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青睐”这4类娃,快来看你家宝宝中招了没?
2022/8/5 12:00:00 医知袋鼠

    

     每年夏天,一场持久的“人蚊大战”总是不可避免。

    

     要说蚊子有多讨厌?

     叮完手,叮脖子,再叮脚……全身起包包,痒到怀疑人生!

    

     尤其是当妈后,看到蚊子就恨得牙痒痒,为啥一家三口,偏偏宝宝每次被叮好多包?

     这咱就得从蚊子寻找“目标”的依据开始说起了。

     有的人说,O型血的人最易招蚊子。

     其实,蚊子找“对象”,主要靠二氧化碳、热量和味道,不怎么挑血型。

     那些二氧化碳呼出比率高的人,蚊子在50米外就能“认”出来。

     所以,小孩、孕妇、运动后或呼吸频率比较快的人,每到夏天,身上大包小包是少不了。

     尤其是这4类娃,蚊子更“青睐”!

     1、肉墩墩的娃

     胖娃块头大,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一般孩子多,所以更招蚊子。

    

     2、好动的娃

     好动的孩子新陈代谢快,体表温度会较高,会生成更多的三甲胺。这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3、爱出汗的娃

     汗里面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汗液挥发出的“香气”,会让蚊子食欲大增。汗量多、易出汗的孩子,更招蚊子。

    

     4、常穿深色衣服的娃

     这类衣物反光效果较弱,符合蚊子天生喜欢“阴暗”的视觉偏好。黑色衣服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

     那么,为了免受痒痛之苦,该如何打好这场防蚊保卫战?接下来袋鼠麻麻就和大家好好唠唠驱蚊这件事儿。

     宝宝驱蚊,认准3种成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已经证实,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伊默宁)这3种成分是宝宝可用的。

    

     1、避蚊胺

     一些驱蚊产品以不含避蚊胺为卖点,但事实上避蚊胺是非常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其驱蚊效力最长能持续10~12小时。但要注意,驱蚊剂中避蚊胺的浓度要控制在30%以下。

     2、派卡瑞丁

     含有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剂,美国儿科学会(AAP)推荐的使用浓度为5%~10%,其驱蚊效力最长能持续8小时。

     3、驱蚊酯

     驱蚊酯的优点是毒性低,刺激小,建议使用浓度控制在20%以下。但一般认为,低于10%的浓度,驱蚊效果不理想,因为驱蚊酯本身降解快,防蚊时间比较短。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认为,驱蚊酯对皮肤没有明显毒性,仅对眼睛可能产生刺激,但孕妇、婴儿、易过敏者仍要注意其刺激性和过敏问题。

     以上3种成分,对于2 个月以上的宝宝都是安全的。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妈妈给 2 个月以下的宝宝涂各种驱蚊产品哦。

     对于2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的方式是采用物理防蚊方式,如出门穿浅色轻薄的长衣长裤、卧室安装纱帘、宝宝睡觉时准备一个简易便捷的小蚊帐等。

    

     此外,需要注意,蚊子也有“出行高峰期”——黄昏和清晨。

     这可能是因为蚊子也怕晒,一定程度的日晒就能让它们脱水甚至丧命,也因如此,多数蚊子喜欢夜间叮咬,会寻找凉爽、阴暗和潮湿的地方潜伏。

     所以,在这些时间段出行的朋友,要更加小心,避开蚊虫多的地方。

     袋鼠麻麻有话说:

     希望在粑粑麻麻的精心呵护下,每个宝宝都是“蚊不叮”,安然度过一个“默默无蚊”的夏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知袋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