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青年不愿进工厂,撕开残忍的一面:你觉得你是人,他们觉得你是矿
2023/1/16 7:00:00 精读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13/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382天

     之前,一则人大代表的提案火了,直接冲上微博首位: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张兴海建议,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张兴海还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进工厂呢?

     近日,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在采访中表示年轻人躺平其实是发泄。

     事实上他们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生活,要正视他们的需求。

     年轻人不愿进厂并不是他们讨厌中国制造,而是工业本身要转型,不能像传统那样都把人弄在生产线上,要打通他们的上升通道,提供晋升阶梯,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就会有创造力的绽放。

     这一观点看似方正,但事实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01你觉得你是人,他们觉得你是矿为啥年轻人不愿意进厂?

     因为工厂只追求利益,没有考虑到人性,人就像机器,只负责运作生产。

     你觉得你是人,他们觉得你是矿,在无限麻木索取的前提下,年轻人会逐渐感到厌烦、压抑,从而提桶跑路。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

     工厂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没有社交,人格机器化。在工厂里,基层的管理是粗放式的,只能执行命令,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流水线工,你会觉得自己只是个零件,技术工种可能稍好。

     自远古时期开始,人就是群居动物,与人沟通是基本的心理需求。

     对于年轻人来讲,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是彰显个性和自我的膨胀时期,这个时候你让他们成为了一颗“螺丝钉”,这肯定是要叛逆的。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工厂不自由,工作时间长,搞不好还有夜班伤身体,工资又低,谁去?

     有的认为,工厂如果给2万工资,压根儿不用你鼓励。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快递外卖行业,相比于在工厂挨骂被监管没有尊严,年轻人更在乎自尊和自由。

     就像快递小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没有人说,在有些工厂就不一样了,跟监狱没差别。

     等级非常严格,层层被约束被管理,被监工;

     一点任务完成不了就要被罚款,经常加夜班赶工,而且还没有多少加班费;

     工作没有话语权,基层干部组长没有啥文化,做不好直接一顿辱骂,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尊严。

     工厂没有把工人当人,才是问题的核心,这一点和工厂科技进步无关。

     要转型不是生产模式,还有管理模式!

     02年轻人其实一点也不想躺平年轻人真的是想躺平吗?

     我们虽然会看到很多类似“提桶跑路”的人,或者是天天念叨“佛系”、“躺平”的人,但是真正躺平的没有几个。

     因为躺平也要有资本,就像没有钱就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而钱又不能凭空出现,所以能躺平的都不是一般人。

     普通人的躺平只是间接性的自我摆烂,吼一嗓子,然后继续苟且。

     2019年数据,中国快递从业者已经突破了1000万,餐饮外卖已经突破了700万。

     2020年美团和饿了么公布数据:疫情2个月,外卖骑手新增58万,其中40%来自于制造业工人。

     2020年4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2020饿了么蓝骑士调研报告》。

     数据显示,饿了么覆盖全国超过2000座城市和县区,蓝骑士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90后占比约为47%,95后新增注册骑手同比增长1.3倍,八成来自农村。

     其实,年轻人并不想躺平,也没有资格躺平。

     据《202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16—19岁、20—24岁、25—29岁和30—34岁4个年龄组城镇就业青年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8.1、46.3、46.9与47.5小时。

     除20—24岁年龄组青年外,均高于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46.8小时),即使最低每周46.3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按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日均工作时长也达到9.26小时。

     可见,虽然“躺平”一词火了,但绝大多数青年依然在不断奋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躺平”背后,更多的是当代青年对现实的诉求和焦虑困惑。

     年轻人其实一点儿也不想躺平,他们更想追求生活的意义或者说活着的意义。

     03赚钱,归根结底是自己要解决的事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投稿提问:“不是说贾樟柯是穷苦人家吗?怎么(二十世纪)90年代上大学就能拿出两万元拍电影短片。”

     贾樟柯回应这位网友:

     “我那时候大约是这样的,每个月给报纸写4篇评论,有点稳定收入。

     每个星期去同学的电视节目组演一天小动物,又有点收入。

     有时候师兄们会发我几集电视剧写,又是一点收入。

     没什么钱,但我也不觉得自己穷。需要钱就去赚钱,这归根结底是需要自己解决的事儿。”

     贾樟柯这句“需要钱就去赚钱,这归根结底是需要自己解决的事儿。”就很实在,我觉得也是当下年轻人应该要明白的一个真理。

     赚钱这事,还得自己去搞定。

     权威报告说,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郭台铭布局的8万台机器人,直接导致工厂减员84%。

     最近4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却由2013年20.8%上升至2017年的28.6%。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吸力、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

     比如,杭州一工厂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提升品控能力,把数百台机器人设备联网,双11备货连续开机7天不停工。

     比如,正大崇明一个676亩的蛋鸡场,里面有多个自动化养殖系统,使得1人管理17万只鸡成为现实。

     比如,董明珠将数字化引入了工业制造领域,实现“黑灯工厂”,原来上万人的工厂,现在只要1000多人。

     比如,京东的无人仓库,自动化机器人拣货仓库作业,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没有一个配货员、分拣员、打包员。

     比如,上个月的冬奥会,运动员吃饭的餐厅从点餐到炒菜再到配送,都是无人化操作的。

     那为什么工厂还会出现招工难情况?

     AI和机械化只是导致简单机械化工作岗位需求减少,但另一方面对技术类需求不断增加。

     所谓招工难,其实是缺技术工人。

     张兴海代表提案中所提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

     2200万就是技术工人,他们需要对高端设备进行运作、调试、安装、维护。

     人社部公布全国100个缺工的职业,其中车工、焊工、钳工就排名前十。

     也就是说,现在缺的不是流水线的螺丝钉而是技术工人。

     从这一个社会实情中,也揭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年轻人要尊严要自由要高工资,就要学会一门技术。

     对于这样一个行走社会的道理,其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可是能做到有一技之长再出社会的,却是寥寥无几。

     这也是年轻人迫切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没有哪一个人的青春是顺直的。

     赚钱这事,还得年轻人自己去摸索。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不是被人无限索取的矿,我们要做有尊严有自由的自己。

     习得一技之长,方得安生之地。作者:琴晴情卿,精读读友会会员。琴棋诗画都喜欢,柴米油盐也乐意。↓免费试读《精读君通识词典》前30个词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