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前夜
2019/11/15 18:00:00 JIC投资观察


准备好了吗?
“我们拥有巨大的模型,这些模型对我们管理业务的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之一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执行副总裁戴维·朱利安指着他面前的计算机说:“我们有数百万比贷款,这些主要由复杂的计算机模型计算,而不是会计。”如今,富国银行不再雇佣更多的出纳和会计,而是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工计算,我们必须要有能够建立模型的人”。朱利安说。在美国,设计软件的极客成为了最吃香的职业,甚至取代了华尔街的分析师和交易员。
无独有偶。在中国,富士康这个五年前还被称为血汗工厂的公司,如今却在大规模复制无人车间。富士康副总裁陈冠棋说:“富士康的生产线和工厂在以后将实现完全自动化,不需要工人,甚至不需要开灯。”这样一来,原本一个上百万人的厂,最后只需要几万甚至几千的工人。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亲自到清华大学招工:“我真诚地希望清华学子到富士康就业,我们需要会处理复杂数据的人才,像你们这样的精英人才。”
人们不禁感叹:“恐怕以后我们连被压榨的机会都没有了!”


是的。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前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面临工业4.0时代,机器的进化升级将对人类习以为常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空前冲击。

从巍峨险峻的高山到人迹罕至的荒漠,从峡谷冰川到海底两万里,人类将不再亲自涉险即可通过机器对赖以生存的资源保藏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发掘和深度作业;
人工智能技术将取代程序化和高重复性的工作,使人类从枯燥乏味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也为这些人的再就业带来新的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让训练更便捷、手术更精准,还可以为人们的娱乐、体育、旅游等休闲活动锦上添花,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体验;
大数据能够更精准地分析客户的购买偏好,及时调整库存并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销售服务,还可以通过分析病人数据信息提供更好的保健、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服务;
fintech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帮助分析师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理财偏好、更精准地预测金融市场趋势和最佳投资组合,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3D打印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大批量、个性化地生产各种零件和设备;
物联网技术让智能家居成为潮流,也让政府依靠高清的视觉和复杂的算法极大提高安防技术,提高城市安全度;
人们的菜篮子也因技术进步获益,依托智慧农业平台,农作物所在生长环境能够自动调节光热水量和土壤肥力,人们可以投入更少劳动力而享受更高产量和更优质量;

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共享时代,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住房、甚至共享工作等互联网创造出的共享经济将无处不在。


毋庸置疑,工业4.0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工作由机器取代,而更多人去做服务性工作。未来多数事务性工种如司机、文员、财会、秘书、甚至速记、翻译等工种都会被智能机取代,而且能够比人更高效精确地完成任务。
世界经济论坛《未来的工作2018》预测,到2022年,机器承担的工作份额将由今天的29%上升到58%,而人类承担的任务将由今天的71%下降到58%。
这意味着当今在各个领域的核心工作岗位中有50%即将被机器取代。同时全职类工作将大幅减少,更灵活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兼职类工作将越来越普遍。
人工智能在消灭一部分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岗位,但新工种的性质与原来截然不同。据21jobs of the future调查,到2022年,新的工作岗位在消灭了10%的现有就业岗位(从31%到21%)后又创造了同等数量(由16%上升到27%)的新就业岗位。
下一个十年最为走俏的21个工种包括较高专业技术要求的基因组合总监、金融健康教练、首席信托官、数据侦探、虚拟城市分析师、AI辅助医疗技术员、现实增强旅游开发商、边缘计算主管、量子机器学习分析师,以及较低技术水平能够胜任的数字裁缝、AI业务开发经理、人机协作经理、IT自动化设计师、个人数据交易员;还有部分社交类岗位如社交陪伴者(陪散步、聊天)、持续健身顾问、个人记忆收藏管理员、虚拟商店导购、伦理资源经理和高速公路控制员。
未来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能够发挥人类独特天赋的工作。

由托马斯·达文波特和茱莉亚·科尔比合作的研究表明,未来社会的工作将需要人类充分发挥五种潜能,即全局意识、人机共融、高度精专的知识、情感沟通和开创能力。
人不必再为简单重复、枯燥乏味的程式化生产劳动而奴役,而是去做更能体现人性的综合创意、深度钻研以及情感沟通的劳动。


目前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围绕微笑曲线分布的垂直分工体系。其基本模式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参与产品设计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及品牌服务与营销活动处于微笑曲线两端获得高额利润;
台湾、韩国、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处于微笑曲线中端,通过对重要零部件生产设计、ODM加工等获得中等利润;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通过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和组装参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垂直分工出口成品,获得微笑曲线最低端利润。
未来全球价值链将由垂直分工过渡到水平分工阶段。
由于机器对人工的替代,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从而使生产成本在本国和他国并无太大差异。随着机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应用,从事简单重复生产劳动的人力将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兴服务业的产生。

未来社会兴起的岗位要求人具备复杂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强情感沟通能力和高创造力。而要具备这些技能要求人类放弃只依靠简单劳动技能就可以过活的旧思维,不断挑战自我和更新技能。
可以说,能够在工业4.0社会生存的人都是拥有高技能的精英,因此,届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趋于平等。
同时,跨国公司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性跨国公司无需通过剥削劳动力方式盈利,而是通过机器研发更迭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工业生产价值将在社会财富占比中急剧下降,企业利润将更多来自注重人与人互动的服务业,即各国都需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因此以人为本的概念得到普及,这也就更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中产阶级的壮大,提升人的社会地位。
各个生产环节的立足点将是消费者。企业、客户和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定制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成为主流模式。


新技术革命的来临将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影响。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工业4.0革命的到来呢?

首先,我们需要打造面向工业4.0时代的技术和服务优势。提高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金融科技、精准医疗等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的科技竞争力。要增强研发能力,占领工业4.0科技新高地。
其次,我们要培养面向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开发智识潜能,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加强情感沟通能力,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培育那些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所需的数据处理人才。
第三,我们要打造面向智能时代的高效扁平化组织。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组织业务整合,打破信息传递壁垒,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有效利用率。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消耗,促进跨地域、跨场景的工作协同,提高管理的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机互动服务新模式。依托先进科技建立起现代服务模式,如借助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提供的智能安防服务,借助新科技实现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借助区块链和智能投顾技术提供直接面向客户的投资和资产管理服务,借助机器人技术提供面向老年患者的康复医疗服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提供面向大众的康复训练服务,借助大数据、物联网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共享经济服务。

在信息化、智能化过程中将原有流程重新构建,依托与公众或消费者的互动参与建立新型管理或生产消费关系。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势不可挡。站在时代的临界点,我们要未雨绸缪,迎接智能浪潮的来临。



难以抗拒的中国优势

本文作者马天月,现就职于中国建投集团。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JIC投资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