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服进化史:“天使”不总着白衣
2016/5/13 健康报

     “天使”不总着白衣“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是开创护理事业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对这个崇高职业的形容。很多年来,因为护士多着白衣,她们又被社会赋予了“白衣天使”的美誉。但其实,在护士行业出现的几百年来的历史上,白衣并非她们一成不变的模样。他们的装束在色调、图案、条纹上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多姿多彩、功能万千。

     天使着白衣

     史料记载,公元330年,护士工作主要由修道院中的女修道士执行,被视为宗教活动之一,护士则源于这些西方的修女。当时,护士还没有独立成为一个职业。而护士要求有统一着装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那时,已有“修女应穿统一服装,且应有面罩”的规定,它象征“谦虚服务人类”。在那个时代,修女的穿着打扮十分简单,而且主要以白色的长袍、白色面罩为主,这就是最初的“白衣天使”形象。

    

     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护士被称视为极高尚的职业。当时从事护理工作的除了女修道士外,还有很多西方的贵妇和有身份地位的女子,她们具有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及热忱的服务态度。这一阶段曾被视为护理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候,护士服有了成熟的发展,原本的白色面罩开始更改为白色的帽子。

    

     但在18世纪以前,大部分时间段中,护士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僧侣、修女,或者一些地位低下的妇女。护士服也并不是出于职业的需要,白色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

     天使职业化

     真正职业化的护士服装应起始于南丁格尔时代,即19世纪60年代。其标志性事件是1860年6月24日,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诞生。自此,护理教育制度正式建立,护士也自此成为一种正式职业,护士服也成了这个职业的符号。

     南丁格尔首创护士服装时,一改白袍修女装,以“清洁、整齐并利于清洗”为原则,一般是一件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一顶别致的帽子别在秀发之间,彰显护士的可亲形象。那时因为服装上没有设计实用的口袋,所以很多护理小器械只能随身挂在腰间。

    

     19世纪80年代,南丁格尔将防护的理念融入了护理服装中,开始有了比较正式的护士服。那个时代发热的患者较多,护理不仅要服务患者,还要注意自身的保护;不仅要卫生,还要体现出护士的端庄。所以这个时期,护士全身上下被都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手和脸,什么都露不出来,是名副其实的“发热防护服”(Fever Proof Uniform)。

    

     进入20世纪,护理技术、护理理念大踏步地向前发展,防护已融入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中。

    

     为了防止长发落下,护士的头发需要高高盘起,用帽子或面纱盖住。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很多元素的设计,如面纱等,已是真正出于对卫生的考虑。

    

     20世纪的头十年,护士和服务员被看做是有相似工作性质的职业,因此有着与之类似的着装。护士帽很精致,似乎装饰的成分更多些,护士服穿起来也像极了女仆。

    

     幸好,还有衣服袖子上的臂章提醒着大家护士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等级——初级护士臂章为浅色,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这一阶段,“天使着白衣”依然是主流,护士职业制服充满了女性色彩,也使护士在当时成为了拥有超高性别倾向的职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Red Guard Nurses)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

     花样天使

     南丁格尔去世之后,护士服的“束缚”被逐渐放开。护士帽开始变得很小,并且千奇百怪,它更像是一件配饰,只作为职业的象征。

    

     而后,战争的爆发使护理元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甜美、端庄开始被干练、整洁所取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护士服装与飘扬的红十字,逐渐成为伤者希望的象征。从此以后,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展开了大规模、公开性的征召护士工作。美军护士的经典形象是: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便于在战场识别。战时,因为布料短缺,护士服的袖子和裙边变短了。与此同时,很多美国护士也开始穿军装,适用于各种角色的转变,也减少了相应的开支。因为战争带来的大量传染源,护士们开始带手套和口罩,用来保护自己和保护病人。

    

     护士服的“黄金时代”始于 1950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1960 和 1970 年代,护士服的领口“打开了”,其中以“彼得潘式”的小翻领最为盛行。这个时期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还出现了一次性的护士帽。

    

     此后,经过多年的变迁,天使的形象不再唯一,而更多是秉承方便工作、卫生的需求。护士服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天使在中国

     19世纪,中国闭关锁国,普通百姓还不知护士为何物。1908年之前,在我国的护士形象只出现在教会医院里,穿的也都是带有同时期宗教烙印的护士服装。

     1908年,中国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在天津诞生。由此,护士服开始职业化,着护士服戴护士帽,成为护士做护理工作的必备要素。那时,护士服大都简单朴素。以北洋女医学堂为例,他们的服装宽大舒松、立领,有长袖的花边袖口,鞋袜均为白色。而随着护士服陆续在我国出现,因其传统的白色在我国很多地区被视为不吉祥,我国逐渐将女性的护士服更改为粉色,男性的护士服更改为蓝色。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陈规陋习的破除,护士帽被赋于高尚的意义,佩戴护士帽也成为常规。但由于我国各地风俗不同、气候不一,很难一致。1923年时,协和护校女学生服装改为浅蓝色衬衫与白裙,头戴一顶小方帽。这身素雅清淡的装束,使人仪表非凡,也吸引了许多青年女性投身护士职业。那时,北京各医院护士服基本为:短白褂,外罩长坎肩(南方称背心。这种服装易做易洗,但袖口过大,对于操作甚为不便,甚至会将药瓶从架上带下。此外,此时男护士服装为白长衫,常与当时旅馆及饭庄、茶房的长衫相仿,病人多有误会,改变样式势在必行。

    

     我国护士服最重要的改变发生在1928年,时值第九届全国护士代表大会,毕业于北平协和高级护士学校的林斯馨首先提出统一全国护士服装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的重视与响应。该委员会将重新设计的服装样式刊登在护士季报上,要求全国护士统一制作。1930年代后期,护士服装颇为年轻女性增色,毕业护士着素雅大方的护士服,护校学生为蓝衣、白裙、白领、白袖头、白鞋、白袜、白色燕尾护士帽,衣裙下摆一律离地10英寸,统一制做的半高跟网眼帆布鞋,走路舒服、无声,许多护士一起走时,非常整齐而且十分精神。

    

     20世纪40~60年代,社会上旗袍盛行,护士服装也追随着时代,设计变换为旗袍样式:圆口立领,前胸是旗袍式衣襟,下摆为腰身略收,可以说创造了天使在中国的独特美。随后的十几年时间,是强调整齐划一的年代,医生和护士单从工作服上很难区分,帽子都是圆柱形,扣住发髻及头发;衣服则服装样式色彩单纯统一。很快,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春天。在这一阶段,护士的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生帽和护士帽有了明显的区分,衣服还都配有调节式腰带和适合各种体型的型号。

    

     天使“乱”穿衣

     反观护士服的沿袭,为什么天使大都穿白衣?

     专业上的解释是:医务人员最需要一个洁净的环境,任何污染都要被及时发现。而有颜色的衣服会产生视觉干扰。但在不同年代文化背景下,护士服饰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折射出护理事业的发展,也承载着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变迁。前不久,有人研究,不同颜色的护士服对住院患儿焦虑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科护士穿彩色护士服能减轻住院患儿的焦虑,提高护理质量。而且我们知道,越简单的款式,其隐藏的卫生隐患就越低。所以大家能看到,现代护士穿的多是“scrub”,即刷手服。这种衣服轻便、简单,拥有的各种颜色可以帮助大家辨识医院里复杂的角色,多种款式也让护士服显得既时尚又有趣。此外,它的中性设计也让女护士和男护士可以共同使用。

    

     护士服的款式和颜色在历史的变化中一直在不断改善,我们相信,这种变化将来也一定不会停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