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野心,就是成为我自己
2018/1/30 精读

    

     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幸福的顶点。

     1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出一段藏传佛教导师宗萨仁波切给窦靖童剃发的视频。

     网友传言:窦靖童这是要赶上90后佛系的潮流吧。

     对于窦靖童而言,赶潮流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因为她一直坚持的都是不从众,不活在别人的定义里。

     学钢琴和吉他不上课不看谱,弹什么曲子看心情。早早辍学,组建乐队,用玩的心态面对音乐。

     从小到大,窦靖童总是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只是安心活出自我。

     在这个时代,能够认识自我,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而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日本有位医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医术高超的原因。他回答:我觉得把人的身体切开非常有趣。这个回答令现场观众大吃一惊。

     但是,这个医生之所以成为神医,正是因为他比别人都要了解自己,因为他不顾及旁人的眼光,勇敢地追求自我的满足。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外界的种种束缚,无法认识自己,而是过上了别人指定的生活,追求别人认为的正确道路。

     但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要求里,就会陷入不安和焦虑。

     有价值的人生从来不是复制别人的生活,只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只属于你的那条道路,才能过上从容自由的生活。

     不要让别人对你的指定变成了限制,从而阻挡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2

     表妹吐槽说,现在的工作真是糟心。

     毕业找工作时,她比较倾向于找销售类工作。

     在老师的介绍下,有家公司表示愿意跟她签约,工作内容是销售心理学实验仪器,底薪3k加提成,入职五险一金。

     表妹觉得应该趁年轻多历练,开拓视野。碰壁不是问题,压力大不是问题,工资暂时不高也不是问题。所谓事在人为,关键还是在于自己。

     但是这份工作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做销售有什么好?累死累活。像父母那样生活不行吗?你这样不行,将来一无所有了会后悔的。

     和家人沟通无果后,表妹黯然地回绝了这份工作。

     记得当时她叹了一口气:真想知道,5年后,再看着那些在外面漂泊,为了一砖片瓦打拼的人,内心是什么想法。

     尼采曾说:我走在命运为我安排的道路上,我不想走下去,可是我又不得不满怀悲愤地走下去。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毕业选择了他人认可的工作,到年纪了接受家里安排的相亲,在一个圈子里按部就班地生活。不自觉地忘了初心,失去自我。

     没有自我,于是没有自己的路;没有自己的路,于是去走别人的路。

     韩国作家诸葛铉烈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了解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是机械地像别人一样生活。在别人的路上,又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一旦没有跟上他人的步伐,就会焦躁不安,活得迷茫。

     所以,如果你想要的,不是别人所规定的样子,请你一定要勇敢地为自己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

    

     3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王小波被认为是当代文坛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有趣的人。

     他曾说:“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有人评论:而自他离开,这20年里,都没有再看见像他一样的人。

     在他生活的年代,他的作品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被打上另类的标签。但是他不以为意,坚持用文字表达真实的自己。

     他的文字,天马行空,充满个人意志,他在《黄金时代》里写到:

     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在一个荒谬的时代里,他坚持从沉闷的现实中寻找有趣的生活,对枯燥和世俗进行黑色幽默式的反抗。

     自由和理性,尊严和价值,是他一生所求。而这种追求,让他遭到了来自周围的热潮冷讽,贬损排斥,但他依旧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他的这种反抗,并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是嬉笑怒骂,更多的是透着天真、朴实、浪漫、不媚俗。

     王小波告诉我们,活着就应该推翻生活的设置,勇敢做自己。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生活只有活着或死去两种。正在死去的人是消磨时间地生活,为了别人而活,这样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一直到75岁才埋。

     王小波不客气地指出,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标配重要得多。活着就要创造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否则,无趣地生活、衰老下去,那比死亡更可怕。

     单纯、有趣,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魅力,王小波影响了一代青年人。

     4

     很多人都会想,如何在焦虑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长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法是多看看这个世界

     作家诸葛铉烈在大学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去非洲呆了一年。

     他说,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那里,我看到了自己。

     因为远离自己的国家,没有必要为他人的想法而活,只看到了自己。一年的时间,他获得了很大的成长。

     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再去非洲一趟,因为每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能够遇见更多未曾发掘的自己。

     因为旅行会让你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得到一份在陌生世界的治愈与成长。

     精读君此前在成长词典词条《309:旅行》里也指出:旅行,是非常好的反思时机。它提供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情境,不一样的人,通过观察和对比,进行视角切换,我们可以更容易找到自身关于生活意义的答案。

     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让你暂时抽离原有的生活,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

     将目光投向这个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迎接自我。而了解自己也就是在看这个世界

     美国航天局最高执行官曾说,游走的地方越多,我的视野越广阔,并且我看到了自己。

     虽然你看到的是不同的旅游目的地,但你最终看到的,是你自己。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有一段话:

     有人学到了独立,有人懂得了珍惜,但无论是哪一种,在旅行开始的那一刻,这些成长与失去,就烙印在我们探索世界的步伐里,成为了生命。

     旅行不是为了离开,而是找到成长的自我

     而一个不旅行,不走出家门的人只会充满对自己的偏见。

    

     5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旁边搭起木屋,开荒种地,过着与动物为邻,简朴原始的生活。

     生活或许充满不同的可能性,但他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恬静且自足。

     我们原本也可以顺从本心去生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冯骥才说,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理想的人生不过是聆听内心的声音,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你梦想的方向,过你想过的生活吧。

     这样的你,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葫芦僧,精读主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猜你还想读更多葫芦僧的文章:

     你工作的深度,决定了你的未来

     你能走多远,看你的逆商就知道

     《无问西东》:人为什么要真实,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你是终身成长者吗?

     为什么每天,一定要写点什么?

     这400个让你更聪明的概念,你掌握了几个?

    

     留言有礼

     今天点赞数第1名的留言,精读君赠送《成长词典》1个月使用权益(不重复赠送)。

     ↓订阅成长词典,坚持每天读透一个概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