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国家破产”,看下半年全球经济走势
2022/7/13 18:00:00 JIC投资观察

JIC投资观察原创文章
作者:文玉春,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
本文4700字,阅读时间约12分钟
2022上半年全球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银行称正经历80多年来最大幅度减速。
美国经济环比缩减;欧盟经济大幅下滑;日本经济时隔一个季度再次下滑;多数新兴国家经济失速甚至滞胀风险加大,继4月黎巴嫩央行和中央政府破产后,7月6日斯里兰卡总理宣布国家已破产。
目前就全球经济而言,通胀是主要矛盾。经济正在经历滞胀风险实质化、需求走弱及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变奏,全球经济底层逻辑呈现新演绎。
在高通胀持续扩散、俄乌冲突悬而未解、全球流动性紧缩等风云变幻下,下半年全球经济究竟如何走?值得高度关注。
01
2022上半年全球经济脆弱乏力,复苏受阻

上半年全球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主要国家经济明显放缓。
全球市场三大“黑天鹅”
俄乌冲突。今年全球市场最大的一件事是俄乌冲突,冲突持续的时间及其引发的危害或超市场预期。
近期普京发出“西方对俄制裁可能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出现‘灾难性后果’”的警告。这不仅引发了市场对原油和小麦等粮食供给的担忧,也蔓延至新能源转型的有色商品,推动农业、基本金属、贵金属和能源一起上涨,加剧全球通胀风险。
美联储激进加息。2022年以来,美国通胀水平持续高企。3月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此后分别加息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连续、大步的加息路径较难改变,7月大概率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最新点阵图显示年内美联储将持续加息至3.5%。加息产生的外溢风险进一步放大。
疫情冲击。3月上海爆发疫情,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4月、5月我国经济景气度处于收缩区间,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进入6月全国疫情不断好转,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安排推出,经济在疫后逐步修复。但恢复的基础不稳固,稳经济还要付出艰苦努力。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多个国家地区显露经济衰退隐忧。
美国经济环比缩减。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年化下降1.6%(较此前公布的修正数据下调0.1个百分点),这是近7个季度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同比上涨4.2%。个人消费支出按年率计算增长1.8%,较此前的修正数据大幅下调1.3个百分点。
路透社报道,美国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今年第二季度GDP为负1.5%。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二季度GDP将萎缩2.1%。
虽然前四个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在55-60扩张区间,但边际不断放缓。上半年美股表现惨淡。4月份开始,美国CPI同比增长超8%,美联储在3月、5月、6月接连加息,通胀能否得到控制仍然未知。
欧盟经济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欧盟经济增长了同比0.4%,而去年四季度为 0.5%,下滑了20%。7月消费者信心先行指数为-27.4点,环比下降1.2点,创1991年以来最低值。今年5月欧元区通胀率达8.1%,连续第七个月创历史新高,远高于2%的设定目标。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8%,也超市场预期。
日本经济时隔一个季度再次下滑。5月18日,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日本GDP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0.2%。2021年日本经济实现1.7%的增长,时隔一个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其中,一季度净出口环比回落1.7%为最主要拖累,PMI新出口订单分项下降,机械订单和工业产出增长回落。
多数新兴国家面临失速甚至滞胀风险。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支持小组报告称,该地区2022年经济增速从2021年的5.9%放缓至3.2%。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此前预测,该地区2022年经济将仅增长1.8%。同时,这些经济体债务升至数十年来高点,引发金融危机风险加大。
3月以来,土耳其、埃及、突尼斯等通胀高企,汇率暴跌,面临债务违约;4月初,黎巴嫩宣布其央行和中央政府破产;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已持续近一年。6月通胀率飙升至54.6%,食品价格骤增80%,预计通胀率未来数月还将攀升至70%。7月6日,斯里兰卡总理称国家已破产,危机或持续至2023年底。
越南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到5.1%,在新兴市场中增速最快。韩国和新加坡经济持稳发展,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3.1%和3.4%,增速相对温和;1-4月两国的制造业PMI均高于荣枯线。
02
多重变数叠加,全球经济底层逻辑新演绎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滞胀风险实质化、需求走弱及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变奏,全球经济底层逻辑呈现新演绎。
大宗供给短缺叠加“工资和价格”螺旋,短期通胀或进一步恶化
2021年来,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率攀至历史高位,全球通胀率达到7.8%。今年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8.6%;土耳其同比上涨73.5%,创下自1998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由于供应链问题多因素交织短期难解,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会高位震荡。疫情反复对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永久性冲击,对通胀抬升影响很大。同时,主要国家“工资-价格”螺旋效应正在加剧,通胀压力持续扩散,外溢风险不断放大。
需求走弱重新主导全球经济,通胀更多向滞涨演化
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总需求已现趋缓迹象。
为了降低通胀, 美联储激进加息,目前已3次加息共150BP。全球超过27个国家宣布加息近60多次。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会大幅加息75bp;欧央行表示将在7月加息25bp,9月可能更大幅度加息。
由于加息的时滞效应,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冲击1年-2年达到最大。
同时,主要国家财政收紧,针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纾困政策陆续退出,需求将加速回落,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将明显承压,通胀更多向滞涨演化。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已经陷入滞胀,全球滞胀风险实质化。
俄乌冲突与逆全球化加剧贸易条件恶化,地缘政治风险长期化
国外有学者曾指出“危机年代贸易保护总是壁垒森严”,当前逆全球化不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冲突加速产业链的回流,全球产业链区域化和内缩化加剧,使得全球贸易成本抬升,进而提高全球通胀中枢的中长期水平。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向能源和粮食等领域渗透,全球能源和粮食安全的不稳定性增加,或将激化全球地缘政治进一步对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03
下半年将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衰退或超预期

