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精英汇|霍勇委员:医联体建设,做强中心医院,减少跑路层级
2018/3/8 健康报

    

    

     2018年两会期间,《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杂志社,隆重推出两会精英汇“健康e事厅”栏目,就当下医药卫生界的热点话题专访数十位国内医药卫生界的两会代表和委员。

     今天走进“健康e事厅”的“大咖”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

     嘉宾: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

     霍勇

    

     做强中心医院,减少跑路层级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举措,已经在许多地区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经验。那么,当前的这些医联体建设经验能否被借鉴和复制?

     目前,医联体建设的目标非常明确,具体的实施路径则有待探索。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将医联体真正“联”起来,尤其是通过“联”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我认为,要想将医联体内部真正联起来,核心在于解决内部成员的利益问题,避免各打各的“小算盘”。

     对于分级诊疗建设的构架,我建议,其中的医疗体系应当尽可能地扁平化,即建强社区和三级医院之间的中心医院,让中心医院有能力解决其覆盖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问题,进而减少患者在医联体内部跑路的层级。什么才叫分级诊疗的“级”呢?我认为,应该是不同的医疗机构在不同层面上作不同的事情,即“分工诊疗”,而不是在同一层面上比较谁的水平更高。

     同时,如何盘活医生的人力资源,是医联体建设的重要话题。在分级诊疗中,医务人员的多点执业如果不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而是采取个人的单打独斗,不仅不便于管理,不利于多点执业标准的建立,更难以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实现分级诊疗有秩有序。从2016年开始,我和其他几位大医院的专家开始组建医生集团,并重点帮扶县域医疗机构。之所以选择县域而不是更加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是因为乡镇乃至村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属于全科医学范畴,不是医生集团的强项。我们认为,通过医生集团内部的专科人力资源优势,帮扶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打造一批区域内的中心医院,这才是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多点执业方式“下沉”的方向。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