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去医院
2015/3/22 医知袋鼠

    

    健健康康成长

     记儿科协会指导,让育儿更专业

     如今医疗资源紧张,宝宝生病时家长常会犹豫该不该去医院,首都儿研所儿童保健专家戴耀华提示您,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去医院:

     发烧

     不足半岁的宝宝发烧;发烧并发生了惊厥,或者宝宝曾经发生过惊厥,抑或家族中有人有人有高烧惊厥史;宝宝高烧,体温超过了39℃;发烧时间超过24小时,在采取了降温措施以后,依然没有好转……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咳嗽

     咽喉、气管、支气管受到了刺激,就会引起咳嗽。如果宝宝咳嗽了几天,病情还在加剧,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呕吐

     不仅是胃肠自身受到感染会引起呕吐,甚至像中耳炎、脑膜炎、扁桃体炎、闹尾炎等其他疾病都可能引发呕吐。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呕吐、上呕下泻,并伴有38℃以上的高烧,或出现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头痛

     确定头痛的准确部位,仔细观察宝宝的面颊、下颌、耳部、鼻窦区、牙齿、牙龈等部位足否有异常现象。如果头痛并发烧38℃以上,或伴有呕吐、颈部僵直、眼睛怕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腹泻

     宝宝如果出现持续多次腹泻,或腹泻伴有呕吐,应立即就医。

     便秘。如果宝宝大便时感到疼痛,或者发现宝宝的尿布、内裤上有血迹,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头晕

     贫血时,可因大脑供氧不足而发生头晕;在有些疾病的患病过程中,会伴有头晕症状;乘车船不适应时,也会感到头晕;严重的头部外伤,还是会感到头晕等。如果宝宝持续头晕,应立即去医院检査。

     宝宝害怕去医院怎么办?

     杜绝恐吓

     对待调皮的孩子,平时避免用“不乖就带你去医院打针”这样的恐吓。如果宝宝平寸就误解治疗的意义,生病时就不会合作了。

     运用游戏

     为宝宝准备玩具时,可以准备些扮演游戏,让宝宝扮演医生、护士或是生病的小孩,这种训练对他很重要。在这种游戏中,宝宝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会获得一些了解,以后不管是去看病还是必须住医院时,他都会比较容易接受。

     讲故事引导

     宝宝对医生、医院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熟悉医院,害怕打针,父母平时不妨利用空闲时间讲讲医院里的一些事情,如生病了为什么要看病,药和医生可以帮助病人解除痛苦等,从而在心理上减轻宝宝对医生和医院的恐惧感。

     熟悉医生

     定期带宝宝去做健康检查,一方面可以知道宝宝的健康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让宝宝有机会去了解医护人员并不只是给药、打针的可怕人物。当宝宝2岁左右时,就可以向他解说测量身高、体重或听诊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人知道宝宝长得好不好。

     心理准备

     如果宝宝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有一些心理准备,就比较容易把对父母的信任感,转移到即将照顾他的医生、护士身上。

     转移注意力

     看病时,不妨采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宝宝的恐惧。比如,让宝宝带上最喜欢的玩具和书籍,还可以为宝宝准备果汁、水等安抚情绪的食物。

     别跟宝宝说打针不疼

     有的父母往往对需要打针的宝宝说"打针不疼",这是不对的,因为宝宝自己会感觉到疼,知道大人在骗他。正确的方法是告诉宝宝打针会有点儿疼,但为了治病必须忍住,鼓励宝宝勇敢地面对。这样,宝宝虽然仍对打针有恐惧感,但却可以自我安慰。

     即使有的当时没能忍住哭了,打针结束很快就会过去。这样,宝宝就增加了一种勇敢承受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对宝宝来说是有益的。

     打针和吃药:各有利弊

     吃药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有些药只能口服,如中药冲剂、中成药、止咳糖浆、胶囊和药末等。服后少数在胃部吸收,大部分在小肠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有一些疾病口服药物效果很好,如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并保持有效的浓度,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注射给药,药物吸收快。有些病是打针效果好,但对药物制作、注射技术、消毒措施的要求比较高,否则易发生一些问题。如注射局部的感染,易使神经损伤:静脉注射时,易引起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药液向血管外渗出致组织坏死。臀部反复打针,局部会有硬结,肌肉收缩能力减弱,少数发生臀大肌挛缩症,甚至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可以说,尽管打针效果好,但打针不如吃药安全。总之,在宝宝生病时,父母应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给宝宝吃药或打针。

    

     健健康康成长记

     "健健康康成长记"是在中国三大权威儿科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以及中国女医师协会的指导下,由朱宗涵、申昆玲、丁洁、戴耀华等权威儿科专家担任主编,以轻松、幽默、好玩的视频及图文形式,向用户传递正确的儿童健康科普知识,并满足新生代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知袋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