通胀高位徘徊,供应链难有改观,政策边际收紧,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很大。近期主要国际机构大幅调低了世界经济增强预期,明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加大。
美国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
高企的通胀成为影响美国经济最大变量。美国这轮通胀是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都在发力,所以通胀下降的难度非常大。当前美国通胀尚未见顶,美联储加息更多是迫于管理通胀的角度,可能会采取“追赶”的方式来破局。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今年将多次加息,使得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4%,这高于2.5%的长期中性利率。在6月加息75个基点的基础上,7月利率会议可能会再加息50或75个基点。
有券商认为,如果通胀进一步超预期,预计7月份不排除上调100基点的可能。加息恐慌将会带来全球股市和楼市大规模抛售,大量资产以无序方式退出可能会触发全球金融市场上积累的风险引爆危机。
财政政策在边际上会有减弱趋势。虽然下半年美国经济政策仍将保持适度的延续性,但相比之下,会有所收紧,使得有效需求或将收缩,经济加速回落。
贸易政策难有根本性改变。拜登上台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一定缓和,下半年大概率会保持延续,达成阶段性的妥协有可能性。但美国贸易保护根深蒂固,对华的强势策略难有根本改变。
美国经济已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征兆,今年一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速是负1.5%,二季度可能是0.5%-0.9%。尽管美国6月份创造了37.2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但就业的强劲增长不太可能持续。市场预测美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可能只有1%,通胀可能在6%以上高位徘徊。
欧洲经济将大幅走弱
欧洲经济面临的隐患更多,下半年经济进一步减速,经济衰退可能比美国更严重。
欧洲是俄乌冲突下通胀压力的核心区域。从去年三季度就处于高气价高电价状态,而冲突升级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已有的供给侧通胀程度。欧元区6月CPI同比增长8.6%(前期8.1%),续创历史新高;能源价格涨幅达41.9%;食品、烟酒价格同比涨8.9%。通胀压力加大,紧缩被迫加码。
财政和货币政策难以支持经济。抗通胀是欧央行政策的主要动力,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终止资产购买计划下的净资产购买,并将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核心利率上调 25 个基点。财政层面,欧洲当前杠杆率已不算低,财政空间有限,难民问题可能进一步增加财政压力。整体而言,当前欧洲市场处于财政和货币都难以大幅支持经济的阶段。
虽然高储蓄可以支撑部分消费,但增长前景趋弱。4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延续下滑趋势,体现需求的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都有拖累,而出厂价格大幅提升。在通胀韧性和出口可能边际回落的情况下,服务业在疫情影响下修复或短期支撑经济。判断下半年,欧洲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欧盟预测,2022年和2023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长将大幅下滑至2.7%和2.3%(此前预测4.0%和2.7%)。
日本经济增速疲软
与美国、欧元区等经济体相比,日本劳动力市场受疫情冲击的程度要轻得多。劳动力市场对服务消费造成的打击、对供给限制的影响趋于减弱,同时受外部需改善带动。
政策或持续宽松。日央行仍保持宽松进行收益率曲线控制,今年2月以来三次以0.25%的固定利率无限量购买10年期国债,央行总资产规模扩大15.5万亿日元。由于通胀较难长期超过其政策目标,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
财政政策空间有限。4月日本政府支出6.2万亿日元以缓解俄乌冲突导致的通胀压力,该计划中约1.5万亿日元将用于应对飙升的燃料成本,1.3万亿元将用于补贴低收入家庭。叠加此前通过的2022-2023财年9000亿美元的创纪录财政预算,公共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或限制其增加财政支出以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日本将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合作,通过“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和新的美日贸易伙伴关系,进一步推动非传统安全与战略贸易方面的合作。
虽然日本经济从2021年第2季度开始复苏,2021年增长0.7%。但总的来看,经济增长偏弱,持续近30年的通缩压力尚未根本消除,尚未走出泡沫经济的影印。今年一季度GDP环比为-1%,较去年四季度的3.8%显著回落。一季度GDP中私人消费自四季度高点环比回落0.1%,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延续自去年底以来的回落趋势。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由负转正,但全年增长有限,或在1.5%左右。
多数新兴市场经济步履蹒跚
新兴市场面临流动性、大宗商品涨价、政策紧缩等多重挤压,大多数国家经济可能以较高速度回落。
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尚未修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受美国激进加息带来强势美元、俄乌冲突升级加剧大宗商品尤其是粮食价格高企带来的通胀压力的双重冲击,可能会产生“疤痕效应”式经济下滑。
政策紧缩加大经济下行风险。面对强势美元、资金外流和本币贬值下,部分新兴市场会被迫加息。像阿根廷、巴西、俄罗斯、智利、波兰均已加息超过500bps(其中,阿根廷加息1100bps)。在外围紧缩和内部高通胀下,未来多数市场仍可能继续大幅加息。同时,受疫情影响,新兴市场财政支出高且收入较低造成了高杠杆率,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高利率环境下继续加大财政刺激的空间有限。
随着美国等全球主要需求方逐渐陷入下行周期,多数新兴市场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以较高速度回落。IMF预测,俄罗斯2022年实际GDP负增长8.5%,巴西、智利、墨西哥、南非、土耳其等实际GDP增速不超过2%。大多数国家CPI增速高于6%,阿根廷、土耳其CPI将超过50%。
图片来源:unsplash.com/pexels.com


美联储28年来最大幅度加息,对我们有何影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JIC投资观察立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JIC投资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