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医案频发,法律法规威严何在?
2016/5/26 健康报

    

     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陈仲伟遭受患者的严重伤害不幸逝世,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王俊被患者家属殴打致死,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广东省汕头市大峰医院医生集体被打伤,甚至导致科室不能正常运转……数起案件的叠加,让医务界心惊,也引发社会关注。有的医生说:“不想转发,怕引起破窗效应。”医务人员迫切希望暴力伤医的势头能被有效遏制,还医生一个清净的诊桌。

     去年11月,刑法修正案规定,“医闹入刑”纳入法律保障,医闹情节严重者追究刑责且最高可判7年。当时有专家称,这是对付伤医案件的法律武器,是当下医疗环境的转折点。但半年来,暴力伤医事件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维护医疗秩序、防范伤医案件发生的文件发了不少,上至国家层面下到具体某家医院,似乎年年都有新举措。然而,参与的部门越来越多,表态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但伤医事件仍屡屡发生,不能不令人沮丧。几次案件处理的结果也显示,伤医之后付出的代价仍然很轻,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尚未显现。此次湖南邵东伤医事件发生后,当地卫生计生部门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医疗机构警务室、调解室、投诉室、监控室“四室”建设,虽说是亡羊补牢,但亦不失为治标之策。

     涉医暴力要治本,则应正视“医暴”背后医疗资源紧张、医患信息不对称、第三方调解渠道缺失等问题。以极端形式呈现的伤医、杀医事件,暴露出医患信任链条的脆弱不堪和医疗保障建设的任重道远。当务之急,除了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和平衡,进行医疗服务改善和优化,医患之间信息的互通与换位理解、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等也要同步跟上。

     与此同时,第三方调解机制作为缓冲带,能避免医患直接对立和冲突。健全的第三方调解机制,能让医患双方在矛盾产生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打和杀,而是如何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闫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