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行圈圈的“鬼画符”,居然卖4.49亿!
2015/11/20 精读

     每日微课,关键概念、效应、定律和法则

     思维技能、学科通识,你的云知识库

     ↑↑↑ 点上面蓝字精读,免费订阅

     【一】

     据报道,11月11日,已故美国抽象艺术大师汤伯利的作品——《黑板》,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035万美元(约合4.49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今年拍卖会的最高纪录,也打破了汤伯利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见下图)

    

     看了这幅画,恐怕读者的心情和小编差不多,这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涂鸦一般,怎么能卖出如此天价?这六行圈圈,实在很难让人看出它的艺术价值。

     据悉,这幅画以帆布为基底,使用了油性漆、蜡笔以及彩铅。创作方式也很特别,是坐在朋友的肩上,让对方随意晃动,然后他便顺着这个起伏,用粉笔在黑板上不间断地画出线条。来看一下网友们针对此画的评论:

     原谅我不懂艺术

     超市试笔的草稿纸也很值钱!

     我上学时候扔掉了几百个亿,还被老师收了几十个亿……

     看完网友的评论,小编心里略有所安:看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不懂艺术啊!无独有偶,近些年来此类天价画作可不止这一幅:

    

     这幅来自艺术家Lucio Fontana,成交价150万美元

    

     这幅来自艺术家 Gerhard Richter,成交价100万美元

    

     这幅画来自艺术家Ellsworth Kelly,成交价165万美元

     也许有人看完会说,这就是艺术的内涵,艺术只给懂的人看。但小编认为,这还是与心理学中的“名人效应”有关。

     【二】

     名人效应,是指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简单的说,就是:

    

     就拿近日拍出天价的《黑板》为例,据业内人士介绍,画家汤伯利是当代最伟大的抽象派艺术大师,属于艺术金字塔顶尖那个层次。《黑板》这部作品,其标签首先在于汤伯利这个人,其次在于他所代表的抽象派。

     试想一下,如果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杰作,请问还能拍到如此天价吗?

     不止是艺术品,就连普通的物件也可能因为名人效应,而变得炙手可热。

     今年10月,屠呦呦的亲笔书信、题词等被人找出,在网络上拍卖。其中,书信最高出价已经达到25205元一封,而亲笔题词则标价4000元出售。甚至是屠呦呦的旧居也跟着水涨船高,售价涨至1.5亿

    

     而这些,都是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名气大增后才出现的。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

     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但事实上,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也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可以看出,由于对名人的信服,很容易使人对名人产生盲从现象,从而轻易地接受名人的暗示。

     现实生活中,名人效应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广告方面,从广告业界对名人的青睐,也可看出“名人效应”所能带来的价值。

     【三】

     由于名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者还有相当的美誉度,以及特定的人格魅力等。那么,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名人的广告代言等,就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曾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常驻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50.2%的人认为名人广告对自己会引起关注;

     10.5 %的人认为名人广告会刺激自己购买;

     只有8.3%的人认为名人广告对自己没有更多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商家总爱让名人做广告,确有其意义所在。曾经有人统计,在大多数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节目中,名人广告占到30%以上。商家之所以更喜欢选择名人做广告,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①名人的高知名度,可以帮助提高产品关注度和知名度

     ②利用受众对名人的喜爱,可以让消费者爱屋及乌,增加品牌的喜好度

     ③通过名人的形象魅力,可以有效增加品牌的信誉度

     除此之外,名人代言广告也容易带来“眼球经济”,可以防止出现“酒香却怕巷子深”的情况。为什么商家总是费劲心力在吸引眼球上?请点击阅读微课被吉尼斯炒了的“扬州炒饭”,究竟图的什么?

     看看下面这个笑话,兴许你就能理解商家为何争相寻找名人做广告了。

     一出版商拿一本新书去见总统。总统没有时间看,但出于礼貌还是说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送了一本书给总统。总统怕再次被人利用,便说:这本书不好。出版商闻之,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书又售空。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四】

     名人效应常常能发挥积极而特殊的作用,若把握分寸,运用得当,会产生积极作用。但它更是一把“双刃剑”,若运用不当,名人和企业都有可能会受损。

     美国学者Rajeev Batra有研究表明,有人物形象的广告和没有人物形象的广告相比,前者更能引人瞩目,但受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却较后者少。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人效应也是如此。由名人代言广告,大众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名人身上,而忽略产品本身。这样,产品宣传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名人效应也不是万能的。

     厦门中桥是最早获得国家计委核定的GSM手机牌照厂商之一,拥有韩国首尔、中国上海、厦门3个GSM/GPRS手机开发研究所。中桥找了韩国知名艺人全智贤代言其品牌。但是全智贤的代言并没有挽救中桥

     最终,中桥被韩国VK株式会社收购,中桥手机品牌变为“中桥VK”。

     可以看出,运用“名人效应”是起不了决定性作用的。若是产品本身质量不行,名人再怎么抬,也是枉然。能决定产品生命力的,永远只会是品质。

     对于如今广告宣传中,过度应用的“名人代言”,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作者:精读君(微信/QQ公众号:精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