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请练好基本功。
2023/4/15 8:03:00 进化岛

     ▲ 点击上方“进化岛”关注公众号

    

     观 点 / 刘润 主 笔 / 婧娴

     进化岛上常有同学问我这样的问题。

     如何系统学习组织管理?

     团队出现了内耗的问题,核心原因是组织能力不足,具体该怎么做?

     组织问题,是健康问题。

     一个组织不健康,就像“手无缚鸡之力”。

     当我们举不动重的东西的时候,通常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甚至积重难返。

     只能从今天开始,天天健身。

     但很多人都想要跳过辛苦健身,直接举起大象。

     学渣的认知是给大招,立竿见影,立刻得分;如果学渣能意识到补基础,他也不至于是学渣。

     很多焦头烂额的创业者、管理者的认知就是,教给我大招。

     可是,但凡能认识到补基本功,他们也不至于焦头烂额。

     还是慢慢来吧。

     管理,请练好基本功。

     今天我们就回归管理最基础的经典,和你认识三个人。

     (本分享来自进化岛社群日常)

     —1 —

     回归原点,标准化。

     说到组织管理,可能很多人都能侃侃而谈一些观点,一些新潮的词汇。

     这无异于舍本逐末。

     南开大学副教授吕峰老师说,管理不是时装周,不必为落伍而焦虑。

     管理者也不是演员,没必要去做时代理念的引领者。

     管理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

     我们引用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来看,很多问题就能豁然开朗。

     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

     这种探寻事物本质的思考方式,后世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马斯克在解决特斯拉电池问题也用到了它。

     最初,一辆电动车至少需要85千瓦时的电池,而这种电池的成本要超过5万美元。

     比一辆车的售价还贵。

     这怎么可能吸引用户购买呢?

     必须得降低电池价格。

     于是,马斯克按照“第一性原理”,分两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从原料入手。选择尽可能更便宜的原材料渠道;

     第二步,从流程入手。选择效率尽可能高的程序。

     这两步分别抓住了电池贵的根本原因,逐一实现后,成功使特斯拉电池价格降到了行业最低,即每千瓦时100美元左右。

     那么,管理中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

     吕峰老师指出,管理要实现的就是用有效率的方法,实现效益。

     这是管理的“第一性原理”,也是管理的本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代代管理学家都在不断探索。

     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这本书被称为管理学的开山之作,自此企业主们开始对管理有了模糊的认识,对效率有了方法的指导。

     直到现在,很多企业依然需要学习泰勒,学习100年前的理论。

     因为它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因为直到今天我们还做的不足。

     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怎么解决效率问题的呢?

     泰勒自己是技术工程师出身,整天都浸在工厂车间里,他发现工人们最大的一个问题,总爱偷懒。

     但这,不怪他们。

     因为当时车间里,多劳者和少劳者都拿一样的工钱,做的好的人也不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所以出于人的本性,大家都开始纷纷摸鱼。

     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怎么办呢?

     泰勒想到了三点。

     第一,要给工作制定标准。

     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工作成果良莠不齐。

     第二,要让能者多得。

     大锅饭的工资发放,泯没了优秀的人。只有区别化的薪酬,才能让工人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第三,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混乱意味着低效,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后来,我们在福特工厂、丰田生产中,都能看到泰勒的影子。

     他无疑是跨时代的。

     直到今天,

     很多企业依旧没有补好标准化这堂课;

     没有补好分工明确这堂课;

     没有补好能者多得这堂课。

     但企业不能仅仅依靠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

     泰勒工程师的身份限定了他对管理者的想象,而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家。

     为管理者描画了一个清晰职能画像。

     —2—

     管理者的五项职责。

     管理者要求的是综合能力。

     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提出了管理者的5大职责,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1)计划(Plan):“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吕峰老师说,

     一个人随机应变,是非常难得的特质。

     但一个组织,不能随机应变。

     虽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是快速变化的,但是,计划可以改,但不能没有。

     就像是带士兵去攻下堡垒。

     敌方可能有新的支援,天气可能会突然打雷下暴雨,自己的兵可能也会有身体的突发情况。

     但即便如此,管理者也需要制定符合当下的攻克计划,哪些人掩护,哪些人狙击,什么时候冲锋,哪些人候补。

     只有有了计划,大家才能朝着同一方向发力,才有统一的行动注意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当然,计划一定100%正确吗?

     未必。

     计划赶不上变化。

     当你真的想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时,反而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西蒙的“决策理论”告诉我们,

     人不可能获得世界上100%全部的信息,自然也无法做出100%准确的决策。

     管理者日常的计划是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中来的。

     做出的计划,未必是最理想的。

     但一定是在实践中相对合理和有效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SWOT分析方法,是很多人在做决策时都会选择的工具。

     它是不是100%完美呢?

     未必。

     那为什么依然那么受欢迎?

     因为它在某些场景中很有效。

     一个决策不是一本万利的。

     随着外界信息的再次变化,它依旧需要不断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good或许远比追求great重要。

     2)组织(Organize):“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完成高效的工作,需要资源的支持。

     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还有组织资源。

     要做好大管家的角色。

     合理配分,维持组织的公平和秩序。

     3)指挥(Command):“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指挥,就是要让团队所有成员,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实现团队整体的获益。

     怎么样做好指挥者?

     至少,至少要对业务足够熟悉,对团队足够了解,

     4)协调,(Coordinated):“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工作是在各部门的配合中完成的。

     各部门步调一致,才能把计划推行下去。

     怎么保证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就需要管理者从中协调。

     5)控制(control):“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控制”这个词,可能会有歧义。

     它的意思是指,管理者必须抓好过程,确保它有条不紊的进行。

     王建和老师在进化岛的闭门分享中强调了,

     战前有沙盘,战后应当有复盘。

     管理者应当苛求过程,释怀结果。

     如何抓好过程?

