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集成,找准疾控改革着力点
2024/4/1 健康报


委主任视点
疾控体系发展动力不足、人员流失成为制约疾控体系高效运转的瓶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地造就大批优秀疾控人才,成为疾控改革的重中之重。激励措施既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地、落细,也需要有的放矢。
评论
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预警响应机制,特别需要强化政策集成,依托疾控体系改革试点,找准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医防融合等着力点,刀刃向内、重点突破。
从“试点”到“深化”,保持政策延续性是关键。在山东省聊城市,除东阿县、冠县作为全省疾控改革试点外,其他县(市、区)均参照省级疾控改革试点开展相关工作,尽可能保持改革政策的延续性,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合力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在实践中,也正是因为有了政策后盾,改革才能逐渐走实、走远、走深。两年前,聊城市选择市疾控中心和东阿县、莘县、高唐县作为市级改革试点,统筹部署改革任务。例如,促进医教研防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区域性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鼓励通过科研实践提高收入水平等;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试点方案,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市市直部门重点改革项目清单。今年7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就提升专业能力、优化人才队伍、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政策性要求,多部门联动发力,改革得以快速进入前行轨道。
从“激励”到“培养”,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疾控体系发展动力不足、人员流失成为制约疾控体系高效运转的瓶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地造就大批优秀疾控人才,成为疾控改革的重中之重。
激励措施不能只写在纸上,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地、落细。激励也需要有的放矢,细化考核指标是基础。例如,聊城市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指标管理为核心、项目管理为手段、量化积分为标准的考核体系,根据疾控人员岗位实施分级分类分层考核。同时,设置专业指标、通用指标、争先创优、拓展创新、科研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等板块,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考核。将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待遇挂钩,作为评先树优、职务调整、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另外,针对疾控机构学科建设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聊城市以组建首席专家团队为抓手,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目前,聊城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空编101人,仍面临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为破解人才荒问题,聊城市主动创造宽松的职称晋升环境,核定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提高疾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以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人。另外,创新开展“上派学习、下县锻炼、中间交流”干部培养机制,着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要建立医防融合、医防协同机制。实现医防融合,要求串联起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卫生健康服务全链条,提升服务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从“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转变,这一点尤为重要。
聊城探索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疾控、医疗体系的职责、考核、资源协同,实现人员通、业务通、资源通。目前,市疾控中心与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医防协同机制,共建重点传染病临床预防科研基地,人员双向培养,采取点菜式服务确定人员互派、技术培训支持、卫生检验等需求。同时,市疾控机构与所有市直医疗机构合作,针对医院特色确定协作内容,持续拓展医防融合的广度、精度和深度。
激活疾控体系是医防融合的基础。聊城市建立市级区域性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有偿社会服务。同时,联合山西省长治市、河北省邯郸市、河南省安阳市和濮阳市,共建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疾病预防控制协作区,推行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实施区域内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和效果评估。
目前,聊城市部分县级疾控机构仍存在专业人员不足、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对此,我们将坚持市县融合发展的思路,完善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落实人员双向柔性流动机制,建立融预防、医疗、慢性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同时推动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文:山东省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张月莲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DP57FDNU】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