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的答案,或许叫做知难而上。
2022/6/26 9:13:00 进化岛

     ▲ 点击上方“进化岛”关注公众号

    

     观 点 / 刘润 主 笔 / 婧娴

     特殊时期该不该招人难以抉择,怎么办?

     靠不对称能赚的钱越来越少,怎么办?

     客户一直没有给我更多订单做,怎么办?

     我在的行业饱和了,怎么办?

     ……

     最近在进化岛上,收到了不少创业者同学的提问。

     有的是教培行业转型零售,有的在这一行坚持了很多年。在大家各自描述中,可以看到面对变化时不同的应对状态。

     变化来了。它带着生疏,带着麻烦,带着犹豫不决而来时,应该怎么应对?

     今天我摘选其中的6则,分享给你。和你一起寻找应对变化的解题答案。

     (本分享来自进化岛社群日常问答)

     —1 —

     所谓完美的决策,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我目前经营一家小型服务创业公司。

     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波动比较大,既需要招人,又怕在不稳定环境中,风险太大。

     怎么抉择?

     招和不招,都有好处和风险。这是典型的“风险决策”。

     每家公司都希望做完美决策。

     事实上因为大部分人手头掌握的信息往往不完全,所以在计划行动过程中,无法准确预估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就没法知道结果的损失和收益会是怎样。

     为了实现目标,多多少少得冒一点风险。

     但是,每个人对风险的厌恶喜好程度不同。从决策论的角度,你要先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风险偏好。

     如果你是“乐观”的,看重收益,不怕风险。可以用“最大最大法”来决策。

     举个例子。

     商店进一批雨伞卖。成本是10元,售价30元。卖出一把可以盈利20元。但是如果卖不出去,滞销了,就会亏10元。

     如果接下来下雨天多,卖的好,那就能赚得多。

     但是这一季天气怎么样,说不准。该怎么进货呢?

     假设分别进100把,150把和200把。

     先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看看,卖掉100把伞的概率是多少,150把的概率是多少,200把的概率是多少。然后你就可以编一个期望收益表了。

     分别算出来进100把、150把和200把的潜在收益是多少。哪个收益大,就选哪个。假设卖掉100把的概率是20%,150把的概率是50%,200把的概率是30%。

     第一种,进100把的潜在收益就是,

     100*20*20%+100*20*50%+100*20*30%=2000元。

     第二种,进150把的潜在收益是,

     1500*20%+3000*50%+3000*30%=2700元。

     第三种,进200把的潜在收益是,

     1000*20%+2500*50%+4000*30%=2650元。

     选择第二种,进150把,因为潜在收益最大。这就是最大最大法。

     比较谁的潜在收益最大。

     如果你是“悲观”的,相比盯着收益,你更关心风险。可以选择“最大最小法”来决策。

     同样是卖雨伞。

     如果今年下雨多,雨伞畅销。那么,进100把可以赚2000元,150把可以赚3000元,200把能赚5000元。

     如果销量一般,可能进100把能赚1200元,150把能赚1500元,200把能赚1300元。

     如果出现滞销,进100把的能赚100元,进了150把的亏了1000元,进200把的亏2000元。

     进100把的最小收益最大,所以就进100把。这就是最大最小法。

     比谁的损失小。

     没有完美的决策,看你选押大还是押小。

     —2—

     信息一定会趋于透明,未来得凭专业挣钱。

     我曾经经营一家小型红木家具厂,现在开一家红木家具店。

     从前红经销商的毛利都比较高,现在各种直播、线上平台把利润压的很低。

     这行生意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不管是红木,还是玉石,还是古董,在这些信息不对称集中的行业中,卖家的知识远高于买家。所以,很多的卖家是靠“赚你不懂的钱”。

     而买家处于劣势的一方,但是他们是知道自己信息获取不全,从而产生不信任。

     因为不信任,所以会有讨价还价。讨价还价,就会产生交易成本。

     所以,信息不对称,本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

     在景区,很多时候都是一锤子买卖。一个镯子,价格不菲,但是很多人不敢买,拼命砍价,因为不信任。

     但是,如果在品牌专卖店,同样一个价格不菲的镯子,可能大家会买的放心很多。这是品牌背书带来的信任。

     这类问题,有没有系统性的解?