     极细的颗粒度。

     之前进化岛有同学提问,如何做好销售管理。

     原思科大中华区总裁林正刚说过一句话,?销售流程的核心,是管理pipeline数量,和增加的速度。

     而不是只盯着合同额。

     从上到下有,了解客户、识别机会、确认机会、提交方案最后成交谈判、回款。?

     它应该是一整个系统,非常具体。

     甚至,具体到销售的纪律。

     纪律,不是考勤的纪律。

     而是对结果负责,对过程检查的纪律。

     管理者的职责,就好比开一辆车。

     车要去哪里,意味着要定一个好的目标;

     车会不会走错路,会不会多绕远路,意味着要有一个好的战略;

     车开着开着不会零部件故障,不会散架吧,所以一个好的组织设计很重要;

     那么应该怎么设计呢?有流程规范,还有权责利对等,还有价值观的保证等等。

     法约尔也是工程师出身,后来还自己创办了一所煤炭公司。

     所以对管理者这个角色,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他发现,一家企业之所以能良好运转,不仅仅有生产部门的高效执行,不仅仅有财务、调达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工作的统领。

     如果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的话,管理工作立于公司所有活动之首。

     它是重中之重。

     所以,发现了吗?

     管理者从来都是组织要做好业绩,最重要的角色。

     《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的作者王建和老师在进化岛的一次闭门分享中说道,

     目标完不成,是因为管理者没有想清楚策略。

     所以团队伙伴挣不到钱,管理者需要自省。

     当然,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只有对事负责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流程、分工、薪酬等等这些外部的激励,虽然好用、虽然稳定、虽然便捷,但不够“走心”。

     如果你麾下的员工不是足够认同,不是足够的热爱,就难以成事。

     —3 —

     发掘内在的热爱。

     前段时间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来润米接受采访。

     他在采访中说道,

     热爱与否,对一个人的成事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很多时候,人选择的纠结,执行过程的痛苦和焦虑,都源自于他违背了热爱。

     对员工来说,也是如此。

     管理者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大家的热爱呢?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请出今天的第三位嘉宾。

     心理学家马斯洛。

     这位嘉宾,你一定很熟悉。

     他的需求五层次理论,被大家广泛应用在营销、组织管理的分析上。

     他认为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自下往上分别是吃饱喝足的生理需求、遮风避雨的安全需求、得到关爱与关注的归属感需求、被尊重被需要的社会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五层需求,分别代表了人在不同阶段最迫切需要的。

     而最迫切的,才是能够激励他的主要原因。

     而最顶层的,自我实现需求。

     是这五种需求中,最有价值的。

     “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这时候,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那么怎么实现这种“高峰体验”?

     我和你讲个故事。

     樊登老师的团队一年的收入规模是10个亿。

     但是有一次我和樊登老师对谈时,他对我说,

     我生活主要在北京,但大部队在上海。平时几乎不怎么管。

     天哪,不怎么管,还能做到10个亿。是有什么“魔法”吗?

     樊登老师说,其实没什么魔法。

     我们一开始也走过弯路。

     觉得用低基本工资+高奖金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激励员工。

     结果发现,很多时候出于私心,为了拿到奖金,动作会变形。

     这对组织的损害是巨大的。

     后来我相信最有创造力的工作,一定来自于热爱,一定来自于他有内在的自驱力和创造性。

     所以我们逐渐摒弃了靠提成、奖金的激励方法,而是给大家固定的高工资。

     尽所能填补员工的后顾之忧,尽可能不用奖金束缚住他们的创造力,尽可能不用提成去缩短他们的见识。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性。

     而不是成天想着怎么完成多一点点的业绩,怎么多赚一点点的钱。

     这样的状态,是干不出漂亮事情的。

     只有管理者用足够的善意,去激发员工内心足够的善意时,这事儿才能成。

     最后的话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人。

     泰勒,和他的科学管理。

     法约尔,和他的管理者五职责。

     马斯洛,和他的需求五层次。

     他们都是管理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群星之一。

     他们的理论提出,距今都近100年了,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但,就是这样的基础,今天我们还有很多都没做好、做到。

     这些都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从今天起,扎马步、练梅花桩,把基础打好。

     只有如此,才有企业的结实不倒的“广厦”。

     最后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这也是前段时间做客读书会直播间的,南开大学副教授吕峰老师讲的。

     在19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

     很多投资者都急着抛售股票,大多数企业破产,只有少数幸运儿得以幸存。

     这些幸运儿得以存活,只是因为运气好吗?

     当时华尔街有一个投资者,名叫马丁德尔。

     他在分析这些企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参数:

     管理质量。

     得以存活的企业,无一都在这一参数上,表现良好。

     当我们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时候,管理,是那个向内生根的坚定因素。

     从今天起,请做好管理。

     从今天起,请练好管理的基本功。

     延伸相关阅读:

     《没有细节,何来结果?》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进化岛】公众号每周一篇精选文章, 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进化岛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时代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但有的人看到机会,有的人满眼挣扎,有的人等待红利,有的人埋头耕耘。

     瞄准机会的人,已经踏浪前行,但也时有颠簸。彷徨的人还在起点张望。投机的人,起起伏伏无根无萍。耕耘的人,如果逆势,自然移不走巨山。

     正确的路,不怕难走,不怕遥远。只怕你找寻无果,原地打转。

     如今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如何看清时代逻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不断进化。

     所以,我建立了一个社群,取名“进化岛”。

     在岛上,你可以阅读和分享独到的商业观点;与嘉宾积极互动,互相学习。

     有时候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而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让别人醍醐灌顶。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岛上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进化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