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11种危险因素,你占了几条?(占越多越危险)
2022/2/28 京医通
心脑血管病,一直是中国死亡率高居前几位的病因。而脑卒中(脑中风)更是高居榜首!
中国人死因TOP3
TOP 1.
脑中风
TOP 2.
缺血性心脏病
TOP 3.
肺癌
其实以脑卒中为主的脑血管病,也是可防可控的。管住一定的危险因素,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No.1
脑血管病
-- 11个『可控』危险因素 --
在以下11条『可控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占的条数越多、每条程度越严重,将来患脑血管病的风险就更大。
相反,所占条数越少,每条控制得越得当,则风险则会大大减少!
01. 高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尤其还未服药控制者),会损伤血管内壁,促进脑动脉硬化发生,血管要么变窄缺血,要么变脆易破。
解决办法: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控制血压
涉及科室:心内科
02. 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发生收缩、痉挛,引起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梗、脑梗。
解决办法:科学戒烟
涉及科室:戒烟门诊
03. 糖尿病

血糖升高,血管常年受到『糖毒』的伤害,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解决办法: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控制血糖
涉及科室:内分泌科
04.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患者易在心脏形成血栓。而血栓如果脱落随着血流移动到脑血管中发生堵塞,则形成脑梗。
解决办法:药物抗凝、消融或外科手术
涉及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
05. 血脂异常

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或其他血脂胆固醇指标升高,都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使动脉变窄而缺血缺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硬化。
解决办法:生活方式干预 + 药物调节血脂
涉及科室:心内科、神经内科
06.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发生动脉硬化,长了斑块造成了狭窄,可能影响大脑供血(即便没有症状也要治疗),一旦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脑血管,还会引起脑栓塞。
解决办法:药物稳定斑块、内膜剥脱手术
涉及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
07.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并不止是一个生活坏习惯而已,它是造成很多疾病的原因之一,其死亡风险甚至可与糖尿病相提并论。
解决办法:避免久坐、有氧运动等
08. 肥胖(或腰围过粗)

肥胖的人身体常处于一种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与大家常说的"三高"互为因果,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解决办法:科学减重、减重手术等
涉及科室:内分泌科、减重门诊等
09. 饮酒

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影响血小板凝集,可诱发脑出血等急症。长期饮酒也会促进动脉硬化。
解决办法:限制饮酒
涉及科室:烟酒依赖门诊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体检时常见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可使用叶酸降低风险。
解决办法:口服叶酸
涉及科室:神经内科、心内科
11.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指睡觉时可引起呼吸暂停的病态"打鼾"。呼吸暂停可引起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解决办法:矫治器、呼吸机治疗等
涉及科室:呼吸科
除此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像高凝状态、不健康饮食、慢性炎症等,就不一一赘述了。
No.2
脑血管病
-- 需要多科室协作 --
由上述危险因素我们可以看出,脑血管病从预防到治疗,并不是一个科室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
预防脑血管病
▼
高血压 →心内科
颈动脉狭窄 →神经内、外科
心房颤动 →心内科
......
治疗脑血管病
▼
脑梗、脑血管狭窄 →神经内科、介入科
脑出血、血管畸形 →神经外科
脑血管性痴呆 →记忆障碍门诊
......
所以,有些医院会设有"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把不同科室的优势集中起来防治脑血管病~让患者的问题得到"一站式解决" !
就在近期,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多家市属医院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知名专家团队,在小汤山医院开设4个专病门诊,以及3个"知名专家"专病门诊!
专病门诊
脑血管病内科
专病专家门诊
脑血管病外科
专病专家门诊
脑血管病内科
专病门诊
高血压专病
专家门诊
点击上面卡片预约
"知名专家"专病门诊
脑血管病外科
专病门诊
(知名专家)
脑血管病内科
专病门诊
(知名专家)
高血压
专病门诊
(知名专家)
点击上面卡片预约
以此方便周边百姓『近距离』享受市属医院专家号诊疗服务!此次在小汤山医院出诊的市属医院专病门诊专家团队的部分专家有:









此次北京小汤山医院结合医院发展特色,借助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医学平台和专家资源,优先发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诊疗及康复学科。
届时,老百姓只需借助“京医通”搜索“北京小汤山医院”,就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医院主页。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如有内容转载,请标明来源审稿专家:郭秀海 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编辑:医拉罐、医梨沙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京医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