     在张维迎老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有过一个总结,有4方面:

     (1)信息劣势的一方:积极获得信息。比如,现在科普短视频越来越多,告诉大家怎么区分木材;比如有很多人介绍红木的款式,工艺。普通消费者获取这些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

     (2)信息优势的一方:主动提供信息。比如,一些独立珠宝设计工作室,他们会同时开设自己的视频账号、公众号、微博等等媒体,科普珠宝知识,提供原来只属于行业内的信息,降低消费者了解的门槛。比如,卖家主动提出7天无理由退换、1个月先试用后付款的机制等等,就是信息优势一方主动向劣势一方提供信息,释放产品品质优良的信号。

     (3)通过第三方信息提供:比如一些排名体系、第三方测评等等。

     (4)通过信誉机制:比如对生产商家要求披露更加相信的产品信息,比如对商品设定统一指导价等等。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的基本趋势是,信息总体越来越对称。

     靠不对称赚的钱,会有,但是大概率会越来越少。

     并不是说红木就做不下去了。而是,这些行业的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逐渐对称,普通消费者逐渐驱魅后,如果卖家还想要赚到钱。

     就必须凭借专业赚钱了。

     比如,你的木材非常非常好,专家一看也很想买。

     比如,你是做创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别人没有见过的设计款式,你这里居然有,很别致。

     比如,你在单卖红木的家具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整体家装风格的咨询和设计方案,顾客来你这里不用纠结自己的家具买回来该怎么放了。等等。

     一定要有一项过人的,别人一时之间难以复制的能力。

     当然,生出这些能力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是总体趋势大体如此。

     —3 —

     转介绍、复购率,如何让顾客一直想起你。

     我现在从教培行业,转行开了一家眼镜店。配镜这件事,除了客户再次需要,如何才能做到一直链接?

     眼镜,是低频、高价的产品,复购率不高。

     一般很多人配一副眼镜,都能戴3-4年。就像你说的,除非在此需要,很难再想起。

     除了想尽办法获得新客之外,重要的是提高转介绍。

     首先来看新客。

     第一,地段,是传统意义上最重要的方法。选择人流量大的商圈,或者和医院、眼科专门医院合作等等。

     第二,美团、大众点评这些本地生活平台是新的办法。

     第三,眼镜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公益活动合作。比如,走进学校,赠送视力测试表等等。比如,进入社区,免费验光等等。

     第四,利用短视频平台,尝试获得更大的流量。

     第五,定期尝试一些线上线下活动,比如体验券等等。

     至于转介绍,首先,需要赢得口碑。

     可是口碑是一个需要慢慢熬的过程。心急没有用。

     一个客户很难知道他的朋友谁也正好要配眼镜。所以最好的转介绍思路,是一家人一起配镜。比如,情侣眼镜,老花镜加近视镜套餐等等。

     除了获新客,转介绍之外,复购率可以做些创新思考。

     如果利润在镜架上,那就每半年免费更换镜片,连续3年,以抵御镜片磨损和度数改变而带来的视力问题。如果来换镜片的人,有30%买了新的镜架,或者买了更好的镜片。

     但是,不论哪种方式,都竞争激烈。这是行业属性,在近乎饱和的环境下,要夺得一块自己的地盘,只能迎战,不能畏缩。

     —4 —

     改变陪跑身份,给客户足够的信任。

     我目前是服装供应商,常年合作的客户,他还有另一家供应商。相比之下,我们的价格更低,而且质量也没有问题,但份额一直比另一家低。

     怎么做才让客户给我们更多订单?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挑选供应商有几个因素:

