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名嘴”到被骂滚出主持界,“没人性”的她成了这样...
2021/9/21 22:28:34 美闻阅参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关注!
在大众的认知中,央视主持人一直被认为是主持界“金字塔尖”的人才,业务能力堪称业界标杆。
从知性优雅的董卿到学识渊博的康辉,气质好、情商高,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舞台上卓有成绩,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然而,有这样一位主持人,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央视主持了26年,被称为“央视名嘴”,却在近些年来饱受争议,被观众骂“冷血”、“没有人性”,甚至一度被网友喊话“滚出主持界”。
这是怎么回事呢?反差未免太大了,而这个主人公就是董倩。

1独特的跨专业做新闻经历:
最开始非常自卑!
董倩出生于北京,从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父母为了能够好好的培养教育她,在当时每家都有4,5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只养育了董倩这一个孩子。
虽然只有这一个孩子,但是董倩的父母却从来不溺爱她,甚至她的家教比其他小朋友都要严格很多。
也正是父母严格的教育,让董倩从小就成绩优异,最后在18岁的时候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并且所学习的专业还是实力最强的历史系。
后来在董倩临近毕业的时候刚好赶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得知这个消息后的董倩本着一种试试的心态,前去应聘。
虽然董倩并不是新闻系的,但是却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加入到中央电视台!
而董倩进入央视工作后,伴随喜悦而来的还有深深的自卑感,因为当时董倩的工作是央视重点栏目《焦点访谈》中的一名国际编辑。
她工作的场所是央视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自卑感完完全全的包围着她,据说董倩在刚开始的日子里非常难熬,因为什么都不懂,起步非常艰难,甚至一度还暴瘦了十几斤。
她表示:“当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的坐在工位前,不知所措,那种自卑真的要了我的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倩通过一路学习,积累经验,在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的大型直播,还在2001年董倩还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第五届金话筒奖。
董倩凭借自己干净历练,直接犀利的主持方式让很多人都对她印象深刻,再加上她从业多年零失误,很快便“家喻户晓”。
但是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董倩成为了很多网友批判的对象,甚至还建立起了“董倩滚出主持界”的话题榜单,阅读量达到了88万。
董倩到底问了什么能够让这么多人觉得无法接受?又或者她得罪了谁才面临让她“滚出主持界”?
2
“没人性”的提问
让她被骂滚出主持界
在主持采访上,董倩有着自己的风格,通过每一次直面的对话,董倩希望能通过直白、渗入肌理的提问来向大众展示事件的核心,但结果往往令她陷入舆论漩涡,走入另外一个极端。
2013年,董倩在采访女排教练郎平时,她言语犀利:“十几年前,当中国女排处在低谷的时候,也是一个邀请你就回来了,为什么总是在这种低谷的时候,叫你,你就能回?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你去打中国队,那种心情是不是很纠结?”
2015年,天津发生一起举国震惊的爆炸事件,各地消防员都赶往驰援。她在采访一位消防员时,提问:“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娘怎么办?答案是什么?”
作为一名消防员,时刻可能面临危险,他所背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家庭的歉疚感,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董倩的这句话深切地刺痛了他心中的柔软,迟疑了一会,他眼眶有些湿润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董倩就是这样,言辞直白、不讲情面,外面时有批评,但她一如既往,不改初心。
一直到2019年,消防战士扑灭凉山一场大火的采访,让董倩遭遇了从业以来最严重的观众危机。
这场大火夺去了27名消防员的生命,最年轻的两位仅有19岁。
最可怕的是她在凉山大火中,在采访的时候,却将所有幸存者那道伤疤血淋淋地揭开。
她对幸存的消防战士说:“你跟那个战友关系好吗?”、“你想救他吗?”、“你会自责吗?”这样的问题。
这样步步紧逼的问题带给观众一种缺乏同理心的严重违和感,在被深刻刺痛的同时,更担忧可能对幸存的消防战士产生二次伤害。 
当时很多网友都觉得董倩的采访风格太过于主观,一点都不在乎他人的心里感受。
她的言辞犀利,让很多人很气愤,认为这种硬生生揭开伤疤的做法有点过分,很多人都纷纷骂她,让她滚出主持界。
在这之后,董倩出过自己的书籍,书中把这些年所遭受的一切背后缘由都写下来。
虽然自己一直都是被群嘲,被观众骂,但她在书中写到:我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
董倩想通过一系列反问,想要表达的或许是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消防员誓死保卫森林的决心,问题看似是针对人的尖锐刻薄,实则凸显出了消防员无畏的精神。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著名新闻人怀特曾言:“一个好记者是啄木鸟,不是喜鹊,不是天天让人开心。”如果所有的采访都是千篇一律的“赞”,那采访的意义、事实的真相又在何处? 记者是天生的啄木鸟,这种动物为自己提供食物,通过挑出一种又一种害虫来保持树木和森林的健康。
3
敢说真话的人不多了
在光环与“骂名”之下,董倩一直都是一个敬业的新闻人。
在武汉疫情暴发之时,她逆向而行,坚守在岗位上,连续在最前线采访了二十多个小时,一直待了九十多天。
她表示:“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关闭离汉通道后,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去武汉采访报道,这是一个记者的本能。” 
在武汉的时候,她采访到了”抗疫战士“张伯礼院士——这位不顾自己已然72岁高龄,临危受命之时,他毅然踏上抗疫一线,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事后,董倩与张院士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或许是亲身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董倩的问题让张院士落泪,他说:“你太厉害了,这么一下触到点上”。

钱穆先生曾言:看自己民族的历史,要怀着温度与敬意。 每当灾难来临,董倩总是赶往现场最快的那一波记者,地震、台风、洪水、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化学品爆炸····· 说实话,随着近些年来网络的无孔不入,像董倩这样优秀的记者和主持人,真的已经不多了,不是所有人都敢说真话、问真话,也不是人人都愿意以身涉险。
不说大家应该对她肃然起敬,但起码不应该对她侮辱和谩骂,毕竟能够坚持初衷的主持人真没多少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综合自:
开化宣传《董倩:我采访很少会流泪,但这次没控制住》书籍《懂得》
石首广电《致敬!时代楷模——董倩:我看到 我感受到 我报道》
娱乐小半仙《从央视名嘴到沦为被骂“滚出主持界”,董倩的背后经历了什么? 》
央视新闻《面对面》
长江《央视董倩,你太敢问了!她说:步步紧逼,其实于心不忍》
说姐看世界《从“央视名嘴”到被网友喊话“滚出主持界”:25年零失误的董倩,为什么成不了董卿?》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美闻阅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