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我辞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2016/10/24 精读

     【精读君曰】

     现在,坊间都在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HR现在都不敢招90后了,因为90后们总喜欢“一言不合”就辞职啊。

     据麦可思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

     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上两年依旧“痴心不改”。

     90后为什么这么“洒脱”呢?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90后辞掉第一份工作的经历,这其中的心理历程,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探知一二。

     24岁,我辞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 树獭先生(ID:shutaxiansheng)

     作者简介:树(shu)獭(ta)先生,简书推荐作者,微博读书推荐作者,一个想用笔表达想法的神经质少年。微信公众号:树獭先生(ID:shutaxiansheng),微博:@树獭先生不懒。

     -1-

     下午上班时,收到了人力给的合同解约证明书,看着上面红红的公司印章,听着同事絮絮叨叨的一些叮嘱,我才意识到:我真正要离开这里了。 一个生活了一年的地方,可能还会再回来,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回来。 记得去年刚来的时候,还摸不清楚园区的方向与公司的位置,第一次进宿舍就把自己给反锁在外面,没带手机,不认识人,穿着睡衣站在外面手足无措。 而现在终于要离开了。 曾经无数次厌弃过这里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环境不好,曾经无数次咬牙切齿地想:再忍忍,再忍忍,等再过一段时间就离开这破地方。

     可是等到真正要走的时候,内心反而极度平静,不兴奋,也不难过,就好像是跟苹果熟了,饭好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2-

     记得去年毕业吃散伙饭时,隔壁专业的一位朋友问我:你觉得你的第一份工作可以干几年?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信誓旦旦的样子:五年。我觉得我的第一份工作可以干五年,很自信,很笃定。 那个时候的我,还没踏入社会,便对自己如此笃定:想从基层开始做起,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慢慢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五年时间,足以在一个公司扎稳脚跟,足以考过中级会计职称,再用功一些,CPA也可以过几门,足够了。 心里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打算的。 可真正踏进社会的时候,亲身去体验那些以前只是别人口中的一些经历,才发现,一切并非如此。 大学的时候,想着毕业了,就可以自己赚钱了,自己养活自己。毕业了,才知道,毕业前两年才是人生最苦逼的两年,甚至比大学时候还穷。你既要自己负担全部的衣食住行,还要准备一些钱来交际投资,还要想着给父母寄一点,还想再攒点以防将来有什么意外。 你想的,跟你的能力之间,根本就是跨越不过去的鸿沟。 大学的时候,想着再怎么不济也是个本科,学习成绩还不错,履历也很光鲜,对前途一片自信。可是毕业之后,你才慢慢明白,人生不是选择题,也不是有着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它就是一片迷雾,你要在这片迷雾里,自己找方向,找出路。 有的人选择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周围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有的人选择按着父母铺好的道路,工作,结婚生子,还有的人,你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走的,你永远只能看到他们的光鲜亮丽,恣意潇洒。

     可是,更多的人,是在迷雾里,找不到方向,一步一步摸索着走。

     -3-

     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喜欢会计这个专业的,喜欢对着一些复杂的账务,然后去找到他们之间的逻辑跟方法,将他们一一拆解开来,列成简单易懂的一笔笔借贷文字。 热衷去寻找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热衷于挑出报表上一些显而易见的bug。 可能是人是会变的吧,也可能是在后来的学习探索中,我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开始去跟真实的自己对话。 周国平说,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安顿自己。 安顿自己的心。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会问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目标,在大多数的观念里,人和其他生物不同的一个点是: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我们总是会在前进的路上,去考虑自己追求的目标,前进的方向,我们也会去感受当下的自己,去问自己想做什么,问自己过得快不快乐,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从一开始方向就是错的,走多远,都是违心的。

     如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连最起码的自己的心都不能安顿好,都不能为自己而活,都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那做什么都是不满足的。

     -4-

     跟人力谈话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被问:你的大学四年学的是会计,又工作了一年会计,现在转行,你不觉得可惜吗? 可惜吗?如果让我一直对着我现在认为枯燥的数字,委屈一生,还要想着当初如果转行了怎么怎么样,委屈在当下,活在假如里,那才是真正可惜。 旅行者洛艺嘉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敢于清零,敢于站在新的起点,做自己真正喜欢的。

     我再不被世俗的价值观所绑架,我做了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又变成了别人。
她很开心:我终于,遇到了最好的自己。 如果曾经的成绩和努力变成了一种羁绊,反而不敢去追寻自己的初衷,丧失了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彻底失去了尝试另外一种生活的机会,那对我来说才是可悲。 可能有些矫情,也可能有些所谓的“作”,可是,我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明白的最大的一个道理就是:接受自己。 接受自己,不只是外面那么光鲜的自己,而是那么不那么完美,哭了之后有点丑,也会虚荣,也会脆弱的那个最真实的全部的自己。 只有放下一些偏见和执念,先去接纳自己的全部,不排斥,在真实认知的基础上,去改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和自己真实相处,变得更好。 24岁,只是一个起点。

     未来你好,请多多照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精读读友会6项会员服务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