     质量:东西好不好。

     良品率:质量稳不稳定。

     价格:便不便宜,实不实惠。

     速度:能不能快速供货。

     资金灵活性:愿不愿意压款。

     份额:你是不是占比大到了,让我觉得不安全的程度。

     这六点归结起来,就是能不能给客户足够的信任感。

     这也是另一家超越你的地方。

     现在的你更像是一个陪练,帮助客户分散“押宝一家”的风险。

     对客户来说,价格是个重要因素,但从来不是最重要因素。

     如果想要从陪练变成主角,就要要在价格之外的其它地方下功夫。

     这些客户不会自己讲给你听,得自己出手,让客户觉得押宝在你这里,稳了。

     最近有个概念很火,“隐形冠军”,简单来说,就是在大众认知中不出名,但是在行业里被奉为翘楚的公司。

     这类公司有一个共性特点,“隐形冠军之父”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对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调研后发现,他们的研发投入都是一般企业的两倍多。有成为主导者的决心,专注的决心,和开阔的视野。构建自己的技术竞争力,是西蒙总结出来的特点。

     要有一股钻研劲头,把产品做到极致,还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稳定。

     我和你讲个故事。

     iphone的芯片制造,一开始有两家代工厂。

     台积电,和三星。

     在iphone6s发布的时候,台积电的芯片良品率,已经高于三星了。

     可是,当时在稳定供货上,台积电还存在着生产力不足、生产受到不可抗力影响等等的问题。

     因此,为了减少iphone断供的风险,苹果和三星签了生产计划。

     结果,后来台积电不但解决了稳定供货的问题。而且在制造工艺上,也进行了改良,远超三星。

     这给了苹果很大的信心,从而把芯片制造“全押”台积电。

     怎么样改变陪跑者身份?

     站在客户的视角上不留情面的审视自己。客户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我的弱项在哪里。

     不断补上短板,延伸长板,提高“信任”,才能逐渐提高“份额”。

     —5—

     掌握稀缺资源,才能掌握分配权。

     我开了一家美容院,后来签了品牌代理。

     但是,发现国内的化妆品产品太多了,不是饱和就是过剩,竞争很激烈。相比之下,好像还是美容服务更有前景。

     你要假设,每个行业都是饱和的。过剩的。如果红利还在,早就有人冲进去了。

     更何况美容连锁不是新行业。不见得比新产品行业容易。甚至可能已经摸到了天花板,更加过剩。

     想要在过剩的行业赚到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劳动可能只是个基础分,做到了也不一定能及格。

     你要掌握稀缺的资源。谁掌握稀缺资源,才能拥有分配权。才能在快要挤满的池塘里,圈一块水域。

     同样是一个汉堡,在家门口可能卖20元。到了机场,他不单卖,配上套餐一共70元。为什么?

     店家也很无奈和你说,因为机场租金太贵了。我也没办法。机场为什么敢收这么高的租金?

     因为他有稀缺资源。

     同样是做一次头发护理,一家店收200元,客人嫌贵。

     一家店需要预约1个月以上,1000元一次,却趋之若鹜。因为后者的效果实在是太惊为天人了。

     掌握稀缺能力,才能掌握分配权。反之,就会被淘汰。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提高稀缺性。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这个行业很被动,想要转型。

     但转型做另一个行业,不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难做,因此“退”到另一个行业去。

     是因为你对那个行业有独立的见解,觉得做得比现在的从业者好,所以“进”到那个行业去。

     人总是有个很大的认知误区,认为别人的行业好做。

     与其思考美容连锁服务,“怎样的店铺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好复制”,不如思考自己的产品如何做到“让美容院趋之若鹜,争相选购”。

     我认识很多做美容连锁的,每天都在想,我们这个行业太不好做了,我能不能转型做产品,把产品卖给美容院。

     —6—

     行业关乎难易,自身竞争力关乎存亡。

     我开了一家团餐公司,但是现在净利润不高,也许是整个行业都不高。总之,遇到了瓶颈期,很难突破现有的销售规模。

     请问,现在团餐行业未来发展应该具备什么竞争力?

