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的逆商低?跟父母常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2021/5/25 12:00:00 医知袋鼠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全文2240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 30 年的研究发现:在人生的挫折与困难面前,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Resilience(心理弹性能力,俗称抗挫力)。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用中国话解释就是能否“扛得住事。”

     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能“扛得住事”,他们都是在生活的洪流之中摸索,逐渐建立起坚强的内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做不对,很容易养出一个脆弱、禁不起风浪的孩子。

    

     01

     用过度的夸奖建立孩子虚假的自我认知

     年轻的父母往往是在上一辈的打击教育中长大的,有了孩子之后,像是要补偿自己童年一般,对孩子从来不吝啬夸奖。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夸到点子上。

     有不少父母无条件地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宝贝真棒!”、“你真聪明!”这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全都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形成不正确、不清晰的自我认知,某次的失败之后,玻璃心就开始了。

     金星曾在节目中分享过一位朋友的故事:朋友对孩子实行的就是夸奖式教育,她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是妈妈的骄傲!”

     有一次,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大赛,自信满满,可是获奖名单公布之后,连优秀奖都没得。

     孩子受不了:“我不是最棒的吗?为什么会不得奖?”于是气急败坏地去找老师理论,并把自己的作品撕得稀碎。

     这个例子很值得父母深思。孩子需要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夸赞不是只说好听的话。

     如果不是实事求是的夸奖,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认知,失去理性看待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就把“失败”看得很大,产生失败感和无力感。

     表扬的太多也会成为一种伤害。

     一个孩子听到的夸奖总是言过其实,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普通和平凡,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把孩子捧得越高,摔得也会越惨。

     所以夸孩子,大人们也要真诚,把孩子做得好的细节和过程说出来,拒绝笼统、夸大。

     02

     用“代劳”的行为暗示孩子的无能

     逆商理论的奠基人保罗·史托兹在书中《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提到,逆商是由四个维度构成: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度)、Endurance(持续性)。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控感。掌控感很弱的孩子,看待问题,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想法:我不行、这不可能的、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拥有强大的掌控感的前提,是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可以。”

     这种自信是在孩子成功做成一件件事情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我不行”,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过度代劳有关。

     不管是老人还是父母,有时候都舍不得孩子去尝试真实的生活,能帮他做的,就尽量都替他做了,只要大人在场,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几率也随着减少,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成长中的挫折体验,习惯依赖,也越来越脆弱。

     过多代劳的潜台词是:

     “靠你自己是做不成事的,没有我们,你不行。”

     它最终抹杀的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等到哪天需要孩子自己面对问题,他就会手足无措。

     生活中的小事,其实都是培养孩子掌控感的机会,从系鞋带、打扫卫生到学习做饭、自己去学校.....这些小挑战,都是难得的体验,父母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不是一手包办。

     小事做好了,孩子掌控感慢慢建立起来了,遇见困难才不至于慌乱。

    

     02

     没有重视过失败教育

     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2012年,他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

     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

     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最常强调的是成功,比如比赛赢了有多风光、考试得了第一有什么奖励,鲜少告诉孩子:输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又该怎样去面对?

     失败是孩子一生中无法避免的议题,但是我们常常忽视它。

    

     有个班主任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件小事,班上有个英语口语很不错的学生,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他就被班里推举出来,但是到了比赛当天,发挥失常,没得名次。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又有一场评选,老师想让这个学生再试一次,但他死活不肯去了,说得急了,还哭了出来:“老师,我都说了我不行......”

     一个不能正确看待失败孩子,遇事就会产生逃避和畏难情绪。

     失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提醒,可以从中认识到问题所在、寻找解决办法、积累人生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和孩子谈失败、谈困难,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孩子成长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

     好的教育,一定要教孩子认识挫折和失败。

    

    END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医知袋鼠

     陪您和孩子一起成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知袋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