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40周年】免疫规划中国智慧放的异彩,你能想到几条?
2018/4/26 18:53:52 健康报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从最初的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到当下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天花、脊髓灰质炎、乙肝等传染病被相继降服。在昭彰成绩的背后,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经历了哪些变革?针对疫苗安全等公众关切的问题,又该如何完善这一政策?从即日起,本报刊发免疫规划40周年系列报道。

     “你看,这就是咱们国家这些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指着电脑显示屏上的柱状图对记者说。和煦的阳光洒在老人皓首银发上,笼起一层光晕。

     已是耄耋之年的庄辉见证了乙肝疫苗在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中取得的显著效果。他告诉记者,1992年、2006年和2014年,我国分别进行了3次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1岁~4岁儿童为例,乙肝表面抗原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06年的0.96%,2014年继而下降到0.32%。“这意味着我国感染乙肝病毒的儿童减少了近8000万人。”

     庄辉表示,这得益于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一项关键政策——将乙肝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此后,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则降至1%以下,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伟大成就。

     “乙肝防控只是这40年的一个缩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78年前为计划免疫前阶段,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政策,2002年至今实施免疫规划政策。

     名词变化的背后是政策内涵的更迭和延展。计划免疫前阶段主要是通过突击接种,消灭天花等传染病。“相比之下,计划免疫阶段在内涵上有较大幅度变化。”冯子健说,计划免疫,意味着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适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比如接种哪种疫苗、何时接种,须经过科学考量——既要考虑人群疾病流行以及危害程度,也要结合彼时疫苗的生产供应能力。以麻疹疫苗为例,美国是给1周岁儿童接种,而根据监测结果,我国确定8月龄是最佳接种时机。计划免疫,也意味着科学规范的管理,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求接种点规范登记制度,对受种者的出生时间、接种时的身体状况等情况详加记录。

     多位业内专家回忆,1978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但真正规范运转起来,是在4年后的1982年,疫苗冷链拖了后腿。由于彼时尚未建立疫苗冷链系统,只能在每年冬季突击接种各类疫苗。

     1982年9月,卫生部在湖北襄阳召开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会上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专题委员会,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得以参与决策。更重要的是,会上对襄阳在世卫组织指导下摸索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冷链系统给予了肯定。经过此前一年多的试验,疫苗从生产出厂、贮存运输到分发使用,始终控制在4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贮运,确保了疫苗的高效价。

     疫苗冷链系统的突破,让科学的疫苗接种程序得以实现,比如以往一年一次的突击接种变为一月一次的定点定期接种,儿童可在一周岁内完成卡介苗、百白破等疫苗的接种,有效提高了接种质量。

     1983年,襄阳经验向全国推广。《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划(1982年~1990年)》等一系列政策也得以有效运转。

     “随着技术革新以及疾病防控现状的变化,我国免疫接种策略和程序也在动态调整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尹遵栋说,比如,2016年将国家免疫规划的脊灰疫苗种类由过去的脊灰三价减毒活疫苗接种4剂次,改为脊灰灭活疫苗1剂次和脊灰二价减毒活疫苗3剂次。“一方面因为II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无须继续接种三价减毒活疫苗,另一方面则是技术提升使更安全的灭活疫苗得以应用。”

     尹遵栋认为,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形成的叠加效应。比如2004年12月1日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2005年6月,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提出托幼机构、学校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这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卫生、教育部门和孩子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助推提升接种率。

     原创声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