一来,文骏感觉自己更加孤立了,整天一个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跟父母的话也明显少了,做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老是说,我不上学了,上学没意思,做人没意思,甚至竭斯底里地大叫:“我要自杀、我不想活了……”

     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在班上“做生意”?

     他们说,没有。

     听到这里,我神情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今天在这里我暂且不去评价老师做得对不对,我首先要批评你们:老师这样做,也许有他的苦衷,可孩子是你们的,你们怎么也跟着瞎起哄,把孩子往死里整呢?难道你们就没看到,孩子的做法里面,包含了许多值得赞赏的东西吗?

     这对父母听了,一时不知所措,后悔自己做得不好,但造成这种状况,现在也不知应该怎么办。我给他们讲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然后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从孩子的这种做法里看出什么闪光的东西?

     这位父亲说:“其实我也觉得孩子挺聪明的,有生意头脑,可是老师、同学都觉得他做得不对,我总不能跟老师唱反调吧?”

     我说:“不是让你们跟老师唱反调,而是你们要先了解孩子,弄清原因,肯定孩子的行为里好部分,然后再引导孩子。”

     这位父亲说;“我们都已经安慰过了,可是好像不起作用。”

     我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安慰肯定不起作用了,你们当时就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做法,然后引导孩子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他,同学为什么会排斥他,再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现在你们跟孩子都已经站在对立面上了,再来安慰肯定是没有效果了。”

     这位父亲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说,这样吧,明天你们一起把孩子带过来,我跟他聊一聊,但是你们一定要配合,就是在心里一定要真心实意地认为孩子是好样的!并且这次回去要这样跟孩子说:“文骏啊,今天我们到天才之路去听了一个老师的课,把你在学校的情况跟老师说了,老师觉得你没错,你很棒!林老师想见见你呢!我们什么时候去见见林老师?”

     第二天上午,他们把孩子带了过来。

     他们一进门,我就开心地说:“你们来啦?欢迎欢迎,请坐,今天小洛克菲勒来了,我非常高兴。”然后转过头对文骏说:“你知道小洛克菲勒是谁吗?”

     文骏说:“不知道。”

     我说:“就是你呀!”

     然后我让他们一起坐下来,我给他们讲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讲完故事,我对文骏说:“文骏啊,你在学校的做法,多么像洛克菲勒小时候啊!将来说不定你会成为第二个洛克菲勒呢!”

     文骏听了呵呵一笑,有点不好意思。我非常诚恳地说:“不过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想到要在班上卖那些小文具呢?”

     文骏转过头,看了爸妈一眼,有点难为情,几次张口想说,又把话咽了回去。最后,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终于说出了原因。

     他说:“我经常会看到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回学校的时候,会忘记一些东西,到了学校找不到又很着急,只好叫爸爸妈妈送过来。有时候,铅笔、小刀、橡皮坏了或者掉了,又没得写,很着急,我看到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每天上班都那么忙,还花那么多钱送我到寄宿学校去上学,我想自己挣些零花钱,免得经常跟爸爸妈妈要,所以我想到把这些文具卖给他们,既帮到了他们,也赚到了钱。”

     听到这里,我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文骏啊,你太棒了,相信你爸爸妈妈也会非常感动的。”

     我回过头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他爸爸接过话题说:“是啊是啊,我非常感动,真是我的好儿子,文骏啊,你真的很棒!”

     我转过头对他说:“文骏啊,其实你爸爸妈妈昨天听完我的讲座就告诉过我,在他们心里你是相当棒的,他们也觉得你在班上卖东西真的是非常聪明,有生意头脑,可是,你们老师说你做得不对,你爸爸妈妈觉得不好意思跟老师唱反调,所以只好跟你说这样做不对,要好好学习。”

     文骏听了,脸上渐渐地露出了笑容。

     我继续说:“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从小学会自立,也说明从小会做生意是一件好事。不过现在林老师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可以吗?

     文骏说:“什么事?”

     我说:“刚才给你讲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美国的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支持孩子从小学会赚钱、学会做生意。但是在我们中国,很多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学生就要以学习为主,所以他们会认为你做得不好。你的做法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事情是发生在我们中国,你这样做会让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你想做生意赚钱,可以在放暑假或寒假的时候让你爸爸妈妈给你找一份事做,或者你自己找一些事做。好吗?”

     文骏说:“好。”

     我说:“还有一个问题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的老师让你在班上做检讨,甚至在全校做检讨,林老师也认为他的做法不太恰当。但是现在我们要想到,你的老师也是中国人,受的是中国的教育,他们可能没有你的思想这么先进,而且他们可能也没有读过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对待你。现在你能够理解你们的老师吗?”

     文骏说:“能。”

     我接着说:“那从今往后,你就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作业认认真真地做,把过去的事情忘掉。你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老师、同学自然就会理解你、喜欢你了。可以吗?”

     文骏说:“可以。”

     第二个周末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明显感觉到,文骏开朗多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心情好多了。妈妈高兴地说:“哇,文骏,这个礼拜你开朗了很多。”

     文骏说:“那当然,因为我遇到高人了。”

     他爸爸打电话把这个信息告诉我,我开玩笑说,其实我也不高,也就一米七多一点,只不过我善于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已。

     很多人在根本不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立场的时候,就已经给对方下评语了。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所谓知人难,逢事必须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观察了解,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的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当我们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先想想:你所看到的是真相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一件事呢?

     很多事,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多想一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