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口也会感染?医生:3个误区一定要避免!
2022/2/28 京医通

     生活中小磕小碰的伤口要怎么处理呢?其实如果处理不当,小伤口也会感染...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实用的伤口处理方法~

    

     常见伤口有哪些?

     1、擦伤

     擦伤是因为皮肤与粗糙的表面磨擦造成的表浅伤口。伤口会缓慢的渗血,但深层组织仍是完整的。

    

     如何处理:首先清洗伤口,再进行消毒,以保护局部避免感染,用棉签或者棉球均可,这种伤口待自然干燥就可以,不需要过度包扎。

     2、划伤

     划伤可能会伤害到真皮组织及皮下的脂肪层,甚至更深的组织,出血会很明显。

    

     如何处理:先用流动的水冲洗(有生理盐水更好),接着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无菌纱布或者创口贴粘合,尽量使伤口合拢,促进愈合。

     如果伤口过深,需要到医院进行缝合。

     3、刺伤

     如被钉子等比较锐利的东西刺伤,伤口比较窄、比较深,伤口细菌不易排出,容易发生炎症。

    

     如何处理:先局部压迫止血后消毒,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伤口深度>1厘米的伤口有较高的破伤风感染风险,所以处理后,建议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肌注破伤风针。

     4、咬伤

     咬伤是特殊的伤口,不管是人或动物造成的咬伤,都是污染的伤口,极易被细菌感染。

    

     如何处理: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再进行消毒,避免感染,建议尽快到医院接种破伤风或狂犬疫苗。

     伤口处理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

     用口水涂伤口

    

     专家解释:

     口水中99%是水,1%是淀粉酶、溶菌酶以及各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其中「溶菌酶」虽然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何况口水中还会有很多细菌,可能会导致伤口的二次感染。

     误区二

     用红/紫药水

    

     专家解释:

     红药水又叫「红汞」,它的主要成分是具有一定毒性的重金属汞,而且它的穿透力弱,杀菌效果有限

     紫药水又称「龙胆紫」,效果比红药水强一些,促进表皮结痂愈合的能力很强,但表皮下的细菌并没有被杀死,这会给接下来的治疗带来困难。

     误区三

     用盐涂伤口

    

     专家解释:

     盐虽然能抑制细菌繁殖,但撒上盐后会在局部形成高渗环境,导致伤口周围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局部水肿加剧

     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倒是可以,但也不能彻底杀菌。

     伤口消毒用什么?

     推荐No.1

     碘伏

    

     专家解释:

     医用碘伏的浓度较低,刺激性较小,可直接用于多数情况下皮肤、黏膜的消毒。

     碘酒与碘伏相比,刺激性较强,会让伤口产生较为明显的烧灼疼痛感,可用于程度较轻的挫伤、擦伤等一般外伤的消毒。

     推荐No.2

     酒精

    

     专家解释:

     酒精是常用的消毒用品,但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 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器具

     ● 75%的酒精用于皮肤伤口消毒

     ●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

     ●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

     伤口感染要注意!

     受伤区域持续发红

     伤口周围发红是愈合的标志,但是,当这种颜色持续存在或向周围区域显著扩散时,可能已感染。

     持续疼痛

     伤口有点疼很正常,但是疼痛持续或加剧,可能是伤口感染。

     伤口化脓有异味

     伤口出现化脓,注意颜色和气味,如果脓液发绿或有臭味,是标准的伤口感染症状。

     哪些伤口需要去医院?

     伤口深度1公分以上,或到了脂肪层或肌肉层,通常需要缝合。

     出血量多,或压迫十分钟后仍出血。

     伤口内的异物无法自行清除。

     受伤后两天,伤口仍红肿,或有分泌物。

     大面积或深层的烧烫伤。

     人或动物的咬伤。

     对于不洁或污染伤口,不确定自己何时曾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或注射超过五年以上,应尽早至医院进行清创处理,并肌注破伤风针进行被动免疫治疗。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如有内容转载,请标明来源审稿专家:赵永祯 北京朝阳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编辑:医口酥、医梨沙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京医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