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袁泉终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有一种活法,是静待花开
2022/12/14 7:00:00 精读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8/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349天

     有一个著名的定律是:

     荷花如果在三十天开满池塘,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

     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而且花开一半并不是在第十五天,而是在第二十九天,最后一天会开满另一半。

     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可是如果你在30天前放弃,你就无法欣赏到花开满塘的美景。

    

     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想象中那个美好的自己,只是沿途的困难和挫折、心酸和无奈,磨掉了耐心和信心。

     怀揣慢慢来的态度,再坚持一下,命运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就像周岭在《认知驱动》一书中所说:“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01

     袁泉:秋叶般静美

     有人活得张扬,如同太阳般耀眼,是人们仰慕的存在;

     而有人活得沉静,如同月光洒落人间,清冷孤寂却也柔和静美。

     2017年,《我的前半生》大火,袁泉饰演的唐晶干练果断,深得观众喜爱。

     1996年,袁泉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大学期间,她就参演了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并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2000年,袁泉主演电影《蓝色爱情》,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按照这个节奏,袁泉完全可以借着大学期间拍摄电影的名气,在影视演员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毕竟影视剧带来的名气和受益更具诱惑力,能够更加容易被观众看见和认可。

     可是毕业后,袁泉却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选择了出乎意料的一条路。

     亦如诗人弗罗斯特曾说:“树林中有两条路,而我选了较少人走的那一条。”

    

     袁泉不忘初心,依如小时候那般坚定。

     那一年,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需要给湖北省京剧团代培一批学生,寻找有学习京剧潜质的孩子,不到11岁的袁泉被选上了。

     她妈妈问她:“你考上了,要自己想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京剧。”

     她说:“对呀,我真的想去。”

     袁泉有思想、有主见,也足够自强独立,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十分坚定的选择内心所想。

     即便在训练期间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疲累,还要吞咽心理上的思念,她也不曾退缩,而近三百封家信也见证了一个女孩的成长。

     一个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人,早已和外界建立起了屏障,不会让外界的诱惑干扰自己的决定,也不会急于求成,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以热爱为出发点,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缓慢且坚定,直到走到了金字塔顶。

     2007年袁泉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名字和老舍、田汉这些大师门并列,是最年轻的成员。

     2013年,袁泉凭借话剧《简·爱》饰演的女主角简,获得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她成为话剧演员中的大满贯,集齐三大奖项:梅花奖、学院奖和话剧金狮奖。

     无论何时生命的桨,人生的舵都只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

     当兴趣和爱好走到了顶峰,她又开始拓展其他领域,今年的袁泉又拿下了第36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她用慢慢来的态度和坚持到底的决心雕刻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像,不受潮流的侵蚀,亦不受舆论的桎梏。

     缓慢走来,安静如水的演绎自己,胜过一切被别人口中包装后的她人。

    

     02

     李筱懿:缓释胶囊的功效

     人生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用力过猛也许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但也埋下了隐患,终有一天会爆发。

     就像刚毕业的李筱懿,青春年少,干劲十足,一心想要闯出自己的道路。

     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做总经理秘书,刚入职就听说老板有很多怪癖,是个出了名的细节控。

     知道的同事都对她很是同情,觉得她倒霉透了才被分配到这个岗位。

     但是她却有不一样想法,跟着厉害的老板,才能快速成长,成长为值钱的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能挣钱的人。

     在她当时的认知里,新人就应该眼明手快诚恳热情,所以除了出色的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外,对于办公室其他人的要求,她也是有求必应。

     她完美的达到了老板的要求,而且过犹而无不及,老板的信仰是“专业就是细节”,于是她就在细节中取胜。

     即便有保洁阿姨打扫卫生,她也会在老板上班之前把所有器具包括烟灰缸全部自己动手擦一遍。

     以至于后来的她被破格提升为主管时,面对别人的疑惑,老板的回复是:她擦的烟灰缸更干净。

     为了给未来铺路,她极力给每一位同事留下好印象,力求成为同事的哆啦A梦,可是增加的工作量无不耗费时间和精力,过度的消耗不仅让精神疲惫不堪,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超负荷的劳动量使她累到了医院,而她的住院让老板很不习惯,许多工作的进度都受到了影响。

     复工后领导第一时间找她谈了话,在领导的点拨下,李筱懿悟出:

     “你要找出一个自己能够长期坚持的强度,像缓释胶囊一样,慢慢释放,逐渐加力,不要一开始就像个拼命三娘,开局红火,后劲不足,又不是突发事件要你去应急。”

     人生切忌用力过猛,而要慢慢的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建立起自己的边界和原则,缓慢发力,才能游刃有余的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后来的她创业、出书,赢得了自己人生路上的鲜花和掌声。

     03

     林青霞:从尘埃里开出花

     有句话说:你可以爱一个人爱到尘埃里,但是不会有人爱尘埃里的你。

     青春时期的林青霞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秦汉,那时的秦汉还在婚姻中,为了不伤害另一个女人,林青霞忍痛和秦汉断绝联系。

     秦汉离婚后,兜兜转转,他们再续前缘,即便曾经的女神在这段爱情中如何妥协和低头,也没能走到开花结果。

     他们的爱情没有死在舆论之下,却消弭在平淡的日常中。

     开始的有多美丽,结束的就有多苍白。

     18年的爱情无果而终。

     后来被温暖感动的女神,没有丝毫迟疑的步入婚姻,嫁进豪门。

     优渥富足的生活让人心安,可是面对丈夫不断的绯闻,却是一番煎熬。

     正如茨威格曾说: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也许林青霞早已读懂了婚姻的本质和人性的弱点,她没有去破局,而是一边忍耐着,一边在困局中寻找自己真正的需求。

     近50岁的林青霞终于找到了终其一生要追寻的东西——写作,能让灵魂停靠的依旧是精神上的富足。

     尽管她高中没有毕业,尽管她自嘲菜单都要看好久,即使知名作家亦舒曾取笑她说:“不读书,没文化。”

     她依旧怀揣勇气从头开始,认真读书,勤奋写作,字斟句酌。

     常常彻夜读书、写作而不觉疲累。

     她会看书看到舍不得去睡觉,写作写到清晨等待着友人改过稿后再休息。

     她的家里更是堆满了书,而且多半是晦涩难啃的经典之作。

     她四处拜师,作家朋友更是遍布文化圈。

     季羡林、余光中、张大春等都曾被她缠着不放,挨个请教。

     当你在一个领域专注到极致和痴迷的程度,那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67岁的林青霞,用18年磨出了三本文集,《窗里窗外》《云来云去》《镜前镜后》,而且文章还被收录到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去,更是被香港大学授予了名誉博士,一同获这个殊荣的还有杨振宁院士。

     爱情和婚姻的渡船在人生的海洋上都会停摆,到达不了的彼岸,还需灵魂的小舟去抵达。

     无需慌张,慢慢来,不认输的人生,终会开出花来,绽放独特的美丽。

    

    


     04

     结语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中写过一段话:

     “不纠结、少忧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活在自己的选择里,而不是世俗的荣光里;

     活在自己的节奏里,而不是阶段的成功里;

     活在自己的追求里,而不是幸福的假象里。

     有句话说“不沉迷于一个季节的花团锦簇,才能成为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鹰。”

     我们太想快速达到自己梦想中的生活状态,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迷失在鲜花和荣耀中。

     急于求成虽是人的天性,但是选择做自我的勇气和慢慢来的态度,才应该是追求梦想、渴望成功和自我救赎的路上常有的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星庭,精读读友会会员,撰写如星辰般的文字,照亮每一位读者的心。

     ↓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