     团餐行业,整个行业的净利润都不高,不是一个一踏入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赚到钱的赛道。但个体的机会依然存在。

     你问自己的问题,不应该是团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而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波特竞争战略有三种,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性。

     总成本领先,就是在价格都很低的情况下,因为你能创造性的管理成本,大家都不赚钱,唯独你赚钱了。

     萨莉亚,就是在节约成本上做到了极致的一家公司。

     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萨莉亚在对店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做了毫厘之间的调整。

     比如,规定好的不走回头路的拖地路线。比如,不用托盘,直接用手端盘子,可以每次节省8秒钟。等等。

     差异化,就是你和别人不一样。有哪些目前团餐还不能满足的需求,你可以试着做做。

     比如帮助一些公司,每天中午临时布置出一个食堂,2小时后,收拾干净。或者为高管做定制化餐饮服务,每天不一样。等等。

     差异化越小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越低。差异化,或许是你的一个突破口。

     专一性,就是你就做某一项,而且做得特别特别好。

     比如,你只卖牛肉饭,而且你家的饭肉汁的味道、米饭的软硬度、牛肉的肥瘦度、佐菜的搭配,特别好。尤其是酱汁你有特别配方,别人模仿不来。这也是你的优势。

     参考一家日本的团餐外卖企业,玉子屋。据说每天卖出 13万份,一年销售额90亿日元(大约5.4亿元)。他有哪些特别之处?

     (1)每天只提供一种菜,但是每天的菜品种不同,周一到周五不重样。单一菜品解决了用户的“选择困难症”。而且玉子屋可以批量采购食材,降低成本。甚至,还能让菜品制作效率提高不少。

     (2)价格特别便宜,只要450日元(参考价格,一瓶550ml矿泉水大约110日元)。为了做出好吃又便宜的外卖,玉子屋严格控制利润,只有5%。食材成本占了50%,剩下是人工和其他成本。用创始人菅原勇一郎的话来说,每盒1000日元的价格,会有无数竞争者,但每盒450日元就没有明显的效仿者了。

     (3)不接受10份以下的订单。团购让配送更高效。

     (4)精准预测需求。玉子屋的订单是当天上午生成的,但是配菜在一天前就开始了。他们是通过以往订单的跟踪调查,精准分析预判的。

     从α到β,从一个行业的整体机会,到一家一家公司的精耕细作。

     或许没有以前赚钱那么容易了,但是机会还有,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的话

     回答“怎么办”的答案是,叫做知难而上。实现这些答案的是,却是知易行难。

     机会藏在麻烦里,麻烦的背后是变化。

     竞争是常态,但是竞争才是获得价值的方法。

     不确定性是常客,做适合自己风险偏好决策。

     信息一定会越来越透明,但有真本事的人,会留下。

     行业会趋于饱和,但修炼出核心竞争力的人,会留下。

     祝大家找到自己的进化秘籍。

     推荐阅读:

     《“所有的合作,都得先想好分手的脚本。”》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进化岛】公众号每周一篇精选文章, 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进化岛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时代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但有的人看到机会,有的人满眼挣扎,有的人等待红利,有的人埋头耕耘。

     瞄准机会的人,已经踏浪前行,但也时有颠簸。彷徨的人还在起点张望。投机的人,起起伏伏无根无萍。耕耘的人,如果逆势,自然移不走巨山。

     正确的路,不怕难走,不怕遥远。只怕你找寻无果,原地打转。

     如今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如何看清时代逻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不断进化。

     所以,我建立了一个社群,取名“进化岛”。

     在岛上,你可以阅读和分享独到的商业观点;与嘉宾积极互动,互相学习。

     有时候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而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让别人醍醐灌顶。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岛上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进化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